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早期宫颈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的治疗效果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8-06-22 01:54陈沛林陈光地谢家滨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16期
关键词:宫颈生育宫颈癌

陈沛林 陈光地 谢家滨

宫颈癌是当前妇科常见肿瘤, 传统方法如放疗、子宫根治切除手术等在治疗中均具备较好效果, 但是子宫切除的同时, 患者的生育能力也同时丧失[1]。从病理学以及自然生物学角度出发, 相对于感染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等疾病的患者来说早期宫颈癌患者更希望能够保留生育能力, 这对于患者以后生活质量的提高也具有重要意义[2,3]。本研究旨在探讨保留生育手术在早期宫颈癌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8月收治的50例早期宫颈癌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25例。观察组平均年龄(49.28±7.09)岁;其中18例鳞癌患者, 7例腺癌患者。对照组平均年龄(48.38±7.11)岁;其中17例鳞癌患者, 8例腺癌患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于手术正式开始前使用卡铂+紫杉醇进行新辅助化疗。对照组患者行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手术, 手术结束后扫描盆腔淋巴结, 将阴道残端缝合并放置引流管后缝合腹腔。观察组患者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对患者气管进行插管、行静脉复合麻醉后借助腹腔镜打开患者侧腹膜, 使骼动脉、双侧输尿管游离, 充分暴露患者后腹膜血管区域, 将患者盆腔淋巴结全部切除后立即送至病理科制作切片并检查, 病理检查显示为阴性的患者再次进行手术。打开患者盆腔反折腹膜, 下推患者膀胱至其宫颈口下3 cm左右,使输尿管游离至膀胱入口处, 切除子宫颈部位膀胱韧带前后叶以及子宫动脉。将输尿管和膀胱下推于子宫颈外口位置,之后将阴道残端缝合[4,5]。游离子宫动脉后利用电凝将其切断, 成功将子宫颈外口重建后为患者放置引流管, 缝合其腹腔。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出血量、自主排尿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标本切除相关指标(盆腔淋巴结切除个数、宫颈和阴道切除长度、宫旁组织切除宽度)及复发情况、并发症(感染、宫颈粘连以及膀胱功能障碍)发生情况。治疗结束后6个月时根据癌症生活质量调查问卷对两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评价领域主要包括主要症状、其他症状、功能领域评分, 生活质量越高则分数越低[6]。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比较 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出血量、自主排尿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标本切除相关指标比较 观察组阴道切除长度(2.3±0.4)cm以及宫旁组织切除宽度(2.0±0.3)cm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的(3.2±0.5)、(2.7±0.6)cm,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宫颈切除长度和盆腔淋巴结切除个数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功能领域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主要症状领域评分和其他症状领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表1 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比较( x-±s)

表2 两组患者标本切除相关指标比较( x-±s)

表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x-±s, 分)

2.4 两组术后复发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术后均无复发病例。观察组术后出现感染1例, 宫颈粘连2例, 膀胱功能障碍3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24.00%;对照组术后出现感染1例, 宫颈粘连1例, 膀胱功能障碍2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16.00%;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00, P=0.707>0.05)。

3 讨论

宫颈癌已成为当前发病率较高且发病人群逐渐呈年轻化趋势的一种疾病, 帮助年轻患者保留生育功能已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工作[7-9]。目前经腹腔镜根治宫颈切除手术是针对早期宫颈癌患者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的主要术式, 该术式具有操作便捷、患者恢复时间快等优势, 受到广大医务人员和患者的欢迎[10]。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出血量、自主排尿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广泛子宫切除手术以及保留生育手术两种术式对患者机体的作用是类似的, 两组在应激反应方面也大致相同。观察组阴道切除长度(2.3±0.4)cm以及宫旁组织切除宽度(2.0±0.3)cm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的(3.2±0.5)、(2.7±0.6)cm,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宫颈切除长度和盆腔淋巴结切除个数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也进一步提示腹腔镜根治宫颈切除手术对于早期宫颈癌患者机体的损伤较小。观察组功能领域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主要症状领域评分和其他症状领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也进一步提示保留生育功能手术对于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等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 针对早期宫颈癌患者行保留生育手术效果确切, 利于帮助患者改善生活质量且术后并发症较少, 值得临床推广。

[1] 陈家莲, 李宇迪, 徐惠成.早期宫颈癌患者行根治性子宫颈切除术的疗效分析.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 19(7):151-154.

[2] 宋丰杰, 刘文杰, 刘凌玉, 等.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疗效及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比较.实用癌症杂志,2015(3):371-373.

[3] 李雪梅.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对早期子宫颈癌患者预后和生存质量影响.现代仪器与医疗, 2016, 22(1):47-49.

[4] 付鑫, 陈珊珊.广泛全子宫切除术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护理观察.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5(3):409-411.

[5] 张云鹤, 张震宇.早期宫颈癌根治性宫颈切除术治疗新进展.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16, 17(1):80-82.

[6] 姚旭阳.腹腔镜下保留生育功能宫颈癌根治术治疗早期子宫颈癌的近期临床疗效.中外医学研究, 2014, 33(30):128-129.

[7] 赵阳.腹腔镜下保留生育功能宫颈癌根治术治疗早期子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4, 20(23):3573-3575.

[8] 王小玲, 张梦真.腹腔镜下保留生育功能宫颈根治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分析.中国医学创新, 2015(9):123-125.

[9] 孙雨欣, 刘青, 刘开江, 等.早期子宫颈癌患者腹腔镜下保留生育功能手术的临床效果观察.中华妇产科杂志, 2016, 51(6):442-447.

[10] 尚慧玲, 李光仪.早期宫颈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5例临床分析.实用妇产科杂志, 2005, 21(11):688-689.

猜你喜欢
宫颈生育宫颈癌
硫利达嗪抗宫颈癌的潜在作用机制
三孩生育政策全面放开
中老年女性的宫颈癌预防
宫颈癌护理及心理护理在宫颈癌治疗中的作用及应用
预防宫颈癌,筛查怎么做
弥补人类生育“缺陷”的幸福路径
把好宫颈这道“安全门”
怀孕后宫颈管短怎么办
这几种“宫颈糜烂”需要治疗
得了子宫肌瘤,还能生育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