躯干训练在中国古典舞训练中的重要性

2018-06-15 18:32张琦千纯
艺术评鉴 2018年8期
关键词:中国古典舞重要性

张琦千纯

摘要:中华文明有着五千多年的辉煌历史,文化博大精深,造就了中国古典舞的独特风格。中国古典舞结合了许多武术、戏曲元素,富有韵律感和造型感。以中国古典舞“以腰为核心,发于腰,而达于梢”的动作理念是中国古典舞训练的核心,提高躯干部分的表现力可以更好地展示中国古典舞的民族风格。躯干部分训练是中国古典舞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据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简至繁的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使教学对象在学习过程中少走弯路,更快的掌握除了芭蕾单一的直、立外的拧、倾、圆、曲等躯干部分运动特点,更好的解放躯干部分的灵活性,丰富躯干的舞蹈表现力。

关键词:躯干训练 中国古典舞 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J7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08-0074-02

一、躯干训练在中国古典舞训练中的重要性

(一)中国古典舞中躯干的概念

在舞蹈训练中,人们对躯干部分的概念比较模糊,没有明确的认识。事实上,“躯干”在《运动解剖学》里的解释是:“除去头颈及四肢的部分”。躯干由肌肉、骨骼、关节和关节间的韧带、器官等构成,具体包括肩部、胸部、脊柱、骨盆及其周围的肌肉、韧带、软组织及器官等。

在明确了躯干的概念后,舞蹈躯干部分的教学目标就清晰明朗了,不但对脊椎部分要进行训练,而且骨盆的训练也应重视。此外,颈椎和头颈也会在躯干训练中进行部分的连带训练。

(二)躯干训练的重要性

躯干训练对中国古典舞训练尤为重要,是中国古典舞训练的核心。中国古典舞的发力方法素来就是遵从“发于腰,达于稍”的原理,躯干部分的训练无论是在民族风格的体现、连接上下肢运动的功能性,还是在完成具有民族特色的舞姿造型与技术技巧等方面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完成好此部分的训练,对把握中国古典舞风格有着重要的影响。

研究表明,四肢运动是受躯干控制的,躯干部分的肌肉力量大小对身体姿态控制和平衡能力具有决定性作用①,例如在舞姿转中,如果没有良好的腰部控制能力就无法使身体在转动过程中保持准确的舞姿,躯干与骨盆失去中轴稳定性便不能保证身体的旋转与平衡。

由此可见,躯干训练的作用在中国古典舞训练中是非常重要的,并且在中国古典舞身韵中的运用也是不可代替的。我们应当重视躯干训练的重要性,加强对躯干部分的训练。

(三)骨盆训练的重要性

在中国古典舞中,骨盆运用是极具风格特色的,同时也是非常关键而又容易被忽视的部分。与芭蕾相比,中国古典舞中骨盆的运用更为多样化,骨盆连接下肢,错误的骨盆训练会严重影响下肢的运动方式与运动幅度。骨盆与下肢的协调配合可使舞蹈动作稳定流畅,例如许多民族舞姿中需要运用骨盆的前、后倾等姿态来完成。此外,骨盆训练对重心的使用也起着关键的作用,正确运用骨盆对重心的支配作用是完成好控制、跳、转、翻等一系列动作的重中之重,是技术技巧动作训练中不可替代的关键。例如在民族技巧翻身中,教师在一开始的单一训练就应强调骨盆的轴心作用与翻转性,如果骨盆没有一定的中轴性与稳定性,那么教学对象在所有翻身动作中都不会有很高的完成度。由此说来,骨盆的训练不容忽视。

二、躯干训练的方法

(一)应具备的能力

1.柔韧性

众所周知,在中国古典舞训练中柔韧性训练是必不可少的,而躯干部分的柔韧性训练又是整个古典舞柔韧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躯干柔韧性可以增加关节的能动范围,使肌肉更富有弹性,并且充分开发身体、解放身体,从而达到一个舞者所需要的灵活、松弛的身体状态,为舞蹈增加更多的可能性,增强舞蹈的表现力。所以,躯干部分的柔韧性训练可以为躯干训练打下基础。

2.控制力

除了基本的柔韧性开发外,躯干部分的肌肉需要其他能力来支撑舞蹈动作的完成,例如爆发力、耐力、弹跳力、控制力、韧力等能力。科学的训练方法能够使躯干部分的肌肉群全方位开发,并且使肌肉能力多元化开发。出色的躯干能力不但能够体现躯干部分具有中国古典舞特色的舞姿动作,提高身体的稳定性、控制力及平衡力,还能够帮助协调四肢,使舞蹈动作更协调、灵活,从而到达可以完成具有中国古典舞风格的动作及高难度技术技巧动作的身体要求。

3.表现力

躯干部分的肢体表现力在舞蹈情绪表达中具有不可逾越的地位,准确的躯干运用可以体现中国古典舞的风格特征,增强舞蹈动作的表现力。提高中国古典舞躯干部分的表现力方法多种多样,对身韵良好的把握、节奏抑扬顿挫的处理等都可以为舞蹈表现力加分。

(二)训练方式

腰的训练应该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基本规律,不能盲目追求训练效果。首先进行单一的腰的练习,把训练重点全部集中在腰部的开发运用上,在训练对象有一定的基础能力后,再逐渐加入上、下肢与头的配合并进行综合性的躯干训练,并且追求多元化训练,保证每一块肌肉的开发与运用,最终达到完成各种复杂高难度动作的目的。在躯干练习开范儿的同时,也应贯穿身韵训练与躯干表现力等要求,结合身韵训练与躯干功能性训练,强化表现力在训练中的影响与渗透,实现躯干部分的能力多元化发展。

每一个单一的腰部的练习都可贯穿地面、把杆、中间的训练来加以巩固,系统地给予练习。躯干的柔韧性、能力性、表现力、骨盆的运用等应该贯穿在每个环节的训练中,身韵部分的开范儿可在基础功能性开发之后进行,但两者也不可完全剥离开,在功能性开发的同时也要贯穿身韵练习,使教学对象能够做到把富有中国民族特色的身韵身法的动律特点“揉”进躯干部分的功能性训练。教师可根据教学对象的基本情况,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单一到复杂、由功能性开发到综合能力训练、循序渐进的规律,以最优的训练效果为目的来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与内容并因材施教,使教学对象的躯干能力达到全面性发展。

三、躯干训练在中國古典舞中的运用

在中國古典舞中,躯干部分具有独具特色的表现力。与芭蕾中躯干的运用不同,除直立外,中国古典舞讲究“圆、曲、螺旋上升”等理念。在外形方面,躯干部分除了直立外,还有“横拧、旁提、含、腆、仰、倾、圆、曲”等形态。在动律方面,有“提、沉、冲、靠、含、腆、移、横拧”八大动作元素。这些基本的形态与动律元素是古典舞“三圆”动律精髓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提和沉

提沉是由呼吸带动的腰部沿矢状面进行的运动,它是中国古典舞躯干部分最基本的动律元素训练,也是不可或缺的舞蹈呼吸训练。提沉时应由腹部丹田带动,脊椎随着气息一节节运动,气息要通顺、流畅。提沉是舞蹈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提沉的运用体现在舞蹈的每一招每一式中。

(二)冲和靠

冲、靠是中国古典舞中独具特色的一种用法,是胸沿水平位置斜前、斜后运动的动律元素。在动作过程中,肩部应保持水平位置,不可前倾或后仰。

(三)含和腆

含、腆在大量舞姿或动律中出现。开范儿训练时,应首先在骨盆较为固定的状态下进行,可盘腿坐地,体会胸沿水平位置向前后运动的含、腆胸位置。

(四)横拧和横移

横拧、横移、旁提是中国古典舞躯干运用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它们大量的出现在各基本舞姿造型中,例如立身射燕、大射燕、斜探海等舞姿中,就运用了横拧或旁提的动作元素。在开范儿阶段,应在骨盆固定的状态下进行,找到肩肋与骨盆的关系,拧腰是肩部沿水平面与骨盆前后相错的动作,训练时应注意推背合肋的感觉;横移是肩部沿冠状面左右错位的动作,双肩应始终在同一水平面上;旁提是拧身加敞胸的动作,要注意身体运动的路线。这些动作可在基本掌握的基础上可加入手臂头眼的配合。

在训练过程中,节奏可有多样性变化,同时留出摆、耗的时间,节奏处理可由慢至快,使教学对象既能从慢速节奏中体会胸腰部分运动的发力,又能从快速节奏中瞬间找到正确位置。此外,教师应提示教学对象呼吸的方法,避免憋气,强化表现力在训练中的影响与渗透。

四、结语

中国古典舞拥有丰富的舞蹈语汇。有了中国古典舞的躯干训练,才能更好的把握中国古典舞的精髓,解放躯干部分的灵活性,丰富躯干表现力。中国古典舞躯干训练中的提、沉、冲、靠、含、腆、移、横拧等独具特色的形态,都是芭蕾舞训练无法给予的。缺少中国古典舞躯干部分的训练,无疑会给中国古典舞训练造成巨大缺失,因此,中国古典舞中的躯干训练在中国古典舞训练中尤为重要。作为中国古典舞教师,应当重视躯干部分的训练方法,在探索和运用躯干训练教学方法的同时,把目光放远、放广,积极寻找、借鉴、创造开发躯干的方法。

注释:

①肖敏敏:《躯干支柱力量训练对身体姿态控制和平衡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北京:首都体育学院,2015年。

参考文献:

[1]沈元敏.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教学法[M].北京: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2]唐满城,金浩.中国古典舞身韵教学法[M].北京: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3]黄静.高师院校舞蹈基本功教学方法及重要性探讨[J].艺术教育,2012,(11).

猜你喜欢
中国古典舞重要性
医院工会工作的重要性与提升职工满意度
浅谈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重要性
论变更管理对项目效益的重要性
中国古典舞的教学模式发展探究
中国古典舞的表现风格及把杆训练的独特性
中国古典舞创作中的情感表达探析
芭蕾基训对中国古典舞教学体系形成的影响
中国古典舞教学课程模式探究
中国古典舞身韵训练中如何体现禅境意韵研究
无敌上上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