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网络化病理实验教学对教学质量及学生综合能力的影响分析

2018-06-07 02:14徐燕玲梁伟斌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8年6期
关键词:网络化病理学病理

徐燕玲 梁伟斌

(广东省新兴中药学校 云浮 527400)

病理学是研究人体疾病的一门基础医学课程,其实验教学是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一种重要方法[1]。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主要为教师讲解,学生听看,不利于学生自主思考和亲自动手实践,教学效果一般。数字化网络化病理实验教学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能够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2]。本次研究对学生实施数字化网络化病理实验教学,探讨其教学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将我校2015级200名农村医学专业学生随机分为观察组100名和对照组100名,观察组进行数字化网络化病理实验教学,对照组进行传统病理实验教学。观察组男57例,女43例,平均年龄(16.72±0.53)岁;对照组男61例,女39例,平均年龄(16.94±0.61)岁。两组性别、年龄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传统课堂讲解病理实验教学模式(教师讲解,学生听课做笔记等)。观察组进行数字化网络化病理实验教学,具体如下:(1)采用情境模拟教学方法:①建立问题情境,将实际遇到的复杂或有意义的问题让学习者合作解答,加深对该问题的记忆和了解程度,学习相关知识,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例如:肝硬化患者合并门脉高压症会有什么临床表现?如何区别肿瘤与非肿瘤性增生?开设病例讨论,将学生置于病例情境中,引导其将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实体标本的病变观察与临床实际结合,积极思考分析。例如:患者,男性,51岁,3个月前上腹部隐痛不适,进食后疼痛明显,伴饱胀感,食欲逐渐减退,无明显恶心、呕吐和呕血,近半个月自觉乏力,体重显著降低,大便色黑,2次大便隐血试验检查均为(+);体格检查: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皮肤无黄染,心肺未见异常,腹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腹部未及包块,剑突下深压痛,无腹肌紧张。讨论: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最有可能诊断为哪种病症?试说明诊断依据是什么?运用病理学的知识解释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上腹部进食后疼痛明显、大便隐血试验(+)等)的发病机制。通过讨论将学生代入临床角色,对调动学生积极性和锻炼思维能力具有重要作用。②互换师生角色,课堂中将老师与学生角色调换,由学生扮演老师角色进行课堂讲学,教师给予适当指导,并进行点评和补充。③应用现代数字切片,使学生对疾病典型切片有客观了解,通过互动式教学系统加强师生、学生与学生间的沟通交流;应用多媒体能使操作更加便捷,实验教学反馈更直接、及时。(2)丰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和实际情况,适当增加实验课课时,并建立开放性病理学实验室,增加学生对疾病病变认识时间,加强其动手操作能力。(3)增加实验项目:修订教学实验内容,精心设计病理学实验题目,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制定实验线路并实施。采用Word、WPS、PDF等文件格式书写病理实验报告,以便教师和学生修改、整理和统一报告内容。

1.3 教学评价

(1)教学结束后均对两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为9个单项选择题和1个问答题;(2)教学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综合考试,总分100分,其中理论成绩50分,实验成绩30分,课堂成绩10分,病案分析10分。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问卷调查结果比较

200份问卷全部回收,有效问卷179份,其中110份(61.45%)问卷显示数字化网络化病理实验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χ2=18.782,P<0.05)。

2.2 两组学生综合成绩比较

观察组理论成绩、实验成绩、课堂成绩、病案分析分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组别例数理论成绩实验成绩课堂成绩病例分析观察组10041.85±3.9223.72±2.878.16±1.458.24±1.52对照组10036.27±4.6419.63±3.047.02±1.497.11±1.47t9.1869.7835.4835.344P<0.05<0.05<0.05<0.05

3 讨论

学生对病理学理论知识的认知与吸收主要来源于病理学实验教学,而病理学实验教学模式对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具有重要影响。传统实验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重点是教师讲解和操作,学生被动接受,对于病理变化似懂非懂,不能将接收到的知识融会贯通,对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较弱,长此以往容易缺乏对病理学的学习热情,不利于学习提高。同时,学生动手次数少,动手能力弱,对于学习内容的消化仅来自书本,容易与临床实际相违背。因此,病理学实验教学模式的创新十分重要。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的飞速发展,显微、数字与三维科技已广泛应用于医学实验教学中,传统病理学实验教学模式已渐渐向数字化网络化方向发展[3]。许多高校将数字化网络化实验教学模式引入课堂,通过在课前准备、课堂师生互动、课后作业、考试复习等方面加入新元素,其教学格式多样、内容丰富、提交方便,反馈效率高,积极调动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

本次研究结果中,有效问卷显示数字化网络化病理实验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观察组综合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数字化网络化病理实验教学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综合能力。在本次数字化网络化病理实验教学中,采用情境模拟教学方法能够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4~5];丰富教学内容能够使学生对疾病认识和疾病诊断有更深的了解,而增加实验项目,不仅可以巩固学生理论知识,同时也能扩大学习知识面,激发其思维深度和广度[6]。

综上所述,数字化网络化病理实验教学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调整了多方面体系和结构,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综合能力。

1 杜莉莉,吕润潇,杨晓漪,等.解剖学在病理生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解剖科学进展,2016,22(2):233~234.

2 危晓莉,彭慧琴,周韧,等.数字化网络化病理实验教学中电子版实验报告的应用体会.中华病理学杂志,2016,45(11):815~816.

3 封玉玲,陈杰,胡玲,等.探索PBL 、CPC与LBL 在《病理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重庆医学,2015,44(9):1284~1286.

4 邓学田,李忠武,周立新.数字化病理技术在病理学实验室中的应用.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4,35(3):370~372.

5 杨爱红,齐学洁,张师愚,等.PBL教学法在无机化学实验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3(6):366~367.

6 单颖,张佩.TBL教学法在研究生临床免疫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探索.中国免疫学杂志,2015,31(3):408~409.

猜你喜欢
网络化病理学病理
病理诊断是精准诊断和治疗的“定海神针”
开展临床病理“一对一”教学培养独立行医的病理医生
基于最优树的网络化作战装备体系结构优化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流行株感染小型猪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当代新闻学的网络化发展
不一致性淋巴瘤1例及病理分析
78例颅脑损伤死亡法医病理学分析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病理学和影像学研究进展
网络化时代社会认同的深刻变迁
我国食品安全网络化治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