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在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中的应用

2018-06-07 15:55李立伟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8年8期
关键词:微信公众号阅读高校

李立伟

[摘 要]大学是高新科技诞生的“摇篮”,更是信息产业的发展前沿,大学生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微信公众号服务系统作为信息时代最具代表性的信息服务,早已被应用于各行各业中。而大学无论是作为培育人才的摇篮,还是作为教育教学“企业”,都应该与时俱进,跟上时代进步的脚步,将微信公众服务应用于图书馆阅读推广中。本文详细分析了微信公众号应用于高校图书馆阅读中的重要意义,对于如何将微信公众号应用于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中,提出了具体的创新性办法。

[关键词]微信公众号;高校;图书馆;阅读;服务;创新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8.08.078

[中图分类号]G258.6;G252.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8)08-0-02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微信作为交流工具自推出以来,以其强大的交流功能、便捷功能等,迅速被各行各业有效应用。很多企业通过建立自己的微信公众号来为“顾客”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现如今,微信早已成为年轻人社交工具的首选,且使用范围覆盖全球。面对庞大的使用人群与前沿的社交“能力”,高校图书馆开设微信公众号推广阅读功能迫在眉睫。

1 微信公众号在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中的应用现状

自2011年推出微信至今,微信已覆盖95%的智能手机,用户人群更是高达8.06亿人,且使用范围早已冲出中国,遍布200多个国家,使用语言有20多种,其种知名企业微信公众服务号也突破800万个,支付用户有4亿人左右。在这个庞大的使用群体中,学生占比超过25%,年龄段在20~29岁的人群占比超过35%,从这个庞大的数据中不难看出,微信公众号的强大作用。而高校图书馆是知识的储存库,开设微信公众号服务功能,为全校师生“摄取”知识,提供了便捷的通道,同时也最大化地发挥了高校图书馆的作用。

微信功能的使用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早已司空见惯,而高校图书馆的微信公众号服务功能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却使用极少。通过简单的搜索调查,不难发现,很多高校的图书馆虽然建立了微信公众号,但是其在命名时,在名字上并没有与实际图书馆的名称完全一致,极少的高校会以学校名称来命名方式来建立微信公众服务号。另外,有的高校的图书馆虽然早已建立微信公众服务号,但是几乎很少更新,最近一次更新甚至是半年前,由于缺乏实质性的作用,不能及时更新,且不能满足学生对高校图书馆服务的需求,因而很容易被学生“抛弃”。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微信公众号对高校图书馆阅读的推广。同时,90%以上的高校图书馆并没有开通微信公众号,可见对于开通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的工作,学校领导并没有重视。这对推广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的阅读功能产生一定的阻力。

2 利用微信公众号进行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可行性

2.1 使用范圍广

高校的在校学生越来越依赖手机,尤其对微信等聊天工具越来越依赖,几乎绝大多数的高校学生都会使用微信,且生活中绝大时间也在用微信进行聊天及查看相关动态。由此可见通过微信公众号,学生更容易接受,且能够将图书馆阅读很快地作为自己生活中的一部分,相较于其他传播途径,利用微信公众号进行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更具有影响力与号召力。

2.2 资源保障

利用微信公众号推广阅读是十分具有可行性的,一方面高校本身,都会有各自的备用金,且在高校图书馆的改善及日常维护中,都会有专项足够的资金作为保障,不断优化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另一方面,微信公众服务号的建立,不似其他服务管理设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去购买大件设备设施,或者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用于平台的维护和管理,其相对投资较小,成效也比较明显。另外,高校是汇集各行各业高端人才、精英的地方,因而对其所建立的公众号的日常维护也提供了基本的人才,特别是创新型的、发展型的高素质人才,对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的日常维护、发展方向等起到了重要作用。

2.3 经济适用

高校的在校大学生,由于其经济来源受限,因而其经济能力不高。而在推广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服务中,其他类别的服务本身存在着一定的成本,为了能够保证高校图书馆的正常运营,会向其服务对象也就是学生收取一定的费用。这样就无疑限制了图书馆的使用范围,影响了图书馆的服务质量。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相较于其他服务管理“设备、设施”,对于学生不收取任何费用,是完全免费的一项服务,使学生更容易接收与使用。再加上微信在高校早已积累了固定的使用人群,所以无论从传播速度,还是从传播范围来讲,相较于其他传媒工具更具有优势性。另外,在瞬息万变的今天,科学技术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高质量快捷服务充斥在人们的生活中,为了保证自身的服务质量,很多企业投入大量的人力、精力、物力、经济等来维护其服务管理设备设施。而高校图书馆无需投入这些高额的花费及精力用于维护微信公众号,因为依托微信自身的功能即可满足这些要求。这主要是由于微信系统本身也在不断地更新与完善。

3 加强微信公众号在高校图书馆中应用的方法

3.1 确定目标,建立知识共享交流

正如本文前面提到的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的现状,很多高校的图书馆微信公众号无论在初期的命名,还是在后期的正常运营中,出现服务对象不够清晰明确、服务宗旨含糊、服务内容繁杂等现象。因此要提高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的服务质量,高校图书馆应该在官方认证的前提下,统一建立唯一的服务公众微信号,将微信平台与图书馆进行“紧密”的联系,以全校学生为服务对象、提高图书馆阅读质量为宗旨,建立知识共享交流平台。

3.2 加大对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的推广力度

目前,对于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存在一种很尴尬的现象,很多在校大学生表示不知图书馆存在微信公众号,或者知道,但由于种种原因“没有”机会关注。面对该种现象,图书馆相关负责人应开展一系列的宣传活动,使得图书馆微信服务号得以推广。例如:在新生入学时,可以将图书馆微信服务公众号以宣传单的形式发放到每一个新生手中;制定多种规格的宣传海报,张贴在学校各个宣传板上;定期举办宣传活动,为全校师生发放宣传单,鼓励全校师生扫描对应的二维码;采用多种渠道同时进行宣传,以增大图书馆公众微信号的宣传力度。

3.3 推出特色服务

由于高校图书馆公众微信号服务对象是全体师生,而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不同、专业不同其实际需求也不尽相同。因而高校图书馆可以有针对性地推出特色化服务,建立个性且多样化的服务模式。例如:根据学生阅读的历史,为学生推送专属个人的分类文章;针对专业不同,有针对性地为其甄选并推送文章;在毕业季学生设计毕业论文时,为学生提供其所需的参考文献;让师生们自己设定历史记录查阅期限及推送文献类别等。另外还可以增加交流版块、技术交流版块等,打破时间、空间、专业限制,学生在该版块中可以自由发挥,进行技术交流、学术探讨,也可以学习和巩固知识,还能够拓展学生的视野,通过交流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同时,为了尊重师生们的隐私,可以开设一对一的服务,既有效地保护了服务对象的隐私,也使微信公众号平台的功能更具个性化。所谓的特色当然是有别于其他高校图书馆,独一无二存在的特有服务,因而,为了凸现自己的特色,高校图书馆需要结合学校特色为学生设定特有类别的文献检索、文章赏析等特色服务。例如:对于某中医药大学的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可为学生更多地推送医药相关文献,供师生们学习和借阅;而对于某建筑大学,就要推送建筑专业的文献及建筑相关的文章等,将本校图书馆的功能进行最大化的发挥,不仅仅是文献、文章,还包括最新资讯、热点,将信息进行有效的整合分类,以凸现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的服务特色。

3.4 及时更新平台信息

由于学校领导的不够重视,很多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没有得到完善,因而需要提高高校领导对微信公众号的重视程度,建立更加完善的平台服务,拓展微信服务内容,及时更新平台信息。虽然目前高校图书馆的微信服务平台,仍处于初期阶段,在运营和维护上仍存在各种问题,在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平台“死寂”状态,师生们使用时,无法找到所需信息,久而久之很容易“放弃”对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的使用。图书馆的管理人员要针对该现象,不断地更新微信平台的功能,及时更新微信公众号信息,并建立对应的自助服务功能。一方面要安排专业技能较高,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员,对微信服务平台进行有效的维护,确保微信公众号的服务质量;另一方面退出自助服务功能,使其使用更加便捷与人性化。另外,在互动的过程中,要及时给予回复,并根据交谈内容为服务对象推荐其可能会使用到的图书资料等,树立良好的“品牌”服务形象。

4 结 语

在信息爆炸的今天,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是一个集信息交流、文献检索、图书阅读的平台,其不仅可以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为其读者提供便捷的信息获取途径,提高图书馆的使用率;也为图书館树立了良好的“品牌服务”形象。随着微信功能的不断提升,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阅读推广能力也会逐步提高,为读者提供便捷服务的同时,也彰显了图书馆的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楼钢.“985”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现状调研与分析[J].中国出版,2014(14).

[2]黄梅林.微时代的图书馆信息服务[J].新世纪图书馆,2014(6).

[3]陈盈.微信公众平台及其在图书馆移动服务中的应用与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3(20).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阅读高校
微信公众号的运营模式研究
微信公众号在高校“Photoshop图像处理”课程中的应用
试论“央视新闻”公众号的成功运行对传统媒体转型发展的借鉴意义
个人微信公众账号运营优化方案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