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课程教学方法解读

2018-06-16 06:07翁小玉
关键词:综合实践课程课堂观察深度学习

翁小玉

摘 要: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学生,不仅要掌握系统的学术性知识和技能,还得修得把知识和技能运用于生活的本领,开发自我的“软技能”。综合实践课程有别于其他知识性的学科,它重生活轻学科,重做活动轻纯知识,在学生认识和处理自己与自然、社会、自我的关系的过程,促进自身发展。正因为综合实践课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本文以综合实践课程的性质、特性、学科间联系及特征来阐述综合实践课程为何?以课堂观察的视角,解释综合实践课程何为?充分理解综合实践课程的要义,引领学生迈向深度学习。

关键词:综合实践课程;课堂观察;深度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0-062-2

2001年6月发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把一种新的课程形态——综合实践活动,列为小学至高中的必修课程,其主要内容包括:研究性学习、劳动与技术教育以及信息技术教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览中指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因此,综合实践是一种经验性、实践性、面向学生生活领域延伸的综合性课程。它不是教学层面的一种教学活动方式,而是课程层面的一种具有独立形态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学生的发展开辟了面向生活、面向自然、面向社会的广袤大地。

课堂观察,言下之意,就是观察课堂。然而,课堂是什么?是教师的教吗?是学生的学吗?是知识的灌输,技能的传授吗?崔允漷教授所带领的团队老师,从实践中演绎出课堂的四要素:学生学习(Learning)、教师教学(Instruction)、课程性质(Curriculum)和课堂文化(Culture),即课堂观察LICC范式。以省特级教师、区教研室钱新建主任执教第五册综合实践课程《纸的研究》为例,与笔者一起,着眼于课堂观察的理念,来观察和评价综合实践课程如何之当为。

一、看学生学习,拓宽思维趣做研究

钱老师的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他带领孩子探索未知知识,在丰富的活动中,拓宽思维,学做研究。课堂伊始,钱老师的问题指向让我记忆犹新,他说:“请同学们对桌上的纸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第一时间想到的答案,一般是大家知道的,可以不说,谈谈你的新发现吧!”问题指向知识的未知领域,让学生更多的思考探索新知,挖掘研究深处的知识点。在钱老师的正确指引下,整体驾驭综合实践课的研究方向,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知识点由点成线,以点带面铺开,使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更加多元多样多维度。课堂中每一合作小组,有记录员记录研究的问题,然后汇报员概括阐述研究的方向,把相同的或类似的研究问题做记号,不同的研究角度同学们一起研究思考。于是,学生们提出为什么有的纸硬,有的软?(纸的密度)为什么有的纸放久了会变黄?(纸的氧化性)为什么有些纸易破?(纸的强度)为什么有的纸放脸上感觉很冷?(纸的导热性)等问题。之后的学习环节,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把研究做深做实,在钱老师的综合实践课堂上,学生们全情投入,思维活跃,自主学习探究的精神得以激发。

二、看教师教学,多视角关注学生思维发展

教师教学,以环节、呈示、对话、指导、机智五视角观察课堂。钱老师的教学设计独特巧妙,环节处理细腻流畅,语言贴近学生实际,而又不失风趣幽默,在他睿智的引领下,他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思维发展,问答过程中耐心的听完每一小组的汇报,确保每一小组的每一位学生思维都得到锻炼。对学生的方法指导运筹帷幄,却又不留任何刻意雕琢的痕迹。在钱老师的课堂上,笔者对课堂的呈示尤为叹服。关于纸的研究方向,在钱老师有形的指导无形的激发下,学生的思维不断碰撞,提出的问题由纸的硬软、厚薄等显性特征到纸的导热、强度等隐性特征的研究。以此,笔者从横向视角,感受到综合实践课知识的宽度。又如在课后拓展布置下阶段的任务时,关于废纸的处理问题,钱老师罗列五大自选问题,课后在父母或老师的帮助下完成自选问题,并记录研究过程、研究发现及体会。它突破了课堂的有限时间,把研究活动延伸课后,关注生活,研究生活。如此,笔者从纵向视角,感受到综合实践课知识的深度。钱老师的课堂以横向、纵向来挖掘知识点的宽度、深度及厚度。综合实践课堂教师教学理应从研究思维的呈示、师生间的对话、教师提携挈领的指导等多视角关注学生的发展。

三、看课程性质,凸显学科特性和核心

综合实践课程是一种经验性、实践性课程,更是一种面向学生生活领域延伸的综合性课程。首先,钱老师执教的《纸的研究》一课,基于学生对“纸”的已有认知,师生一起通过各种活动对“纸”的未知领域展开探索。学生在“玩一玩”环节,突破了课堂呆板的常规,他们掷纸团,比谁扔得准;他们折纸飞机,比谁飞得远;他们做纸模,比谁搭得高又稳……通过活动提兴趣,带着兴趣做研究,在活动中学生收获了更多的知识与技能经验。其次,回想起钱老师与学生的问答,笔者真实的领悟到综合实践课程重“实践”的宗旨。关于是否报纸擦玻璃擦得更干净的问题,学生斩钉截铁的回答“是的”,而钱老师一再的强调与纠正“只是可能性,必须去实践尝试了,才有准确的答案”。这便坚持了综合实践课程是实践性课程的原则。最后,选题就地取材,面向学生学习与生活中常见常用的“纸”展开深入的研究,主题研究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这正是综合实践课程的核心。

四、看课堂文化,多维度课堂师生共长

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孟凡丽教授指出,所谓课堂教学文化,就是在课堂环境中,由教师和学生在教学、学习、生活、交流等各个领域的相互作用中创造出来的一切物质和精神的产物以及创造的过程。课堂观察中的第四要素,课堂文化,它以思考、民主、创新、关爱、特质的五大视角关注课堂。这两种新理念无疑关注得是师生关系,教学相长。钱老师的课堂学生思考充分,以学生为主体,关注每一位学生,是“生本位”的体现,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实践,师生间关系民主融洽,课堂有理性的知识,也有感性的人文关怀,这正是综合实践课堂的特质体现。课堂文化是课堂教学的滋养;课堂文化是知识技能的润色;课堂文化是教书育人品性的升华。

综合实践课程何为?正是以课堂观察理念,追逐课堂的专业和品质。以课堂观察的4要素20視角68观察点去分析解构课堂。68个观察点并不是要求每堂课都需要观察68个点,它只是说明课堂是非常复杂的,充满着丰富的信息,教师教学设计应充分思考教学意图,立足本课堂的观察点,使课堂教学达到有效,甚至高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本真意义是要弥合学校教育中的五种“连接薄弱”,即学科与学科之间连接薄弱、教学者与教学内容之间连接薄弱、学生与学生之间连接薄弱、学生与自我之间连接薄弱以及学生和世界之间连接薄弱。综合实践活动课是顺应当今科技发展,开发潜力较大的开放性学习领域。这门课程的开设在素质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方面。

综合实践课程乃学途生涯之所需,更是教育路途之所必须。

[参考文献]

[1]崔允漷.课堂观察 走向专业的听评课[J].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08).

[2]皮连生.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S].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06).

[3]徐岩,魏国栋.促进深度学习的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

[4]钟启泉.全球教育展望[J].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05).

猜你喜欢
综合实践课程课堂观察深度学习
有目标自主学学会学
以课程基地领跑学校发展
高职教学“课堂观察”方法的有效性探究
高中数学“课堂观察”教学有效性初探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教师提问有效性的课堂观察探析
论高职行政管理专业综合实践课的开设
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人脸年龄分析算法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