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种常用消毒药物对锦鲤受精卵孵化的影响

2018-06-13 08:00杨志强李潇轩
水产养殖 2018年6期
关键词:二氧化氯孵化率鱼苗

杨志强,李潇轩

(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17)

锦鲤养殖发展的两大制约瓶颈是亲本选育和鱼苗培育,其中,鱼苗培育过程中各种病原(细菌、真菌及病毒等)的侵袭常会导致鱼苗大量死亡,严重制约苗种生产的规模化。人工育苗中对受精卵进行消毒,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阻断病原体的垂直传播途径(通过卵和亲体排泄物传播给幼体)。由于消毒过程中化学药物的介导,受精卵卵膜、卵质及渗透压存在遭到破坏的危险,可能导致孵化率降低、畸形率升高,因此,选择合适的药物种类及控制适宜的药物浓度是受精卵消毒处理的关键环节。该试验运用不同浓度甲醛、过氧化氢、聚维酮碘和二氧化氯等4种常用水产消毒剂对锦鲤受精卵进行消毒,观察各种药物对受精卵孵化效果的影响,以期为确定锦鲤育苗过程中适宜的消毒剂及最佳处理浓度等方面提供技术参考和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于2017年5月在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扬中基地进行。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1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溶于0.7%生理盐水,注射LRH-A2和HCG的混合物催产亲鱼,LRH-A1的浓度为 3 μg/mL,HCG 的浓度为 500 IU/mL,胸鳍基部注射催产激素,注射剂量:雌鱼2 mL/kg,雄鱼1 mL/kg,效应时间10~24 h后获取质量较好、未感染病原的同一批受精卵。

试验用消毒药物甲醛、过氧化氢、聚维酮碘和二氧化氯的规格及生产厂家等见表1。

1.2 试验方法

表1 4种消毒药物的规格与成分

依据相关要求与标准配置试验液母液,逐步稀释获得设定药液浓度,受精卵浸入不同浓度药液中。根据实际生产,结合已有的文献资料和前期预试验的结果,设置各种药物浓度梯度及处理时间(表 2)。

试验采用静水一次消毒的方法进行处理,每一试验组取150粒处于Ⅳ细胞期的受精卵,在相应的药物浓度中浸泡相应的处理时间后,过滤网滤掉消毒剂溶液,将受精卵放入1 500 mL烧杯中,微充气使受精卵上下翻滚,孵化用水为经48 h曝气的自来水,pH 值为(7.8±0.1),溶解氧浓度>4.5 mg/L,水温为(24.0±0.5)℃。试验设对照组,每组150粒受精卵,每组3个重复。受精卵孵化结束后,统计各试验组的孵出鱼苗数和脊椎弯曲、脊柱或尾部弯曲、油球异位或异数等畸形鱼苗数。

1.3 数据处理

孵化率=孵出鱼苗数/总受精卵数×100%;

畸形率=畸形鱼苗数/孵出鱼苗总数×100%。

表2 4种消毒药物的浓度梯度及处理时间

用平均值±标准差(Mean±SD)表示数据结果,使用Excel 2013和SPSS 21.0分析数据,以P<0.05表示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 结果与分析

锦鲤受精卵经4种消毒药物处理后,孵化率、畸形率统计比较结果如表3。由表3可知4种消毒药物对受精卵孵化效果的影响。

甲醛:随着浓度增加,孵化率基本保持不变,各浓度组孵化率与对照组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畸形率随着浓度增加逐渐升高,各浓度组畸形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过氧化氢:孵化率随着浓度增加先升高后下降,1 000 mg/L浓度组孵化率最高,为94.51%,500 mg/L、1 000 mg/L浓度组孵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 500 mg/L、2 000 mg/L 浓度组孵化率与对照组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畸形率随着浓度增加逐渐升高,500 mg/L、1 000 mg/L浓度组畸形率与对照组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1 500 mg/L、2 000 mg/L浓度组畸形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聚维酮碘:孵化率随着浓度增加逐渐下降,50 mg/L浓度组孵化率与对照组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75 mg/L、100 mg/L、125 mg/L 浓度组孵化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畸形率随着浓度增加逐渐升高,50 mg/L、75 mg/L浓度组畸形率与对照组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100 mg/L、125 mg/L浓度组畸形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二氧化氯:孵化率随着浓度增加先升高后下降,1.5 mg/L浓度组孵化率最高,为92.35%,0.5 mg/L、1.0 mg/L浓度组孵化率与对照组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1.5 mg/L、2.0 mg/L 浓度组孵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畸形率随着浓度增加逐渐升高,0.5 mg/L、1.0 mg/L浓度组畸形率与对照组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1.5 mg/L、2.0 mg/L 浓度组畸形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表3 4种消毒药物的消毒效果

3 讨论

鱼类人工育苗过程中,出苗率不高的主要原因是一些细菌、真菌和病毒引发的疾病导致鱼苗大规模死亡。引发鱼苗疾病的病原体有多种来源,如饵料、养殖水体、亲鱼的体表黏液及排泄物、卵带入的可垂直传播的病毒(神经坏死病毒、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等)。育苗过程中,对亲鱼、育苗池、育苗用水及受精卵进行消毒是必不可少的程序,因此,受精卵孵化率得以提高且仔稚鱼发病减少、存活率升高。人工育苗中对受精卵进行消毒,可以很大程度上防止病原体的垂直传播,预防各种病原对受精卵的危害。甲醛、过氧化氢、聚维酮碘和二氧化氯作为常用的消毒药物已在水产养殖中得到广泛使用,该试验比较了不同浓度的此4种消毒药物对锦鲤受精卵孵化的影响。

化学药物消毒处理过程中,药物必定对受精卵产生一定程度的危害。此外,由于化学药物破坏了受精卵的卵膜、卵质及渗透压导致消毒处理组受精卵畸形的表现与对照组不同,对照组大多为脊椎弯曲、脊柱或尾部弯曲,而消毒处理组大多为围心腔、卵黄囊的肿大。4种化学药物消毒处理后受精卵的畸形率较对照组都呈现升高的趋势,且畸形率与药物的浓度呈正相关,这与孔祥迪等[1]对棕点石斑鱼(♀)×鞍带石斑鱼(♂)受精卵的研究结果相似。

该研究中,甲醛和聚维酮碘处理锦鲤受精卵对其孵化效果的影响变化幅度较大,甲醛处理孵化率与对照组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畸形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聚维酮碘处理孵化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畸形率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此外,甲醛对人体具有强烈的致癌和促癌作用,人体、牲畜及水产动物均易受其残留危害,水体也易受污染,故不建议使用上述两种药物对锦鲤受精卵进行消毒。

500 mg/L、1 000 mg/L过氧化氢处理组孵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93.37%、94.51%,且畸形率与对照组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分别为6.38%、6.79%。国外学者的研究也发现,500 mg/L、1 000 mg/L过氧化氢药浴虹鳟受精卵10 min或15 min,可以有效控制受精卵感染水霉,提高孵化率,与该试验结果相似。因此,建议锦鲤受精卵孵化过程中,适宜消毒药物及浓度范围为过氧化氢500~1 000 mg/L处理10 min。

1.5 mg/L、2.0 mg/L二氧化氯处理组孵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92.35%、92.27%,且畸形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8.72%、9.09%。这与陈超然等[2]对草鱼、鲢和鳙受精卵的研究结果(二氧化氯1.0~10.0 mg/L处理20 min,孵化率、畸形率与对照组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相差较大,可能因试剂有效氯含量不同(陈超然使用的为6.6%,该试验为10%)。使用1.5 mg/L、2.0 mg/L二氧化氯处理锦鲤受精卵可以提高孵化率,但是,畸形率也因此升高,不是消毒药物的首选。

受精卵的生理生态、消毒剂耐受力及外部环境忍耐力因鱼类种类不同而有较大差异。锦鲤作为观赏鱼类,研究消毒剂对其受精卵孵化效果的影响较食用鱼类相对粗浅,主要是依据生产育苗工作人员的经验,结合考虑药物的价格和安全性,来设定不同梯度的药物浓度及消毒时间。另外,为尽可能确保受精卵和环境都不受消毒剂的危害,在育苗生产中要严格控制药物的使用浓度,最大程度地降低对鱼卵的副作用及环境的影响。该试验未研究对感染病原的受精卵消毒后其孵化效果的变化,因此,对感染病原的锦鲤受精卵进行药物消毒,研究对其孵化效果的影响,可进一步加强对锦鲤受精卵消毒环节的科学指导。

[1]孔祥迪,陈超,李炎璐,等.4种常用消毒药物对棕点石斑鱼(♀)×鞍带石斑鱼(♂)受精卵孵化的影响[J].渔业科学进展,2014,35(05):122-127.

[2]陈超然,孟长明,陈昌福.稳定性粉状二氧化氯对鱼类受精卵上附着菌的清除作用[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1,(06):568-570.

猜你喜欢
二氧化氯孵化率鱼苗
苏豪×钟晔(抗)正交秋用种孵化率偏低的原因分析
提高家禽孵化率的有效措施
浅述影响蛋种鸡种蛋孵化率的若干因素
使用二氧化氯贴片能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二氧化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食场篇
1斤鲫鱼能卖10元!现鱼苗紧缺,养殖面积和产量锐减!对这条鱼,养殖户是忍痛放弃还是继续坚持?
惨!海南再现死鱼事件,石斑鱼养户亏上百万,刚投放鱼苗几乎全军覆没
二氧化氯在自来水消毒中的应用研究
不同水平维生素E对鸡受精率和孵化率的影响
二氧化氯对污水厂出水的消毒及综合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