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慢性肩关节运动性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8-06-07 02:13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8年6期
关键词:运动性肩部肩关节

邱 慧 张 彩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上海 201203)

肩部关节损伤是我们常见的关节损伤,日常生活中一个不经意的动作,或者日常活动与运动如业余羽毛球爱好者动作发力不对,力量不够造成了肩部损伤,稍有不注意就会造成及肩关节运行性软组织损伤,关节痛感与活动不便为我们的生活带了诸多的不便。目前肩关节运动性损伤的认知存在一定的误区,患者认为疼就是肩周炎或者颈椎病一类的疾病,并不会联想到是软组织出了问题[1]。这样很容易因为患者的忽视造成了疾病的严重性,而延误治疗[2]。一直以来,临床关于肩关节软组织损伤并无理想治疗方案,本组研究针对肩关节运行性损伤治疗方案进行以下分析,旨在为临床提供参考,现作如下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 103例学生患者,男33例,女27例;年龄为16~73岁,平均年龄为(44.5±1.2)岁。分为针灸组与矫正组,其中针灸组患者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17~72岁,平均年龄为(44.5±1.7)岁;对照组患者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16~73岁,平均年龄为(44.5±0.8)岁。

1.2 方法

1.2.1对照组

穴位选择压痛点,肌腱、筋膜、韧带等软组织在骨的附着点,根据实际情况实行推拿手法,包括理筋法、滚法、舒筋法、牵拉法、摇法等为患者进行矫正治疗,要摸清病变所在部位,手法要深、沉、准,动作要慢,有筋出槽的必须使其复位,既要触动病变组织,忌粗暴,治疗期间需观察好患者疼痛情况与损伤表面是否存在错位、滚筋现象,如患者痛感难以忍受需为患者优先处理痛感反应后进行推拿治疗[3]。治疗时间不宜过长,一般1~2min即可结束治疗。

1.2.2针灸

针灸前缓解紧张情绪,尽量分散患者注意力,施针时取坐位,膝部屈起,挺胸,轻微按摩放松肩部。穴位选择压痛点和阳陵泉。压痛点采用关刺、恢刺、合谷刺。进针后针尖直达软组织在骨的附着点,作提插、捻转手法,有强烈气感后将针提至皮下,再向肌腹中央及两边缘重复施术,在每次改变针刺方向前作被治肌肉的伸缩活动5次,不留针,出针时用干棉球按压针孔片刻,慎无出血。在患者阳陵泉穴出进行施针,有效果后进行相应运动,如旋转、上举、外展、后伸各5次,并观察情况,是否进行再次施针。如有疼痛现象属正常反应,结束后实行开合呼吸补法将针拔除[5],拔除后观察患者反应,并告知患者暂缓起身。确保针灸后无不良反应发生。针刺结束后进行艾灸,穴位同针刺取穴。每处穴位悬灸15min,以加速局部血液循环,有利于消肿止痛、组织修复、代谢产物和瘀血的吸收。

1.3 观察指标

采用VAS评估疼痛,评分方式为1~10分,1~3分有痛感,但可以忍受;4~6分中度疼痛,痛觉较为明显;7~9分重度疼痛,忍受较困难;10分为剧痛,无法忍耐。治疗有效率治疗效果进行判定评分,显效+有效=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痛感评分

针灸组患者疼感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其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患者痛感评分表(n,%)

组别例数轻度疼痛中度疼痛重度疼痛剧痛针灸组3018(60.0)11(36.67)1(3.33)0(0.00)对照组306(20.0)18(60.0)3(10.0)3(10.0)χ232.69449.4831.9634.982PP<0.05P<0.05>0.05P<0.05

2.2 患者治疗效果判定评分

针灸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其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愈有效率(n,%)

组别例数有效显效无效总有效率针灸组3025(83.33)4(13.33)1(3.33)96.67矫正组3015(50.0)6(20.0)9(30.0)70.0P值P<0.05

3 讨论

肩部关节是活动范围最大的关节,肩部关节有很大的自由度,其主要是依靠周围关节盘、关节囊、韧带、肌腱及强有力的众多肌肉来维持肩关节的稳定性。肩关节运动性软组织损伤一般都是在患者不经意下造成的,认为日常活动并不会造成什么危害[6],但肩关节运动性软组织损伤的患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互动运动过程中,并不注意自己的自身条件[7],如业余羽毛球爱好者在运动时不注重热身,以及在击球时,发力点不准确,动作不对,力量不够等造成了肩部损伤,并且在发生损伤时,只是简单的做一下活动,并不在意损伤程度[8],从而病情变得严重导致患者疼痛难忍,严重者肩部关节会出现活动障碍。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因注意对于任何的活动应该量力而行,运动的时候需要采用正确的热身方式进行全身热身,运动量不能超过关节所能承受的范围,保证自己的身体健康[9]。

中医辨证中指出,患者肩关节周围出现慢性损伤原因是由于气血亏虚不足加之风寒侵袭,造成患者肩关节经络发生堵塞从而造成患者发生肩部痛感并活动阻碍。中医针灸法中阳陵泉穴是足少阳经所入为“合”,又是八会穴之筋会,为治疗筋病之要穴,刺之能舒筋通络,活血化瘀,缓急止痛。用先泻后补法可加强通经活血之效而不伤正,配合肩部运动疗可改善肩部功能,提高肩部肌力,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松解肩周软组织粘连。诸法配合使肩关节功能逐渐恢复,从而收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经上述研究试验我们可以看出针灸法在治疗慢性肩关节运动性软组织损伤上更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本组试验针灸组痛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可以看出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仅为70.00%,而针灸组的治疗有效率高达96.67%,证明针灸法在治疗慢性肩关节运动性软组织损伤的效果相对明显,具备良好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针灸疗法对治疗慢性肩关节运动性软组织损伤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还可以减轻痛感,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1 郑德采,李漾,廖钦贤.郭氏"畅气通络"手法治疗慢性肩关节运动性软组织损伤临床观察.新中医,2015,8:218~219.

2 肖勇,李顺铭.肌内效贴贴扎技术在肩关节半脱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实用医药杂志,2016,11:993~994.

3 何金梅,周根泉.肩锁关节损伤的影像诊断进展.郧阳医学院学报,2009,5:528~530.

4 汪文涛.针刺阿是穴治疗运动性损伤48例.医药前沿,2012,8:315.

5 刘慧.推拿配合理疗治疗肩关节周围炎30例.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4:554.

6 吴筱辉.超声在肌肉肌腱及软组织检查中的应用.浙江临床医学,2001,4:298.

7 田忠祥.肩关节后脱位一例.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6,1:92~92.

8 小军,潘昭勋,孙超,等.战斗机飞行员军事训练中肩关节过顶运动伤的调查分析.东南国防医药,2017,5:547~549.

9 毛陵森,吕嘉珍.肩关节周围炎的物理康复.现代康复,2000,12:1886.

猜你喜欢
运动性肩部肩关节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姜黄素对大鼠运动性肾脏裂孔隔膜损伤的保护作用
四个小窍门轻松缓解肩部疲劳
四个小窍门轻松缓解肩部疲劳
运动性血红蛋白降低的机理及营养防治
重新认识肩关节骨折脱位
儿童乒乓球启蒙训练中肩部损伤与预防
肩部巨大包块同时伴毛鞘癌及鳞癌1例
肩关节生物力学
针刺“五泉穴”联合华佗再造丸治疗中风运动性失语3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