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微创锥颅软通道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

2018-06-07 02:13韩焕超马少彬吕晓燕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8年6期
关键词:锥颅病症血肿

韩焕超 马少彬 吕晓燕

(佛山市南海区第四人民医院 佛山 528211)

在目前临床治疗中,脑出血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疾病,由于该病症大多十分严重,因此成为临床治疗中最为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并且脑出血患者常常伴有一定的动脉瘤、高血压病症,尤其以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人数比例最高[1]。由于高血压脑出血多发生在年龄较大的患者当中,且病症发病较急、病情严重,常常会在几分钟内达到发病的高峰期[2],因此其病症所具有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死亡率高,如果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没有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就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就当前临床治疗实践来说,多使用药物治疗与手术治疗相结合的传统治疗方式,但是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创手术治疗的推广和普及,加之其所具有的诸多优点,逐渐被广大患者所接受。本研究着重探讨微创锥颅软通道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7年5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1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6例,所有患者在进行脑CT检查和MRI检查后均确诊为高血压脑出血病症,并排除患有严重全身性疾病和精神疾病患者。研究组患者男32例,女24例;年龄35~74岁,平均年龄(52.39±10.27)岁;丘脑出血30例,脑叶出血11例,脑室出血15例。对照组患者男35例,女21例;年龄37~73岁,平均年龄(53.48±10.46)岁;丘脑出血33例,脑叶出血12例,脑室出血11例。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对比中,P>0.05,无统计学意义,可进行临床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即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全身麻醉,然后结合头颅CT检查所示,在CT辅助下找到血肿位置并在其临近部位进行切口,一般切口的长度为3cm,然后对患者头颅的骨窗进行扩大,直至扩大到3.5cm即可,随后对患者进行脑膜后穿刺血肿,并进行抽液,待抽液结束后向血肿部位注入一定量的生理盐水尽量冲洗,最后放置多孔硅胶引流管完成手术过程。观察组患者使用微创锥颅软通道引流手术方法进行治疗,使用CT找到患者血肿部位后,在血肿最大的部位选择相应的穿刺点,然后患者在进行局部麻醉后,使用微创锥穿透患者的颅骨,再使用硬膜外穿刺针将其刺进到患者硬脑膜中,穿刺针型号多选择9号,待患者的脑膜开口扩大后向血肿部位安置引流管。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首先抽取血肿中液体时其抽取量不得超过50%,适度减压后将引流管进行固定,然后将其与三通阀进行连接,向血肿内注入一定量的生理盐水与尿激酶的混合液,生理盐水5ml、尿激酶5000U即可,待血肿内的血块液化之后,将引流管关闭。患者在手术治疗后应定期复查头颅CT了解引流管位置及血肿引流情况,必要时再次注入尿激酶溶解血凝块或调整引流管位置,待血肿引流达到预期效果后拔除引流管。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患者手术治疗后颅内感染、肺部感染、继发性颅内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例数/总数×100%。根据脑出血治疗标准判定治疗效果[3]:治愈为患者病症完全好转,无残留症状和体征;显效为患者病症得到大部好转,残留症状和体征极少;有效为患者病症得到一定程度好转,存在残留症状和体征;无效为患者病症无变化甚至更加恶化。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组别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在研究组中,56例患者治愈20例,显效26例,有效9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8.22%;在对照组中,56例患者治愈6例,显效11例,有效30例,无效9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3.93%。对两组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后可知P<0.05,统计学意义显著。

2.2 不同组别患者并发症情况对比

研究组患者无并发症发生,对照组患者颅内感染2例,肺部感染2例,继发性颅内出血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0.71%,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不同组别患者治疗效果对比[n(%)]

组别例数治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研究组5620(35.71)26(46.44)9(16.07)1(1.78)98.22对照组566(10.71)11(19.56)30(53.57)9(16.07)83.93χ2-----4.939P-----0.026

表2 不同组别患者并发症情况对比[n(%)]

组别例数颅内感染肺部感染继发性颅内出血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560(0.00)0(0.00)0(0.00)0.00对照组562(3.57)2(3.57)2(3.57)10.71χ2----10.256P----0.000

3 讨论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我国高血压患者人数呈现出逐年上升的比例,而由于高血压所引发的脑出血患者人数也在逐年升高。众所周知,高血压性脑出血在高血压病症中最为严重,且多发生在老年患者当中,并以男性患者居多,该病症会导致患者的脑部小动脉出现病理性改变,尤其以缺血、坏死、玻璃样最为常见[4]。这种情况下,患者脑内的血管强度就会出现降低,一旦患者在情绪激动或是过于劳累的状态下,就会导致血压骤升,最终导致脑血管破裂,引发出血症状,威胁患者生命安全。一般情况下,高血压脑出血病症的发病速度十分快,在几分钟内就会到达病情的高峰期,患者脑细胞开始大量的坏死、死亡,如果没有进行及时有效的救治,极容易导致患者的死亡。由于高血压患者由于血压的升高导致脑内的氧气和血液供给不足,脑组织开始水肿,在这种情况下,钙离子的负荷量超过原有的水平[5],就会形成数量较多的氧自由基,这种氧自由基会对患者脑内的细胞造成破坏,致使患者的病情进一步恶化。因此,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过程中,除药物治疗外,还应通过手术治疗的方式减少患者脑内的血肿情况,保护患者脑神经,避免水肿进一步发生威胁到患者会生命安全,而手术治疗能够较为直接有效的清除患者脑内血肿、降低颅内压,给神经系统充分的空间,促使其更快的恢复正常,也能够有效避免药物治疗后血压降低脑内神经的不适应,最大程度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确保患者更快的恢复健康。

传统手术治疗方式需要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通过切口的方式进行抽液,以达到降低颅内压和减少水肿的目的,但是这种手术方式对患者造成的手术创伤相对较大,患者脑组织的受损程度也更深,并且手术后经常出现血肿的残留,导致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不可避免的也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随着微创手术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相比于传统手术方式来说,微创手术对患者的创伤要更小、对血肿的清除效果更为彻底、安全性较高,患者在手术后更容易恢复,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很低,因此,微创锥颅软通道引流治疗逐渐成为临床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首选治疗方式。本次研究中,在治疗效果对比中,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8.22%,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3.93%,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后可知P<0.05,统计学意义显著,可见微创锥颅软通道引流治疗方式能够起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极大了避免了传统手术治疗中治疗效果不理想的弊端;在并发症对比中,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0,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0.71%,说明微创锥颅软通道引流治疗并发症发生情况几乎不存在,其术后患者更容易恢复健康,住院时间极大降低,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患者的经济压力。

综上所述,微创锥颅软通道引流手术治疗效果更佳,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十分低,安全性较高,临床实践可进行广泛应用和推广,有利于促使患者更快恢复身体健康。

1 张荣申,潘建胜,罗磊.微创锥颅软通道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分析.医药与保健,2014,22(11):16.

2 许美春,于振海,赵允刚,等.微创锥颅软通道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中国医药导刊,2017,19(2):116~117.

3 郑涛,朱家伟,刘旭,等.微创锥颅软通道治疗高血压脑出血52例临床分析.中国社区医师,2016,32(28):36~37.

4 罗碧华,曾小芳,梁金梅.微创锥颅软通道引流治疗颅内血肿的临床观察与护理.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43):8521.

5 杨纪明,王杰,张波,等.软通道锥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78例临床分析.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7,20(4):87~88.

收稿日期:2017-11-23

猜你喜欢
锥颅病症血肿
中等量高血压性基底节出血的手术治疗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炙甘草汤,适用于哪些病症
青春期病症
头皮血肿不妨贴敷治
锥颅穿刺抽吸引流血肿清除术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观察
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血肿复发的相关因素研究
高血压脑出血锥颅穿刺外引流术方面的治疗体会
问题2:老年患者中硬膜外血肿的手术指征?
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