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育 从“心”开始

2018-06-07 11:58张翠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2018年4期
关键词:幼儿园游戏家长

张翠

幼儿园的孩子由于年龄小,自我保护能力较弱,缺乏基本的安全防范意识,所以幼儿期是人一生中最容易出现事故和危险的时期。《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健康放在工作首位。”因此安全教育是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将各项安全工作进行落实,努力加强安全教育,牢固樹立安全防范意识,努力营造和谐校园。

一、安全环境用心营造——通过浅显易懂的环境创设让幼儿感受安全教育的知识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每个幼儿提供学习与表现的机会。”因此环境教育是最直观的教育方法,教师应与幼儿共同创设相应的物质环境,潜移默化地让幼儿获取安全知识。可通过照片、图片、漫画等布置墙报栏、宣传栏,让幼儿在周围环境的熏陶下感受安全教育。如:在小环境中,可利用各种交通标志来装饰我们的活动室,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熟悉各种交通标志及理解它们的作用;在每个楼梯上利用可爱的小脚印标识上下楼梯的方向。在大环境中,利用展板宣传各种安全知识,如利用卡通形象设计的“安全提醒标语”、交通安全教育“红绿灯”等一系列宣传画。

“让环境说话”提高小朋友的安全防范意识,使安全常识入脑入心,从而增强安全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体验活动用心开展——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让幼儿体验安全防护技能

为了提高幼儿处理应急情况的能力,我们经常进行防震减灾紧急疏散演练活动,当园内地震警报响起,听到“地震”信号后,地震应急预案全面展开。“地震来了,赶快躲避!”孩子们迅速做出了反应,赶快躲到桌子旁边,用手包住头部来保护自己。第二次哨声响起,我班三位老师赶快组织孩子们向外疏散,孩子们快速、有序地撤出了教室,刷新了我班下楼最快的记录到达了指定“避震”安全场地。

真实情境演练不仅教会了孩子们在灾难来临时逃生的方法,而且还提高了师生的自救和自我防护能力。同时,还根据自身特点制定了各种传染病应急预案、食物中毒应急预案、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防患于未然。

三、趣味游戏用心创设——通过生动有趣的游戏活动向幼儿训练安全自救的技巧

1.角色游戏——培养幼儿自护自救能力

安全教育可以转变成生动有趣的游戏,让孩子通过亲身体验从而能更好地理解安全知识并能增强其处理应急情况的能力。如角色游戏“繁忙的马路”,让幼儿扮演他们所崇拜的交警、乘客等,当马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扮演交警的幼儿马上指挥交通,扮演群众的幼儿马上寻找电话亭,拨120急救电话叫救护车,有的拨122找交通警察处理交通事故,被困在车内的幼儿懂得呼救等等,使幼儿在演练中发展自护的技能,增强幼儿处理应急事件的能力,培养幼儿临危不惧、机智勇敢的品质,提高幼儿自我保护能力。

2.体育游戏——掌握正确的安全技能

体育活动本身蕴藏着许多刺激,如冒险、克服困难等,幼儿是体育游戏活动的参与者,每次体育活动前我们都精心设计,做好游戏准备,既锻炼了幼儿体能,又使其学会了避让各种危险。如体育游戏“坏人来了我不怕”针对近期发生的多起校园伤害事故,我们让幼儿学习躲避坏人、打电话报警、向教师求救,知道在没有大人的帮助下如何躲避危险等安全自护本领。各种体育游戏不仅能锻炼幼儿身体,还能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掌握正确的安全技能。

3.区域游戏——培养幼儿安全实践操作能力

我们充分发挥区角游戏的价值,如针对小班特点创设了“特殊电话”操作区,让他们知道什么时候该拨打紧急电话;中班的“工具商店”操作区,让幼儿了解安全使用各种工具的方法;根据大班的兴趣和特点创设了“交通安全棋”,孩子有空时结对去游戏,在玩的过程中认识了许多交通安全标志。

四、日常生活用心渗透——通过一日生活常规中各个环节渗透安全教育的方法

我园将安全教育与幼儿园的保教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寓安全教育于幼儿一日生活之细节中,做到寓教于乐,不断探索安全教育的新路子。

1.晨检工作中的安全检查

幼儿早上入园时我们要特别注意他们的健康状况、情绪状态,热情地招呼幼儿,注意他们是否带有危险物品,如:小刀、硬币等,以防自由活动或午睡时戳伤或异物塞进耳、鼻、口等。晨检后可与幼儿共同交流有关安全方面的内容:怎样滑滑梯又安全又有趣;喝水也要讲科学;上下楼梯的安全;来园和离园路上的安全等等。

2.盥洗过程中的安全提醒

在幼儿进行盥洗时,我们要保证盥洗室的干爽,排除积水,防止幼儿滑倒。配班老师注意维持盥洗室的良好秩序,提醒幼儿不能奔跑和打闹,这样容易摔倒。喝水环节也时刻提醒孩子们养成良好的排队习惯。

3.午餐午睡时的安全教育

每次用餐前告诉小朋友要洗手,以防病从口入;要正确地使用餐具安静用餐,吃饭时不说话、不玩耍,以防噎着、烫伤。睡前提醒幼儿解好小便,自己检查有无玩具、小颗粒材料、危险物品带入寝室内,进入寝室我们再进行一次检查。告诉小朋友们正确的睡姿,也说清楚不良睡姿的坏处,幼儿入睡后我们也要仔细检查。

4.区域活动中的安全细节

在区域活动中我们要求幼儿不推不挤,不争抢玩具,让他们逐渐养成良好的规则意识和团结友爱的协作精神,相信他们会做得很好。另外区域活动所用的材料、工具必须安全、卫生,尤其要检查剪刀、塑料玩具等,是否太尖或有危险性。

5.户外活动的安全工作

要充分做好户外活动前的准备工作,检查活动场地、器械的安全,在组织幼儿出活动室前要提醒幼儿检查穿着,整理好衣冠、鞋带,上下楼梯靠右走;消除不安全隐患,让幼儿轻松参与活动。活动时要注意控制活动量,不狂奔乱跑,不因活动量失控而摔伤、跌伤;玩大型玩具时不越规、不拥挤、不倒滑滑梯等,以免发生不测;自由活动时我们要时时关注幼儿,以免发生不必要的安全事故。

五、家园互动用心沟通——家园密切配合进一步深化幼儿的自我保护教育

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这不仅仅只是幼儿园及教师的任务,家长和社区的参与也是必不可少的,与家长的沟通、社区资源的共享等都是幼儿园安全教育顺利进行的前提。

1.提升家长安全意识和认知水平,取得相互配合与协助

我们在门口设立“家园安全联系窗”,将一些关于安全方面的宣传材料贴到上面,让家长也多了解关于培养孩子安全意识方面的知识,达成共识,与幼儿园共同培养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同时还可以向家长发放“幼儿自我保护能力”问卷表,请家长如实填写幼儿在家的自我保护情况,从家长反馈的信息中发现问题。

2.指导家长利用生活资源,帮助孩子树立安全意识

幼儿在幼儿园所习得和形成的安全行为,如果家长经常帮助幼儿实践,充分利用生活资源加强教育,形成教育合力,则有助于幼儿建立稳固的动力定向,进而逐步形成习惯。如:家庭中常用的消毒液、洁厕灵等对孩子能够造成危害的物品,家長要让孩子了解它的危害,不是饮料的液体千万不要放在饮料瓶子里,以免孩子误食。让孩子树立安全意识,学会保护自己。

3.鼓励家长加强幼儿安全实践,强化幼儿安全行为

俗话说“实践出真知”。只有让孩子亲自实践,才能真正领会并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如:家长可带孩子去乘公共汽车,向孩子介绍车站的基本情况,然后带领孩子乘坐一次公共汽车回家,下次可在几个大点的孩子带领下进行自主乘车回家。这样孩子对乘坐公交就有了新的认识,这是培养孩子独立生活、学习走进社会的第一步,是掌握基本的生存技巧,体验自主乘坐公交车的快乐,让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幼儿安全教育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它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让我们用心营造健康安全的生长环境,为孩子擎起一片蓝天!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中小学安全教育指导丛书[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92-93.

[2]潘菽主编.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8-29.

[3]张燕,刑利娅主编.幼儿园组织与管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87-191.

[4]张丽.浅谈如何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J].科学之友(B版),2009,(01).

猜你喜欢
幼儿园游戏家长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爱“上”幼儿园
爆笑游戏
家长请吃药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