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荀子《劝学》对德育的意义

2018-06-11 09:57周礼福
东方教育 2018年10期
关键词:读书教育学生

周礼福

我从事高中语文教学十七年了,在教学中,发现语文课本当中的一些文言文,能指导学生,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我们班主任、科任教师的德育教育来说意义重大,虽是古文,却没有失去它的现代意义。比如,我从《游褒禅山记》一文中,找到“深思、慎取”两点,又从《劝学》《论语》中找到“博学、多问”两点,一直把这四点作为班训,我认为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荀子的《劝学》一文,运用大量的比喻,从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方法和态度等方面论述了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下面就其中一些句子说说我的感受,希望大家指正。

一、学不可以已。

《劝学》一文开门见山,就借君子之口提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学习不可以停止、半途而废。

南北朝时期的大诗人江淹,他年轻的时候家境贫寒,迫于生活的压力,不得不刻苦读书,再加上他才智过人,读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写出了千古传诵的作品《恨赋》和《别赋》,很受当时人们的赞赏。但是到了晚年,他步入了仕途,做了朝廷高官,功成名就,生活过得富裕,也不必再为生计而奔波,生活上再也没有了压力之后,就没有继续读书、积累素材,因此文思也随之枯竭,再也没有名篇传世了。

“江郎才尽”的故事在伤仲永和很多人的身上也重演过。“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必须教育学生要珍惜读书机会,学好各门学科知识,“考大学无用论”坚决不能信奉,必须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广泛学习各种有用的知识,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

二、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荀子分别强调了通过实践获得直接经验和通过前人教诲获得间接经验的重要性。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登高山,可知天有多高;临深溪,可知地有多厚。闻先王的遗言,可以获得大学问。

我们在引导学生的时候,要鼓励他们通过各种的途径学习有用的知识,充实自我,把书本知识和实践活动相结合,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要学以致用,否则还读书干嘛呢?

另外,还要教育学生保持谦虚。“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学问越深的人越是谦虚,教导别人的时候才知道自己懂得太少。学生要正视自己,客观的看待自己,既要肯定自身的长处,也不能漠视自身的缺陷;既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能狂妄自大,该谦虚的时候保持低调,在静默之中奋进;该乐观的时候保持高昂,努力展示自己的风采。

三、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会对学生产生重大的影响,这里所说的环境,包括家庭环境、校园环境、社会环境。

“昔孟母,择邻处”说的就是“孟母三迁”的故事。说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就会或多或少地受到这些人的影响。

有句话说得很精辟:你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和谁在一起。如果经常和勤奋好学的人在一起,你不会变得懒惰;要是经常和积极进取的人在一起,你肯定不会消沉,;如果与聪明睿智的人为伍,你会智慧日增;与高尚典雅的人为伴,你也能超凡脱俗。

我们要教育学生谨慎交友,规避学习环境当中的不利因素,在有利的环境因素中勇往直前。

四、積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想要得到的多,就一定要不怕吃苦、努力奋斗。

从古到今,凡成就大学问、作出大贡献的人,非常注重积累。而知识和经验就是不断积累起来的。百分之一的天才加百分之九十的汗水等于成功,那汗水就是努力、积累的结晶。华罗庚也说:“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

我们要告诫学生,珍惜时间,时间就像海绵里面的水一样,挤一挤总会有的,只有日积月累,才能让我们的“未来”立于不败之地。

五、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每个时代的伟人,无不具有这种持之以恒的品格,因此我经常警告学生:遇到困难就放弃,是一种最要不得的性格。

魏书生讲,他多年来一直领着他的学生跑5000米、唱歌、写日记等等,让学生养成了很多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爱迪生先后采用近1600种材料进行了实验,经历了无数的失败以后,终于找到了他认为最理想的灯丝, 发明了电灯。

我们的学生一旦形成了这种坚忍不拔、百折不饶的性格,无论是学习还是做其它任何事情,都可以有所作为,即使偶尔陷入了困境,甚至遭遇了挫折和失败,也只是暂时的,只要能坚持到底,成功终究是属于他的。

六、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这里通过蚯蚓和螃蟹的对比,强调学习要专心致志、心无旁骛。

在庄子的寓言故事《弈秋》当中,一个学生学习时专心致志、心无旁骛,结果不久便学会了下棋。而另一个学生学习时心不在焉,结果既未学会下棋,又浪费了时间。

古今中外,有许多成就了一番大事业的人,不难看出,他们都是专心致志的人,会把分散自己注意力的东西置之度外,只专注地去做一件事,并最终把它完善。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心灵世界,耐心细致和他们谈,教育他们不但要“耐得住寂寞”,而且还要“经得住诱惑”, 只有专心致志地学习,才能超越自己。只要注意力高度集中,达到一种忘我的境界,学习和工作就会事半功倍,长期锻炼这种能力,可以使人在复杂的环境下不受外界的干扰,从而积极有效的进行思维活动。无论是谁能够如此专注、投入地做事情,他都不会是一个平庸的人。

总的来说,我们要引导学生,不但要从自己身上挖掘促进学习的因素,做到不断积累、厚积薄发,持之以恒、百折不回,专心致志、心无旁骛,“处闹市而静心”,竖立“学无止境”的理念;还要从外部环境寻找有利学习的条件,做到洁身自好、“百毒不侵”、“出淤泥而不染”。

如果通过我们苦口婆心、语重心长的劝导教育之后,我们的学生能够确确实实做到以上这些,那么,我相信,同是从事教育工作的我们,在每一个绚丽的秋季到来之际,在学生成才、成人的同时,一定会收获属于自己的累累硕果。

参考文献:

[1]《中国历代诗词曲赋大观》北京燕山出版社.

[2]高中《语文》必修3教材以及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

猜你喜欢
读书教育学生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赶不走的学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学生写话
我们一起读书吧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读书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