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辅助通气方式预防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拔管失败的临床研究

2018-06-07 02:13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8年6期
关键词:鼻部早产儿气道

赵 志 娟

(河南省安阳市妇幼保健院 安阳 455000)

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生存的关键就是建立良好的通气[1]。目前,我国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无创呼吸支持模式较为单一,通常采用有创机械通气,但长时间通气可能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后期可能出现严重感染等,对患儿生长发育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在临床中,应尽早拔管,以此避免有关损害。然而早拔管易出现失败现象,致使患儿病情变化,甚至出现局部损伤。而拔管后进行无创辅助通气可预防拔管失败。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是现今主流无创通气模式,在预防早产儿拔管失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随着临床应用的越来越普遍,发现其易引起鼻部损伤、气漏、腹胀等并发症,对临床治疗效果也有着很大的影响。加温湿化经鼻导管高流量通气(HHHFNC)是近些年来国际上用于预防早产儿拔管失败的无创呼吸支持模式,临床应用效果良好。为此,本文通过对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分组研究,探讨不同辅助通气方式的应用效果,报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予以分组研究,根据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即参照组(n=40)与研究组(n=40)。参照组患儿中,男性20例,女性20例;体重<1000g,胎龄<34周。研究组患儿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体重<1000g,胎龄<34周。对比两组患儿一般资料,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可予以比较。此研究获得了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两组患儿家属均知晓本研究目的,且自愿参加,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当患儿达到下述标准后,可考虑拔管撤机:(1)患者病情稳定,能够自主呼吸,可维持一定的有效通气量,SPO2保持在88%~95%之间;(2)动脉血气检查显示正常,PCO2保持在40~65mmHg之间;(3)吸气峰压不足10~15cmH2O,呼吸末正压保持在2~4cmH2O,呼吸频率在10~15次/min之间,吸入氧浓度不足0.03。

1.2.1参照组方法

参照组患儿予以予以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采用设备为鼻塞式持续呼吸道正压给氧系统。设计参数:流量为4~8L/min,FiO2为40%,呼气末压力为5~7cmH2O。

1.2.2研究组方法

研究组患儿予以加温湿化经鼻导管高流量通气(HHHFNC),设备有空氧混合器、鼻导管吸氧系统、大小适合的鼻塞。设计参数:流量为2~8L/min,FiO2为30%~40%,加温湿化吸入气体温度为37℃。在实际临床中,可根据患儿的情况,调整呼吸机参数,维持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在40~50mmHg之间,动脉氧分压在60~80mmHg之间,血氧饱和度在90%~95%之间。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儿拔管失败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比较:(1)拔管失败界定标准:呼气末压力>8cmH2O,或FiO2>60%;24h内呼吸暂停发生>6次,或给予复苏囊正压通气>2次;无法维持循环或休克;酸中毒严重;腹壁紧张、腹胀明显[2]。(2)并发症有鼻部损伤、腹胀、气漏、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比较分析两组患儿拔管失败率

研究组患儿拔管失败率为22.5%(9/40),明显低于参照组患者的45.0%(18/40),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χ2=4.528,P=0.033<0.05)。

2.2 比较分析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

研究组患儿鼻部损伤、腹胀、气漏、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生率均低于参照组患儿,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比较分析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n(%)]

组别鼻部损伤腹胀气漏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研究组(n=40)2(5.0)3(7.5)2(5.0)4(10.0)参照组(n=40)16(40.0)10(25.0)9(22.5)12(30.0)χ2值14.0504.5015.1655.000P值0.0000.0340.0230.025

3 讨论

新生儿气道直径较小,毛细支气管平滑肌较薄,并且比较少,气道粘膜血管丰富,出现炎症后,易出现粘膜肿胀、分泌物堵塞的现象,是致使呼吸道梗阻的主要因素;同时支气管壁比较软弱,易塌陷,致使呼吸道阻力增大[3~4]。NCPAP作为一种无创通气方式,可持续提供气道正压,增大残气量,以免肺泡萎缩,改善肺顺反应,强化肺氧合作用,稳定肺泡舒缩作用,减少呼吸暂停次数。然而,在临床中,NCPAP可致使患儿出现鼻部损伤、腹胀、气漏等并发症,导致治疗效果受到影响。为此,在临床中,应积极探索有效的预防拔管失败的方式,从而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确保患儿健康安全。

近些年来,随着HHHFNC的广泛应用与普及,为新生儿提供了一种新的无创呼吸支持方式。其原理就是利用高流量气体产生气道正压,因为压力和流量关系密切,因此流量增大时,压力也增大,是传统鼻导管氧疗持续正压通气的另外一种形式。有关文献研究显示,HHHFNC能够提供加热湿化呼吸气体,通过湿化气道,可确保气道顺畅,保护黏液纤毛转运系统功能正常,尽量减少热量与水分的丢失,降低气流阻力,进而保护脆弱的鼻气道。通常情况下,根据室温情况,将加温湿化器调节为37℃上下,保证患儿呼吸道气体温度和体内温度吻合,以此达到预期的湿化效果,进一步确保治疗效果。本文研究结果为:在拔管失败、鼻部损伤、腹胀、气漏、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生率方面,研究组患儿明显低于参照组患儿,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与相关文献报道十分接近。

综上所述,在预防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拔管失败中应用HHHFNC的效果更好,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与普及。

1 段景辉,李剑芳,官素玲,等.鼻塞双水平正压通气应用于≤32周早产儿拔管的临床研究.中国临床研究,2015,28(7):926~928.

2 李文英,乔爱琴,吴春艳,等.新生儿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撤离后预防拔管失败的临床探讨.河北医学,2015,2(1):89~92.

3 黄季华.泡沫式正压通气对住院早产儿拔管成功率影响的系统评价.全科护理,2016,14(22):2302~2305.

4 陈佳,许芳,张涛,等.不同辅助通气方式预防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拔管失败的临床研究.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16,31(2):86~90.

猜你喜欢
鼻部早产儿气道
早产儿长途转诊的护理管理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晚期早产儿轻松哺喂全攻略
常见运动创伤的简单处理方法(二)
鼻部整形术的观察与护理研究
自体耳软骨移植联合硅胶假体置入在鼻部整形中的应用
早期护理干预对脑损伤早产儿预后的影响
早产儿的家庭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