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蔬菜答农民问(11):适宜莲藕栽培的模式主要有哪些?

2018-06-23 08:11刘义满
长江蔬菜 2018年9期
关键词:莲藕种养小龙虾

刘义满

常常有莲藕(Nelumbo nuciferaGaertn.)种植户咨询,莲藕田里能不能养殖泥鳅、黄鳝、小龙虾?莲藕怎样与其他作物轮作套作?其实,这些问题涉及到莲藕栽培模式问题,也就是在以莲藕种植为主的田块内,如何进行茬口安排的问题。归根到底,是如何提高单位面积综合经济效益的问题和如何保持农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问题。

1 莲藕与栽培模式有关的主要因素

就莲藕植物本身而言,影响栽培模式的主要因素有3个:①水生习性。莲藕是典型的水生植物,田间水深浅者3~5 cm,深者150 cm,莲藕均能适应;②耐连作。实践表明,水肥管理得当,做好病虫防治的情况下,莲藕能长期连作;③产品留地和腾地时间灵活,季节跨度大。其中,产品留地时间最长可达12个月,从第一年的青荷藕采收始期6月底至7月上中旬,至翌年的老熟藕最迟采收期6月中旬,而产品腾地时间最长可达8个月,从7月中下旬至翌年3月下旬[1]。

2 莲藕单一栽培模式

指在同一块田中只单一种植莲藕的模式,包括以下几种。

2.1 莲藕常规单一栽培模式

图1 莲藕返青早熟栽培的留种方式

全国采用最普遍的模式。长江中下游地区,一般春季定植,7月中下旬至翌年4月中下旬均可采收。华南和西南早春气温较高的地区定植期和始采期均可提前,黄淮流域及其以北地区的定植期和采收期则相应延后。近10年,武汉市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选育出鄂莲7号、鄂莲10号等极早熟莲藕品种,常规露地栽培时,6月中下旬即可采收青荷藕上市。

2.2 莲藕返青早熟栽培模式

在武汉等地应用,通常选用鄂莲1号、鄂莲5号、鄂莲7号、鄂莲10号等早熟品种。

①第1年 3月中旬至4月上中旬大田定植,7月中下旬采收。采收时,以大藕上市,小藕留地重栽,或按照一定行株距保留植株不采挖,留地继续生长。重栽或留株密度一般为行距1.5~2.0 m,株距0.8~1.2 m。重栽或留株长成的藕,留地越冬,作为第2年的种藕。

②第2年 第1年留地越冬的藕返青生长,长出新藕。由于春季未重新定植,加之植株密度较大,因而不仅萌发较早,结藕也早,早期产量也较高。新藕(青荷藕)一般6月中下旬始采,持续至7月下旬甚至更晚。采收与留种方式与第1年相同,也是以大藕上市,小藕重栽,或按一定密度保留植株不采挖。重栽或留株的密度,亦与第1年相同(图1)。

③第3年及其以后各年 采收、留种、管理均与第2年相同[2]。返青早熟栽培模式适宜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只是在南方地区应用时,季节更为提早。该模式是目前市场上青荷藕(早熟新藕)的主要生产方式。

2.3 莲藕双季栽培模式

莲藕双季栽培模式的栽培品种和栽培方式与莲藕返青早熟栽培模式相同,只是夏秋季长成的第2季莲藕,在秋冬季至翌春采收上市。为了使第2季莲藕获得较高产量,施肥水平要有所提高。武汉地区大约在1996年前开始采用莲藕双季栽培[3]。莲藕双季栽培模式主要适宜于长江以南地区,目前以广西柳州市柳江区规模最大,常年面积3 000~4 000 hm2。柳州地区莲藕双季栽培时,第1季莲藕(春藕)一般2月下旬至3月中旬定植,6月下旬采收,667 m2产量1 500 kg;第2季莲藕(秋藕)于7月下旬定植,10月上旬至翌春定植前采收,667 m2产量1 200 kg[4~6]。近几年,广西柳州市技术人员还探索提出了三季莲藕栽培模式,即第1季莲藕(春藕)2月中下旬定植,5月上中旬采收;第2季莲藕(夏藕)5月上中旬定植,7月中旬采收;第3季莲藕 (秋藕)7月中旬定植,10月上旬至翌春定植前采收[7]。

2.4 莲藕延迟采收栽培模式

该模式在湖北、湖南等地应用较多。简而言之,该模式技术要点就是“浅水栽培,深水越冬,延迟采收”。在长江中下游流域,通常5月中旬至6月中旬是莲藕市场供应的断档期,该模式的主要作用是在断档期供应莲藕。采用该模式的田块要求水深调节便利,并且冬春季节能保持水深1.5 m以上。莲藕成熟前,按照常规技术栽培莲藕,越冬前藕田灌1.5 m以上深水。越冬后,利用水体底层低温,延缓留地莲藕萌发时间(图2)。对于已经萌发长出的浮叶,及时摘除,亦可起到延缓萌发的作用。移植到翌年5月上旬至6月中旬,排水,边采挖上市,边进行大田定植[8,9]。当然,深水湖塘或鱼塘种植的深水莲藕,也可以采用该模式。

3 莲藕—水生作物轮作模式

3.1 莲藕—水稻

图2 浅水栽培,深水越冬,延迟采收模式

有2种模式。其一,莲藕腾地。在湖北等长江中下游地区,选用早熟莲藕品种,3月中下旬至4月上中旬定植,7月中下旬之前采收;之后栽插晚稻,晚稻于10月中下旬采收。其二,莲藕不腾地。莲藕于3月底4月上旬定植,7月中旬水稻育秧,8月上旬直接在莲藕田抛栽稻秧(秧龄15~20天,叶龄3.5~4.5叶),实行莲藕田套种水稻,水稻收割后,采收莲藕[10,11](图 3)。

3.2 莲藕—荸荠(慈姑、水蕹菜、豆瓣菜、水芹)

选择早中熟莲藕品种,3月中下旬至4月上中旬大田定植,后茬接荸荠(或慈姑、水蕹菜)者,宜于7月中旬前采挖完毕,之后定植荸荠(或慈姑、水蕹菜)。长江中下游地区,秋栽水芹一般8月下旬至9月中旬大田定植,豆瓣菜(西洋菜)可以10月初定植,莲藕田的腾地时间亦可相应延迟,而且不影响接茬作物的采收(图4)。

4 莲藕—旱生作物轮作模式 (水旱轮作模式)

图3 莲藕—水稻轮作和套种模式

在莲藕—旱生作物轮作模式中,由于莲藕腾地时期非常灵活而且时间跨度大,因而在旱生作物的选择方面也非常灵活。莲藕—旱生作物轮作模式的主要原则是莲藕采挖及腾地时期不影响接茬作物的栽培生产,同时也不影响下一年度的莲藕栽培生产。根据这一原则,可以选择的旱生作物种类很多,如10月中下旬定植、11月至翌年2月采收的红菜薹;10~11月直播,12月至翌年3月采收的菠菜;9月下旬10月初播种的紫云英绿肥,也是非常好的选择。其他旱生蔬菜如萝卜、小白菜、白花菜、莴苣、芹菜、菠菜、雪里蕻等,在莲藕采挖完毕后亦很容易进行茬口配置。对于克服旱地特别是栽培设施内的土壤盐渍化、病虫草害加重等问题,水旱轮作模式是一条非常有效的途径。水旱轮作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改良土壤结构、促进土层间养分重新分配、提高土壤养分利用率、消除或减轻病虫草害为害、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等方面[12]。水旱轮作,种植旱生作物之前,开沟沥水是关键措施。

借鉴湖北省农业厅肖长惜研究员的意见,笔者建议,湖北等长江中下游地区莲藕田,若能在9月上中旬至10月下旬腾地,还可以播种油菜,翌年3~4月莲藕大田准备时,直接翻压油菜植株作绿肥。以油菜用作莲藕田的绿肥,仅从种子成本上比较,就比紫云英减少35~50元/667 m2。

5 莲藕—鱼(泥鳅、黄鳝、小龙虾等)种养结合模式

5.1 莲藕—鱼种养结合模式

图4 莲藕—二季莲藕(荸荠、慈姑、水芹)轮作栽培模式

莲藕田(子莲田亦适用)适宜养殖的种类包括鲫鱼、草鱼、鲤鱼、鲶鱼、鳊鱼、罗非鱼、黑鱼、泥鳅、鳝鱼等。进行种养结合的田块,宜进行田埂加高、加宽、加固,通常要求田埂宽不少于1 m,高0.4~0.5 m及以上。要修建进、排水口,并在进、排水口处修建防逃设施。此外,还要开挖鱼沟和鱼溜。鱼沟的作用是便于鱼在田间活动和鱼群往鱼溜聚集。鱼沟开挖于田块内,宽 50~60 cm、深 30 cm,间距 5 m,呈网状分布,相互贯通,并与鱼溜连通。鱼溜是鱼群聚集场所,便于集中投喂饵料或捕捞,可为方形、长方形或圆形,深0.8~1.0 m。鱼沟和鱼溜总面积以占大田面积的10%为宜,其中鱼溜占总面积比例宜为2%~3%。

拟进行种养结合的田块,宜结合整地,667 m2采用生石灰 75~100 kg,或茶籽饼 10~15 kg,或漂白粉6~7 kg进行田间消毒。养殖食用鱼时,育种规格要求5 cm以上,放养前宜用3%食盐水浸浴8~10 min消毒,并可根据鱼的食性,按一定比例混养。如期望成鱼产量为50~100 kg/667 m2,则主养鲤鱼时,每667 m2放养鱼种200尾,其中鲤鱼占40%、草鱼和罗非鱼各占30%;主养罗非鱼时,每667 m2放养鱼种300尾,其中罗非鱼占70%、草鱼和鲤鱼各占15%。黑鱼等为凶猛的肉食性鱼类,主养时其他鱼类宜作为饵料鱼。养殖泥鳅时,可每667 m2放养3~4 cm(寸片)规格的泥鳅苗3 000尾。养殖鳝鱼时,每 667 m2放养 20~30尾/kg规格鳝苗 800~1 000尾。莲藕田养殖泥鳅、黄鳝时,对田间设施要求较低,鱼沟、鱼溜等可不做要求。

为了提高套养鱼产量,应注意水质调节和饵料投喂。以鲢鱼、鳙鱼等滤食性鱼类为主体鱼时,定期施有机肥、化肥以培养浮游生物;以草鱼、鲤鱼、鲫鱼、罗非鱼、泥鳅、鳝鱼、黑鱼等草食性、杂食性或肉食性为主体鱼时,定期注水调控水质;草鱼和鳊鱼等以青饲料为主;泥鳅可以投喂畜禽内脏、猪血、鱼粉和米糠、麸皮、豆腐渣以及人工配合饲料等;鳝鱼喜食鲜活饵料,如各种昆虫及其幼虫、蚯蚓、小鱼虾、蚕蛹、蝇蛆、螺蛳、蚌蚬、大型浮游动物、畜禽内脏及蝌蚪等[13]。同时,做好鱼病防治,也要防止农药误用对鱼的伤害(图5)。

5.2 莲藕—小龙虾种养结合模式

江苏宝应县农民陈喜育曾经总结提炼莲藕田套养小龙虾技术,一般单产40 kg/667 m2,在当地规模化推广应用。技术要点如下。

①藕田选择 以采用返青早熟栽培模式的田块较为适宜,并开挖围沟(宽2 m、深1 m),筑围埂(高1.0 m、顶宽1.5 m、底宽3.0 m),设置防逃网或防逃板(高30 cm)。

②小龙虾放养季节 7月下旬至8月底投放种虾,规格20~30 g/只以上,雌雄比例3∶1,投放量7.5~10.0 kg/667 m2,或6月下旬投放虾苗,规格为5~10 g/只。 放养种虾前 7~10天,每 667 m2用新鲜生石灰75 kg或茶籽饼10~15 kg对藕田消毒。

③田间管理 保持水深30~50 cm,定期补水,3~4月加深约10 cm,虾壳大批脱落时不冲水;围沟内种植伊乐藻、金鱼藻等沉水植物,人工补偿投喂饵料。秋冬季水温低于12℃时,停止投喂饵料。越冬后,随着小龙虾逐渐出洞活动,适量投喂饵料,而且随着田间小龙虾数量增加,及时增加饵料投喂量。

图5 莲藕田种养结合模式

图6 莲藕—小龙小种养结合模式

④捕捞 以虾笼和地笼网捕捞,2~3月开始捕捞,3月中下旬至5月上中旬集中捕捞,5月中旬前捕净或杀灭干净[14]。湖北潜江、荆门等地在莲藕—小龙虾种养结合模式中,一般以1.33 hm2(20亩)以上面积为一个单元,沿莲藕田埂外缘向田内5~6 m处开挖围沟,沟宽 3~4 m,沟深 1~1.2 m,坡比 1∶1.5。一个藕田单元面积若达到3.33 hm2(50亩)以上,则在池中间开挖“一”字形或“十”字形沟,沟宽1~2 m、深 0.8 m(图 6)。

6 莲(莲藕、莲籽、莲花)—乡村文化旅游体验模式

这一条,实际上超出单一种植技术模式的范畴。莲的种植利用历史悠久,适应性强,种植技术相对简单,产业规模大,花大、叶大、景观时空最大,文化底蕴十分丰厚,是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文化效益结合得最为紧密和完美的一类作物。许多产区以莲藕或莲籽为主,辅以花莲 (莲花、荷花)或睡莲,打造莲—乡村文化旅游体验模式,接待游客参观、旅游和文化体验,成为产区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之一。近30年内,全国有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及特别行政区)的200多个地点,共举办过1 000多届次以“文化莲”为主题的节庆活动,为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图7)。

图7 莲(莲藕、莲籽、莲花)—乡村文化旅游体验模式

[1]刘义满.长江流域藕田配茬模式[J].长江蔬菜,2004(8):15-16.

[2]钟兰.莲藕返青早熟栽培技术[J].长江蔬菜,2011(1):19-20.

[3]刘义满.莲藕一年两熟栽培技术要点 [J].农家致富顾问,1997(1):24.

[4]蒙日业,韦启光.双季莲藕栽培技术[J].蔬菜,2001(12):8.

[5]韦启光,覃文显,覃祖猛.双季莲藕无公害栽培技术[J].长江蔬菜,2005(6):20-21.

[6]蒙日业.广西柳江县双季莲藕产业发展现状及展望[J].长江蔬菜,2012(16):142-143.

[7]农吉,黄阳成,韦启光,等.三季莲藕高产栽培技术[J].长江蔬菜,2015(22):121-122.

[8]刘义满,柯卫东,王火明.武汉地区莲藕价格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湖北武汉白沙洲农副产品大市场为例[J].长江蔬菜,2014(15):53-58.

[9]李双梅,刘义满,钟兰,等.莲藕无设施周年采挖栽培技术[J].长江蔬菜,2015(11):41-43.

[10]喻湘泉.稻藕套种全国首创[EB/OL].(2011-04-10)[2018-02-04]http://www.gz148.com/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2958.

[11]谢毅栋.莲藕套种水稻无公害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19):116,119.

[12]江解增,曾晓萍.设施蔬菜水旱轮作新模式[M].南京: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

[13]叶奕佐,鲍忠洲.莲菱芡莼栽培与利用[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4:94-108.

[14]刘义满,李峰,孙亚林.莲藕—小龙虾种养模式[J].长江蔬菜,2015(18):32-34.

猜你喜欢
莲藕种养小龙虾
山西灵石:种养专业合作社助农增收
花椒树下做文章 生态种养增收入
小龙虾不火了?亩赚10000元!快来看看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夏季这样管莲藕
循环种养 带富乡邻
小龙虾
鄱阳县富大种养专业合作社
出淤泥而不染——莲蓬与莲藕
莲藕药膳 秋季最宜
小龙虾的正确打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