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数学验算能力的四点建议

2018-06-16 06:07李桂芳
关键词:小学数学

李桂芳

摘 要:验算是数学解题后通过一定方法来检验解题结果是否正确的一种途径,也是小学生数学能力提升的重要环节。考虑到小学生数学解题中的常见错误,多与验算习惯缺失有关。为此,教师要倡导验算的重要性,激发学生验算兴趣,教给学生多种验算方法,提升解题正确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验算能力;提升建议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0-060-1

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经常有学生会问“老师,这道题用不用验算?”似乎验算不是检验解题正確与否的必要方法,而是一种布置的任务。面对小学生数学验算能力不足的现状,一方面与学生验算意识不足有关,另一方面对有验算要求的试题,缺失应有的验算态度,要么流于形式,要么支差应付。鉴于此,重点从四个方面来改善验算教学,提升学生验算能力。

一、转变“忽视”为重视,突出验算教学的必要性

有些学生不喜欢验算,认为验算是无用的、额外增加的任务。事实上,对于数学解题中的验算教学是必要的。教师要转变态度,认识到验算教学的重要性,积极从自我行为上率先垂范。在平时的课堂讲演中,要对数学解题方法进行分析,并从板演练习上,随堂附上验算。如果学生提出“验算有必要吗?”则追问学生,用什么方法来证明你的计算结果是正确的?通过教师的示范,来影响学生,增强学生对解题验算的积极性。同样,在平时课堂上,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验算时间,特别是在课堂教学进度上,不能因为时间有限而忽视验算的习惯。建议学生对平时的例题、习题进行验算,并验算完成后再进入其他练习,自然而然的帮助学生养成验算习惯。

二、转变“被动”验算为主动验算,强调兴趣激发

平时的数学解题中,验算是很多学生感觉多余的,甚至被看作一项无用的任务。缺失验算的热情,对验算没有兴趣,教师要转变学生的验算态度,就业强调有意义的竞赛刺激方式,来增强学生验算意识。如我们在每周引入“谁的数学解题正确率最高”活动,借助于小学生的好胜心,通过设置积分活动,让学生在验算竞赛中你追我赶,营造自觉验算氛围。还有,对于每周评比结果,解题正确率高的学生给予表扬,有进步的学生也要表扬。另外,针对解题正确率与验算教学的关系进行探讨,如果每个学生都能够认真对待验算,对自己的解题思路进行验证,发现解题中的粗心大意,将更有助于提升解题正确率。激发学生验算趣味,离不开教师给予良好的激励性评价。每个小学生都乐于被赞扬,当看到别的小学生受到表扬时,也希望自己能够被赏识。所以,我们在平时的解题练习中,教师要给予学生最多、最真诚的赞美。如你的验算习惯很好,祝贺你;你的验算方法很恰当,请继续努力;你的验算态度值得我们大家学习,加油吧……在不同的赞誉声中,学生也会感受到验算的价值,也会潜意识里向着验算习惯不断迈进,最终内化为积极的主动验算。

三、转变单一验算为多种验算,突出验算方法

对于数学验算能力的培养,需要结合不同题型来选择合适的验算方法。在加、减、乘、除四则混合运算中,常用的验算方法有三类。一类是原式验算;二类是互逆验算;三类是交换验算。比如在加法题的验算中,可以常用原题重新计算,也可以调换加数位置进行验算,还有用和与加数的差进行验算。如果在验算中,所得到的结果与题意不同,则要查找问题的原因,并及时修正解题结果。另外,在对竖式进行验算时,要指导学生清晰的在草纸上进行规范化验算,避免因验算的随意性而带来验算错误。在数学概念及数学应用题的验算教学中,不同题型的验算方法要灵活选择。通常而言,对于题设数量关系,根据题意来确定验算思路,而不要单凭个别字词来验算。如某油厂用3吨花生榨出1.2吨花生油,平均每吨花生能够榨出多少吨花生油?有学生根据题意中的“平均”二字,直接采用3÷1.2=2.5(吨)。从花生与花生油的关系来看,一吨花生不可能榨出2.5吨花生油,显然是作者的求解方法不符合生产实际。还有,在一些应用题的验算中,可以采用逆运算方法进行验算。当我们把求解结果代入题意所设的关系式,利用“结果”求“已知”的逆向思维,来对比解题方法是否正确。如果与所得条件具有一致性,则假设成立,证明解题思路是正确的。否则,则解题思路是不正确的,要重新梳理解题思路,得出正确解题结果。

四、转变“低效”为高效验算,提升验算效率

在进行验算教学时,面对解题的思路,要进行验算方法的选择,还要关注每一个题设是否满足验算条件。如对于37÷4=8……5,该题是典型的“被除数÷除数=商……余数”题,该题在验算方法上,可以利用“商×除数+余数=被除数”的思路。但通过验算,发现结果是对的。不过,从对题设条件来看,很明显,该题计算有错误,原因是“余数比除数大”。我们从被除数÷除数=商……余数的定义中发现,“余数应该比除数小”,但该题是不符合解题规律的。因此,在对该题进行验算前,首先要判定该题的计算方法是否满足验算资格。同样,在对验算方法选择时,也要讲究技巧。如在小数除法中,可以通过除数大于或小于1,对商的大小影响,来帮助学生掌握合理的验算方法。在竖式计算中,可以利用逆运算或者交换律方法来避免错误率。还有估算法的运用,也可以将数化整,通过估算来推测计算结果的大致范围。

总之,数学验算教学要注重学生验算能力的提升,要从验算态度、验算兴趣,验算方法的灵活选择,以及验算是否成立的条件等方面,来把握验算技巧和验算思维的关系,提升学生的验算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文仲.验算,提升学生计算能力的阶梯——刍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验算习惯的培养[J].新课程(上),2017(08).

[2]梁雪.让验算成为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12).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
数学教学中的互动教学策略探究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优化例题呈现方式夯实数学教学研究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