“多元智能理论”在教学中的借鉴与尝试

2018-06-05 10:33宗子懿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教学应用

宗子懿

摘 要 传统的智力理论带给教师的是一付单色眼镜,它只能看到某一种颜色的学生,而多元智能理论赋予教师的是多色的眼镜,可以让教师多方位看待每一个学生,并有利于找到学生潜能的有利因素来因材施教,从不同角度激发学生的智商。本文首先对多元智能理论的定义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其次详细的介绍了多元智能理论在教学中的借鉴及有效应用,最后分析了这种理论对教师教学提出的要求。

关键词 多元智能理论 教学应用 对教师的要求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发掘每一个学生的智能优势,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智能潜力,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求,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发展,是全社会都关注的问题。多元智能理论不仅诠释了素质教育的内涵,给我们的教学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使我们对如何提升中职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1“多元智能理论”的理论基础

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在1983年提出。传统上,学校一直只强调学生在逻辑─数学和语文(主要是读和写)两方面的发展。但这并不是人类智能的全部。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智能组合,大致分为8种:语言、逻辑、空间、运动、音乐、人际、内省、自然探索智能,例如:建筑师及雕塑家的空间感(空间智能)比较强、运动员和芭蕾舞演员的体力(肢体运作智能)较强、公关的人际智能较强、作家的内省智能较强等。1而对中职学校教师而言,多元智能理论为挖掘学生自身特色,建立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新型学习方式提供了理论学习依据。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结合学生自身长处和有利因素,注重探索和打造教师的教学特色,逐步形成系统有效的教学风格。

2“多元智能理论”在教学中应用

社会结构的多元化,带来了思维方式的多元化。教学过程中,根据课程进度、学生思想状况,灵活运用多元智能理论的教学模式,联系生活实际,师生思想对接是激发学生思维灵感的有效方法。

2.1课程导入的多元化

导入环节历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看成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步骤,甚至是关系一节课成败的因素之一。为给课堂带来活力,在适当时机,使用语言强化、音乐刺激、逻辑探索等智能组合,适时使用多种新颖的手段进行课程导入,能够更有效地吸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案例:引物在课堂导入的应用】在教授《旅游基础知识》这门课时,在讲到我国地质结构这一章节时,教师带来石臼和石笋,通过实物的引入,让学生感受这经过数千万年甚至几亿年滴水形成的差异奇石。从石头的两种形态得出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不同的物理条件及不同化学因素形成的不同结果——滴水可以穿石也可以成石。在有效的导入课程的同时,引导学生看事物要从几个方面看,只有多元的认识问题,才能准确的解决问题。

2.2教学策略的多元化

多元化的教学策略应该根据多元化的教学内容和多元化的教学对象来确定,从而呈现出不同的课堂形式,优化课程结构,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在笔者的教学实践工作中,常常综合运用下述策略辅助教学,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成果。

2.2.1巧妙的把肢体动作运用于课堂教学

“身体运动智能”是人类认知的基础,它来源于我们体验生活时所获得的感官经验。它包括联系“身”和“心”,使身体得以完美展现的能力。3 作为导游服务行业从业者,能够灵活的使用肢体动作,配合讲解,讲解效果上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为了让学生肢体动作能巧妙的融入讲解过程中,课堂上多采用的方法为:

运用肢体回答问题,例如:简单的手势指引;创设情境教学,例如:案例模拟;培养学生动手思维的能力,例如:制作景区安全宣传海报等等。

通过此种方法的运用,让学生学会用肢体动作表示想法,表达自己的思想观念,提高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对授课内容的关注度,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性和与教师的互动性。

2.2.2借助真实案例,培养逻辑分析能力

“逻辑思维智能”的核心就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是导游服务专业授课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需要,用案例组织学生进行研究讨论。案例既不是理论说教,也不是单纯讲故事,而是在引导学生对案例多角度、多侧面的讨论过程中,将学生带入拟定环境,教授导游服務行业的必要知识,提高学生多元化的逻辑分析能力。

2.2.3为学生创设丰富的语言环境

“语言智能”包含四种基本技能,即听、说、读、写技能,这四种基本技能对任何学科的学习都有显著影响。对于导游服务专业的学生,丰富的语言能力尤为重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创设丰富的语言环境,如可以让学生通过讨论、演讲、讲故事、写日记、写导游词等形式锻炼学生的语言智能,促使学生在频繁地说话、讨论和解释中,促进语言能力的提升。

2.2.4借助信息化资源,抽象知识形象化

随着现代信息化资源的加入,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教师采用信息化教学可将抽象的理论形象化,形成“视觉空间智能”,利用图、文、音、视频等教学手段来活跃课堂气氛,从而使学生获得丰富的视觉、听觉信息资源,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2.5课堂为学生提供人际交往的空间

“人际交往智”能就是了解他人,与他人沟通,关注人们情绪、气质、动机和技能等方面的差异,与他人建立与维持关系的能力。3每个学生人际交往智能的程度各不相同,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合作学习模式进行学习,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智能。学生在合作小组里可以根据不同智能优势担任不同角色,如人际交往智能强的学生负责小组同学的组织;语言智能强的学生负责写作;视觉空间智能强的学生负责画图;身体运动智能的学生负责创作道具或当主角等。

小组合作的形式,提供给学生真正从事社会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合作小组里,提高辨别他人情绪、情感和意图的能力;以恰当的方式对他人的语言或行为做出反应的能力,以及配合他人、影响他人、推动他人做事情的能力。

2.3评价模式的多元化

2.3.1评价应成为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传统中职教育评价模式是通过测验、考试、作业等方式实现的,而随着教学理念的提升,教学观念的转变,多元评价体系改变了传统的评价方式,评价已经成为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课堂上充分把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相结合,形成“教——评——学”三位一体,充分发挥以评促学、以评促教的作用。

2.3.2评价应侧重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表现

在课堂教学中不再以学生的回答正确与否作为课堂评价的唯一依据,教师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标准,把评价重点从重结果转向重过程,例如,以“不合理、合理、更合理”等取代以往的“对或错”标准。

2.3.3评价关注个体智能发展

评价关注内容也由单一的评价学生所掌握的基础知识,转向为,通过考察学生运用知识的过程和达成的结果,评价其综合能力和素质。尤其是,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具有了多元化的角色和视角,能够有效的提升兴趣和参与度,并在这一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提升个体智能发展。

2.4知识巩固的多元化

课后作业是常规教学中检验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知识掌握程度的手段之一,目的是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传统的作业呈现形式比较单一,而作业的多元化不局限于传统形式,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学习形式,多手段、多角度的把知识的联系、巩固、深化与能力培养结合起来,把作业过程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不断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对教师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

对于学生多元智能的培养,教师无疑是重要的角色,因此,教师更应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积累量,以学生多元化的需求为出发点,有效的调整教学观念、教学目标、教学活动设计、教学环境等,承认学生智能的差异性、特殊性及个体在不同领域中认知能力发展的非同步性。教學模式上遵循由教师为主导转换成以学生为主体,积极营造浓厚的自主学习氛围,坚持具有探究性的学习原则,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参考文献

[1] 多元智能理论[DB/OL].https://baike.so.com/doc/5390959-5627639.html,1983.

[2] 陈海青.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多元智能理论[J].学生之友,2013(03).

[3] 彭贤智.多元智能理论在教学中应用策略的实践研究[DB/OL].http://www.doc88.com/p-7156275116819.html.

猜你喜欢
多元智能理论教学应用
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策略探讨
多元智能理论在新课改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多元智能理论应用于英语教学改革的探讨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
中等职业学校开设三维动画课程的教学研究
多媒体教育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阶微分方程的初等解法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