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埋偏压洞口段不同施工方法位移和受力分析

2018-06-26 07:5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张永达
中国公路 2018年10期
关键词:偏压拱顶台阶

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 张永达

隧道开工进洞时,经常会遇到浅埋偏压地段,许多专家、学者结合大量的实际工程,研究了隧道浅埋偏压的情况,并从中总结了大量的符合施工需要的相关资料。本文以某高速公路长大隧道浅埋偏压地段的施工为例,模拟了实际地层的三维数值。通过台阶法和CD法分析哪种开挖方法更适合浅埋偏压隧道的实际地质情况,同时分别模拟了CD法开挖顺序的数值,并借此分析比较了隧道的开挖顺序。

隧道计算模型和参数的选择

隧道情况简介

某高速公路隧道为分离式长大隧道,岩体以砂岩为主,洞口段洞顶浅埋,左右侧压力不对称,存在较为明显的偏压情况,隧道顶部覆盖不足5m,很薄。隧道右侧同样存在覆盖薄,坡度较大(45。以上)等问题。此外,隧道上表面覆有黏土层,植被茂盛,向下是风化程度不同的砂岩地层,洞口段岩层中含水量匮乏,施工中可不必过多关注含水量变化。

计算模型范围:根据圣维南原理,隧道开挖的影响范围为隧道的3倍至5倍,沿隧道轴线方向取40m,隧道右侧坡度接近实际地形情况,右侧洞径约40m,下边界约30m。模型左边界、右边界、后边界,以及前面隧道开挖面以下部分边界均施加法向约束,底部边界施加3个方向的约束。隧道开挖断面以上至地表均为自由边界。

围岩的物理力学参数及计算工程状况

岩体的物理力学参数,参照相应规范中围岩力学指标,围岩材料采用摩尔库伦模型。围岩参数既要参考隧道设计中的相关说明,还要参照规范中的相关规定,并综合相关说明、规定确定参数。实际上,钢拱架与喷射混凝土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共同变形、共同受力,所以根据钢筋混凝土计算原理,钢拱架采用等效截面计算,即将钢拱架弹性模量折算给喷射混凝土。

该隧道的浅埋偏压段围岩级别为V级,分别采用台阶法和CD法开挖支护隧道。台阶法开挖时,上下台阶保持8m的开挖步距;CD法开挖则分为浅埋侧先开挖和浅埋侧后开挖。浅埋侧先开挖时,上下台阶相距6m,左右侧开挖距离为12m。浅埋侧先后开挖时,上下台阶的错距保持不变,从而不会对施工分析产生不必要的影响。

计算结果分析

隧道施工过程中,围岩位移分布可直接反映隧道是否安全,岩体是否稳定,支护体系是否符合实际需求,这对安全施工和合理设计非常重要。同时,围岩位移与变形也可直接体现围岩力学的变化,一旦位移超出所准许的范围,将发生支护系统、围岩的失稳塌方。

位移分析

用台阶法开挖时,比较隧道拱顶和拱脚的位移,可发现拱顶处位移值远大于拱脚处位移,主要是由于隧道开挖后,在覆盖层自身重量的影响下,拱顶处不断产生位移并积累。同时,隧道处于浅埋偏压地段,造成开挖初始阶段,隧道左右侧的拱脚处位移值存在很大偏差,且压力大的一侧位移变化较大。随着开挖深度的加大,经过偏压施工地段后,左右拱脚处的位移会逐渐一致,最终收敛稳定。

比较台阶法和CD法开挖后拱脚处的位移值,可看出后开挖的部分,台阶法开挖后的拱脚位移值与CD法开挖的拱脚位移值相比明显减小。此外,在开挖支护后,CD法拱脚位移比台阶法更快稳定,而且台阶法相对来说需要时间更长。

但CD法开挖的工序较为繁琐,每次施工都会对围岩和支护造成一定程度的扰动,并对中隔墙产生影响。

应力分析

通过CD法开挖,比较浅埋偏压段隧道拱腰、拱顶处的应力显示,不论是先开挖浅埋侧还是后开挖浅埋侧,先开挖的拱顶应力都比后开挖的实际拱顶应力大。下台阶开挖后,先开挖侧的应力水平会有很大提升,另一侧开挖支护后,应力水平会逐渐趋于稳定并回落降低。

各个部分先后开挖支护的过程,应力水平迅速增大,其余部分未开挖前,临时支护的中隔墙所受压力将增长较快。待其余部分开挖支护后,中隔墙受力会不断减小。

结语

通过数值模拟分析浅埋偏压隧道的位移受力特征可知,浅埋偏压隧道的开挖施工工序是先开挖隧道浅埋一侧。当开挖深度超过浅埋偏压地段后,隧道各部分的受力位移差异将缩小,偏压效应也会逐渐减弱直至消失。

猜你喜欢
偏压拱顶台阶
中核集团:全球最大LNG储罐拱顶模块吊装成功
上软下硬地层隧道变形规律及预留变形量研究
乌斯通沟水库导流洞偏压洞段埋藏式锚筋桩的应用
偏压角度变化对小净距隧道围岩稳定性影响研究
方斗山隧道拱顶FLAC沉降模拟及修正
浅谈辊道窑拱顶开裂或塌陷原因分析
浅埋偏压公路隧道洞口施工技术
革故鼎新 尘毒治理上台阶
走在除法的台阶上
结构力学大小偏压在结构计算中的理解及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