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ICU机械通气患者应用机械振动排痰护理改善肺部并发症的效果观察

2018-06-07 02:14何务晶黄玉莲李艳芳李时安陈艳香李务爱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8年6期
关键词:机械振动脱机外科手术

何务晶 黄玉莲 李艳芳 李时安 陈艳香 李务爱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人民医院 江门 529100)

肺部并发症是外科手术最常见的并发症类型,也是患者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重症监护病房(ICU)最主要收治对象即为外科手术患者,对罹患肺部并发症者予以机械通气已成为目前最主要的干预措施。目前针对ICU机械通气患者主要通过人工扣背排痰护理及机械振动排痰护理进行干预,但二者对肺部并发症改善效果仍不十分明确。对此本研究就86例术后并发肺部疾病患者住ICU期间排痰方式进行探究,取得成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9月~2017年9月期间我院术后入住ICU行机械通气的86例患者为受试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纳入标准:(1)符合ICU相关收治标准[1]且具备机械通气指征者;(2)年龄≥18岁者;(3)住ICU时间≥1周者。排除标准:(1)年龄≥80岁或无法耐受机械振动排痰者;(2)术前已患有心肺疾病者;(3)术后并发气胸、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者;(4)伴有严重感染、凝血功能异常、免疫功能障碍或恶性肿瘤者。其中观察组男性24例,女性19例;年龄为31~74岁,平均(57.2±11.5)岁;普外科手术19例,腹部外科手术13例,心血管外科手术6例,其他手术5例;呼吸衰竭26例,肺炎35例,支气管炎21例,肺水肿10例。对照组男性22例,女性21例;年龄为30~74岁,平均(56.8±11.9)岁;普外科手术20例,腹部外科手术15例,心血管外科手术5例,其他手术3例;呼吸衰竭24例,肺炎36例,支气管炎20例,肺水肿8例。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住ICU后均给予常规ICU护理干预,包括生命体征观察、舒适护理、皮肤与口鼻腔清洁及常规ICU无菌隔离干预。对照组患者实施人工扣背排痰护理,以按需排痰为原则,令患者取侧卧位,护理人员以空心握拳法自下而上叩击患者肺部对应后背皮肤,叩击频率以患者排痰情况及耐受度为准,叩击时间为15~20min,必要时予以吸痰护理。观察组患者则采用机械振动排痰护理,雾化吸入祛痰药物15min,采用震动排痰机进行扣背,叩击范围根据患者X线胸片所示阴影位置设定(包括左右背部、脊柱与胸骨),患者取侧卧位,叩击时间为10~15min,叩击频率以患者排痰情况及耐受度为准,尤其注意静脉注射通道勿因叩击震动脱针或渗漏。

1.3 评估标准

肺部并发症改善效果根据临床症状与血气指标变化情况进行评估: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且血气指标回归正常;好转:临床症状明显缓解,且血气指标基本回归正常;无效临床症状及血气指标均无明显改善。有效率=显效+好转。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脱机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住ICU时间及肺部并发症改善效果差异。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脱机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住ICU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脱机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住ICU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1。

组别n脱机时间(d)抗生素使用时间(d)住ICU时间(d)观察组438.1±4.39.9±5.817.1±7.8对照组4311.6±5.613.7±6.221.3±9.6t3.2512.9352.227P<0.05<0.05<0.05

2.2 肺部并发症改善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肺部并发症改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肺部并发症改善有效率比较[n(%)]

组别n显效好转无效7有效率(%)观察组4326(60.5)14(32.5)3(7.0)93.0对照组4318(41.8)15(34.9)10(23.3)76.7χ24.441P<0.05

3 讨论

排痰护理是ICU最主要的气道护理环节,目前多通过人工扣背排痰进行干预,但由于护理人员叩击力度与准确度均存在一定差异,如何提升排痰效率及机械通气干预效果已成为临床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术后肺部并发症多以气道感染为主,临床应用机械通气改善患者氧合效果,并借以抗生素防治感染扩张,但由于感染病原体分布较为复杂,而患者痰液多较为粘稠难以排出,呼吸抑制极为普遍。相关研究认为,机械通气患者通常呼吸屏障遭到破坏,咳嗽反射与呼吸肌群活性受到抑制,加之纤毛运动被弱化或完全停止,痰痂形成反应加剧,因而人工扣背难以对其产生有效刺激,痰液运动无规律[2],因而排痰效率较低。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脱机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住ICU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且其肺部并发症改善效果较好,提示机械振动排痰护理可有效提升排痰效率,加快患者肺部并发症转归,究其原因可能与机械振动叩击施力较为均匀、有针对性且产生冲击波可有效作用于痰液定向移动有关。张宏伟等[3]在研究中获得相似结论,认为机械振动排痰不仅可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调节不同叩击参数,且还能有效缓解气道黏膜下平滑肌痉挛,增强血气氧合效果,对咳嗽反射复旧有积极意义。

综上所述,机械振动排痰护理可有效缩短术后肺部并发症患者ICU气道干预周期,并取得较为突出的并发症改善效果,有利于其预后康复。

1 陈哲奇,江荣林,徐琼,等.自主呼吸试验安全性筛查宽松标准在ICU撤机中应用效用及安全性研究.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4,34(5):495~498.

2 朱红娟,段缓,侯丽,等.振动排痰联合膨肺吸痰技术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作用.中华全科医学,2013,11(10):157;163.

3 张宏伟,刘淑正,张振宇,等.振动排痰机在治疗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作用.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5,37(1):45~47.

猜你喜欢
机械振动脱机外科手术
自行设计的可调式抬手架在手外科手术消毒中的应用效果
机械振动辅助排痰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中的应用效果
机械振动、机械波、光学思维导图
浅快呼吸指数相关指标预测脱机结局的价值分析
改良程序化脱机在老年患者呼吸机撤离中的应用
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监测在机械通气患者脱机过程中的意义※
护理干预对骨外科手术患者焦虑心理的影响
机械振动作用下淤泥液化产生的细颗粒释放机理
老年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体会
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采用外科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