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部统筹绩效分配中护理操作技术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

2018-06-23 08:34高国昀许家珠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14期
关键词:时速咨询指标体系

朱 洁,高国昀,许家珠

(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安徽 芜湖 241000)

在2005年,卫生部副部长马晓伟提出[1]“护士的工作量、劳动强度、操作技术和风险程度与其收入不成正比,即无论干多干少都是一个样,甚至工作任务繁重、辛苦的科室的收入较低,而工作清闲岗位的收入则相对较高,存在明显的劳动价值、报酬不匹配现象,不利于调动护理人员对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针对此种情况的存在,我院在2013年3月开始实施新的绩效考核,即40%护理奖金由护理部根据各个科室的实际工作量进行统一核算、分配。针对护理的技术难度、操作风险等指标的综合评价体系,国内尚无成熟的研究成果,进行此研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方法与步骤

1.1 指标体系的初步建立

组建研究小组,由护理部4名护理管理者和1名教学干事组成,通过专项学习、查阅文献、专家访谈等,参照护理理论基础知识、护理技术操作自身特征等内容,初步确定3项(操作风险、护理时速、技术难度)一级指标、14项二级指标。

1.2 德尔菲法的实施

1.2.1 专家成员的选择

德尔菲法,也称专家调查法,是指各专家针对评价对象提出意见,并通过多次交流、反馈而促使意见趋于一致的一个预测方法。参加四轮咨询的护理专家共22位,全部来自三级甲等医院的资深护理专家,年龄35~55岁,平均(45.21±6.36),工作年限均在16~38年,平均(26.95±6.74),20年以上的占86.4%;副主任以上职称6人(27.3%),中级职称16人(72.7%);本科学历15人(68.2%),双专科学历1人(4.5%),专科学历6人(27.3%);其中,从事护理管理专家5名、护理教学专家5名、临床护理专家2名、临床护理与护理管理专家10名。

1.2.2 专家咨询

设计专家咨询表,调查咨询表共用的内容包括:专家基本情况、填表说明、专家对填表内容的判断依据与熟悉程度,咨询表根据每轮反馈意见进行内容的修订形成下一轮咨询表。对每轮意见进行汇总,将修正的结果以参考资料形式反馈到每位专家手中,供各专家进行分析、讨论、判断,从而获取更加科学的结论。以“点对点”的形式向各位专家发放咨询表。第一轮、第二轮、第三轮咨询的主要目的是确定指标体系的结构、条目及内涵,要求1周内完成;第四轮咨询的主要目的是确定各项目指标的权重,要求2周内完成。

1.3 综合指数法

每轮调查咨询,均由各专家结合自身实践经验、理论相关知识判断各级指标与其具体标准,然后根据重要性的程度进行评判(极其重要-非常重要-重要-一般-不重要)分别赋予5-1分,根据综合指数排序,排序最后的指标可删除。

2 结 果

2.1 问卷回收情况

本研究进行四轮咨询,每次发出咨询问卷22份,全部按期收回,四轮有效回收率均达到100%。

2.2 咨询结果

对初步拟定的3项一级指标、14项二级指标及附有具体评价标准的指标体系框架,通过第一轮及第二轮的咨询,根据专家意见以同时满足重要性赋值均数>3.0和无异议两项条件,修改2项二级指标,删除2项二级指标,同时增加特殊护理项目,如监护室的重症监护、等级护理、妇产科接生等综合性工作项目以及与其护理时速、技术难度和操作风险综合评价标准。

第三轮专家咨询中,没有专家认为应增加或减少指标,确定为护理时速、技术难度和操作风险3项一级指标和12项二级指标

第四轮通过利用我院医嘱电子化资源,以信息平台为媒介,收集护理工作项目,主要包括普通临床护理单元以及特殊科室,如血液净化中心、高压氧、门诊妇产科、门急诊等,共计276项医院信息系统的可收费项目[2]及绩效影响因子:入院接待、出院处置、抢救病人、围手术期护理等,作为护理操作项目库,制定咨询调查表,利用确定的指标体系进行测评。

2.3 归纳、整合回收的测评结果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3.1 特殊护理项目赋值

特殊护理项目是指等级护理等综合性工作项目,为非收费、琐碎的生活护理类、测量生命体征(血压、体温等)、病情的观察与记录、病房巡视等,加以结合多个项目的操作风险、综合时数、技术难度予以综合性测定,即护理时速在90 min及以上:以6分计算;护理时速在12 min及以上:以7分核算。统计护理操作三项一级指标量化值βn之和,计算出系数∑值。此外,需要注意的是综合工作项目是由于多个护理操作计算综合打包得出,因此,在对多项操作综合量化分值准入前,应当依照常用护理项目工作当量测算法进行统计,由此可知,特殊护理项目一级指标量化值βn之和得出的系数∑值总和,称为此项目的权重值,见表1。

表1 例举特殊护理项目赋值

注:P<0.05

3 讨 论

3.1 运用德尔菲法建立护理操作技术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有效性

德尔菲法(Delphi Method),以匿名性为基本特点,是美国兰德公司在1946年开始实行的一项为了避免集体讨论存在的屈从权威/盲目服从多数的定性预测方法。即在排除专家成员间干扰的基础上以单线联系形式发放咨询调查表,通过反复征求调查结果,最终确定出科学的结果。

专家的积极系数具体是指各专家对调查研究的关注度、合作程度,表现形式为专家的每轮问卷回收率。本次研究,四轮咨询回收率均为100%,说明专家的的积极程度较高。

3.2 建立护理操作技术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意义

护理操作技术通过使用的护理时速、技术风险、操作难度进行统一、科学的量化,评价更为全面、客观。我们将护理时速作为计算护理当量的其中一个指标,按照完成的时间段而非时间点准入量化,通过本文研究可以发现,同一个护理项目的护理时速会因为操作者、患者的不同因素存在明显差异性,以22名护理专家的护理工时实际测评结果为依据,取其平均值,可以获取较高的说服力。此外,仅针对护理人员直接护理操作类项目、宣教类利用直接护理时速进行计算,忽略为患者准备、处理用物时间等方面的干扰;以间接护理时速计算协助医生准备用物的非护理操作项目;以护理操作标准为依据,计算特殊护理项目的时速。通过统计上述规定的护理服务项目综合平均时速,充分体现出工作量测算的公平全面量化,与当前我国优质护理工作时代特征相符合。

此研究运用于护理部统筹计算全院护理单元的工作量绩效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可比性。目前,我国量化护理工作项目的标准相对简单,大部分以护理工时测定法为主,仅仅以完成每项护理操作所需时间作为护理工作量化标准,难以充分的表达出护理工作内涵[3]。随着当前护理学科的发展、护理工作范畴的扩展,使得护理项目数量呈现出不断增长趋势,通过赋分法测量护理工作量,并以主观经验对护理项目赋予分值,存在一定程度的随意性,缺乏科学性、规范性等。因此,本文针对每一个护理项目,即以护理人员、患者角度为切入点,从技术难度、护理时速、操作风险进行多维度比较,不仅体现出护理工作的量,还反映出不同科室护理工作的难度和风险。我院自2013年3月至今三年半的时间,以此为依据计算发放40%护理绩效奖金,达到良好的效果。对临床护理单元的人力资源配置更具有深远的意义。

随着医改政策的不断深入,护理工作内容、工作项目、收费等方面均有发生变化的可能,研究小组还将进行继续深入研究,不断完善护理操作技术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应对不断发展的医疗护理工作。

[1] 马晓伟.立足国情,加强建设,开创我国护理工作发展新局面[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11):801-806.

[2] 丁 玥,杨 萍,孙丽秋,杨新颖.基于HIS的医院护理工作量测量与评价[J].中国护理管理,2010,10(11):61-63.

[3] 刘 凯,许翠萍,杨雪莹,等.我国临床护理工作量测量方法研究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12):51-53.

猜你喜欢
时速咨询指标体系
2022城市商业魅力指标体系
时速600km高速磁浮运行控制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网络空间攻防对联合作战体系支援度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无人驾驶小巴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时速600千米磁悬浮列车真的来啦!
咨询联盟大有可为
健康咨询
健康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