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方法对下肢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的效果观察

2018-06-07 02:14熊素勤肖彩红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8年6期
关键词:安神耳穴下肢

熊素勤 肖彩红

(惠东县中医院 惠东 516300)

下肢骨折是临床骨科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手术治疗是首选的治疗方法。骨折断端本身具有一定的痛感,加之手术切口诱发的疼痛,导致骨折手术后疼痛成为临床重要的护理问题之一[1]。为探究中医护理方法在下肢骨折患者术后疼痛中的应用效果,本次研究分组观察78例采取不同护理措施的下肢骨折患者,现将护理结果做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中研究对象选取于我院2016年4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78例下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A组(36例)、B组(42例)。A组男性23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58.9±6.3)岁;股骨骨折10例,髌骨骨折12例,胫腓骨骨折14例。B组男性27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59.6±6.1)岁;股骨骨折12例,髌骨骨折13,胫腓骨骨折17例。患者知情且自愿参加,参与者均无意识障碍,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均应用手术切口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并在术后予以抗感染、控制血糖、抗凝等基本治疗,治疗后,两组患者采取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

A组患者术后实施常规护理:包括术后基本体征的监测,为患者制定科学的饮食方案以供患者参考,并对患者进行下肢骨折简单疾病知识宣教等。由于患者卧床时间较长,需要加强对患者皮肤的护理,适当对患者患者进行按、揉等护理,防止发生压疮;对于留置引流管患者,要密切观察引流液性质,并保持引流管的通畅,术后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加强患者的康复指导,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在疼痛方面的护理干预主要是应用静脉自控镇痛泵,评估患者疼痛程度并予以相应的镇痛处理。

B组患者术后实施常规护理+中医护理,常规护理与A组患者相同,中医护理措施如下:(1)中药外敷处理:取白芥子、吴茱萸、紫苏子以及莱菔子各60g将其充分混匀,并用布包将其裹好行微波加热处理,患者疼痛明显时,将中药包在患者包扎周围皮肤进行热敷,1次/d,时间约20~30min;(2)艾灸处理:选取患者的关元、气海等穴位,在选取的穴位上实施艾灸处理,1次/d,时间约15~20min;(3)推拿处理:为促进患肢的血液循环,可以对患者患肢进行推拿,以防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先对患者的脚趾、足底按摩,然后对患者的足背、足跟、足踝等按摩,最后对患者的小腿、大腿等进行按摩,在按摩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对于切口包扎部位,要严格规避,按摩力度要以患者耐受为宜,不要因力度过大而增加患者痛苦,1次/d,时间约30min;(4)耳穴压豆处理:选取患者主穴神门、枕、皮质下、心等部位,副穴取肝、肾、脾、交感等部位,将王不留行籽放置在医用橡皮膏上(面积约5mm×5mm),对患者进行耳穴压豆法,3~5次/d,时间约15min,以患者按压处有酸麻感为宜。

1.3 标准判断

睡眠质量评分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评估,总分为21分,分数低说明患者睡眠质量好[2]。

疼痛评分应用VAS疼痛评分评估,分数0~10分:10分表示剧烈疼痛,7~9分表示重度疼痛,4~6分表示中度疼痛,1~3分表示轻度疼痛[3]。

护理满意度应用我院自拟的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估,总分100分,根据评分不同分为满意、尚可、不满意,对应评分分别为>90分、60~90分、<60分。满意度=满意率+尚可率[4]。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睡眠质量以及疼痛护理前后评分

两组患者护理前的睡眠质量以及疼痛评分比较,均无差异(P>0.05),B组患者护理后的睡眠质量评分、疼痛评分均低于A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见表1。

2.2 护理满意度

A组、B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分别为80.56%、95.24%,统计学处理有差异(χ2=4.094,P<0.05),见表2。

组别例数睡眠质量评分疼痛评分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A组3617.5±2.910.6±3.16.8±2.22.6±0.7B组4217.8±2.58.7±2.46.1±2.32.1±0.3t值0.4913.0481.3674.204P值0.6250.0030.1760.000

表2 护理满意度两组对比结果(n,%)

2.3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A组患者有3例发生便秘,有2例发生下肢静脉血栓,有1例发生关节僵硬,A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6.67%;B组患者有1例发生便秘,并发症发生率为2.38%。对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分析统计学差异显著(χ2=4.843,P=0.028<0.05)。

3 讨论

在临床下肢骨折术后患者护理中,常规的护理针对疼痛护理多采取药物疗法,副作用较大,且增加成瘾风险,因此临床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中医护理是近几年新兴的护理方法之一,在骨折术后中应用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本次研究结果发现,B组患者的疼痛、睡眠质量改善均优于A组,护理满意度高于A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说明在常规护理的同时,加强中医护理,对患者止痛效果、安神效果均较好,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保证了患者的休息,对患者的病情康复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推拿主要是通过一定的手法对经络予以刺激,进而加快血液循环,促进受损组织的快速修复,并及时清除炎性因素,防止感染引发的疼痛。中药外敷即采取中药包方式,用微博对其加热处理,从而促进血液循环,选取的莱菔子、吴茱萸等具有安神、补血等功效,对患者进行中药外敷不仅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还可以起到止痛、安神、补血、行气等功效。艾灸主要是对患者的局部组织予以刺激,从而扩张微循环,加快新陈代谢,清除炎症因子。此外,艾灸可以通过靶向作用,将刺激传递至大脑皮质,对神经系统的兴奋起到阻滞作用,进而达到安神、止痛功效。耳穴压豆止痛主要是因耳为宗脉所聚,对耳穴按压刺激,可以在相应反射区出现同步反应,从而达到止痛、安神的功效。

综上,下肢骨折术后疼痛患者应用中医护理方法,止痛效果好,护理满意度高,睡眠质量改善明显,并发症少,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1 杜雪莲,陈玉梅,林梅.中医护理方法对下肢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影响的临床研究.临床医学工程,2017,24(9):1273~1274.

2 汤朝秀,严俊.下肢骨折病患术后应用中医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医药前沿,2015,11(22):347~348.

3 李俊.中西医结合护理对下肢骨折患者术后治疗依从性及并发症的影响.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13(11):200~202.

4 孟莉.下肢骨折患者入手术室后疼痛的原因及护理分析.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6,2(2):41~43.

猜你喜欢
安神耳穴下肢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床头挂香囊,安神又助眠
老年失眠多苦闷,耳穴压豆来帮忙
分清安眠药与安神药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腰交感神经节射频治疗糖尿病下肢病变的研究进展
温肾安神方联合针刺治疗小儿遗尿症34例
养血安神汤治疗失眠30例
耳穴贴压配合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