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广州市东风路人行天桥项目浅谈天桥升级改造及装配化技术的应用

2018-06-27 08:51袁月芳周立权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8年6期
关键词:人行天桥陵园天桥

袁月芳,周立权,禹 良

(广州市市政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060)

0 引言

东风路是广州市东西向的城市主干路,其沿线以学校与机关单位为主。随着城市的发展,东风路历经多次道路拓宽,沿线上有11座天桥修建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这些老旧天桥现都已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广州市建委决定对这些天桥进行装配化改造升级,其中一期工程现已完工。

1 老旧天桥升级改造方案的选择

该项目改造对象包括东风路上共计11座老旧人行过街天桥。这些天桥的使用时间和维护情况各不相同,根据其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改造方案。经过大量调查研究及方案比选后,明确老旧天桥升级改造方案主要有以下三种:

(1)对于维护良好、使用功能健全的天桥,宜进行绿化装饰以及加装电梯等方式进行升级。

(2)对于结构上仍处于安全状态,但使用功能受到影响的天桥,宜在修补加固后再进行装饰绿化、加装电梯等升级措施。

(3)对于结构上存在病害和严重影响交通的老旧天桥应进行拆除重建。一期工程中拆除3座,重建2座。

2 拆除重建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城市人行天桥一般位于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设施较为完善、人流和车流较为密集的区域,其改造升级工程往往会遇到以下等问题。

2.1 地下管线

城市人行天桥周围的市政管线往往较多,情况较为复杂,天桥的改造过程中均会涉及到各种管线的保留与迁改。

在该项目实施过程中,地面挖开后,发现实际管线问题远比预估的复杂。管线不仅在水平面上分布广而密,而且在竖直方向上呈多层次分布,甚至还存在一定数量的军用光缆。这导致设计中的灌注桩和桩承台均没有足够的实施空间。

管线迁移和移动天桥位置均经过论证予以否决。因此为保证天桥改造的顺利实施,在保证基础安全稳定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对桩承台选择增加其刚度、按可用空间大小决定其高度和宽度的方法,减小其对周围管线的影响。由于各种管线之间水平间距太小,原设计中的4根300 mm钢管混凝土灌注桩无法找到合适的下桩位置,因此将其改为6根200 mm的钢管混凝土灌注桩,并灵活选择合适的下桩位置,经验算确定安全合理后,在管线的缝隙中下桩。采用这些措施后,桩基础顺利完工。

2.2 结构型式

新建陵园西路人行天桥在既有陵园西路西侧天桥原位进行拆除重建,结构上采用单拱外倾钢箱梁型式,如图1所示。

该结构造型美观,但受力较复杂,结构设计难度大。为确保结构可靠,以天桥安全为第一要务,对结构设计设置了多层次的安全保障,为复杂结构的设计方法提供了借鉴经验。设计流程如图2所示。

2.3 交通疏解问题

凡是在城市重要交通线上的工程建设项目,“如何减少施工期间对周边交通的影响”都会成为此类工程的一个老大难问题。东风路作为广州市东西向城市主干道,每到上下班高峰期都会变为市内塞车的一条主要路段。因此在天桥升级改造期间,它的交通疏解极具代表性。

在旧桥拆除后至新桥完工前,为方便行人过街,往往需建设临时天桥。经计算在该路段建设临时天桥的费用约为200多万元(不含二次路面修复和管线保护)。经论证研究后,选用开设临时人行过街公交线路的方案以取代建造临时天桥。临时公交线路成本每日约1万元,每座新建天桥施工期约40 d(采用装配化技术,大大缩短了施工时间),即临时行人过街公交线路总成本约40万元。

3 装配化技术的应用

装配化桥梁的技术要点归结为“九化”,即桥梁设计个性化、结构设计体系化、各部尺寸模数化、构件标准化、制作自动化、部品商品化、安装装配化、运行维护信息化、拆除废件资源化。其目的是为了实现建筑新型工业化提出包容、生态、创新的要求和目标。

该项目采用装配化技术进行设计施工,充分发挥了这一新技术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缩短工期

采用装配化技术,在完成施工图设计后,一边在施工现场进行下部结构的建造工作,一边在预制厂内同时着手加工主梁、主拱及楼梯等上部天桥构件(见图3)。待基础部分和预制构件均完成后,再将预制构件运至施工现场吊装拼接,完成桥梁主体结构。陵园西路和福今路两座人行天桥施工工期均不到40 d,大大缩短了施工工期。

图1 陵园西路天桥平立面设计图(单位:cm)

图2 结构设计步骤

图3 各构件预制简图

3.2 提高质量

将天桥的主梁、主拱及楼梯等构件在工厂内分段预制。相较于施工现场,预制场内作业环境可控,干扰因素少,制作时间灵活,能以较理想的工艺水平完成钢材加工。其质量要好于现场施工的构件。

3.3 确保安全

采用装配化技术,提高了施工的自动化和可控化程度,减少了施工现场作业,避免了工人长时间高空作业,从而减少了不可预见风险的发生。在陵园西和福今路两座天桥的建造过程中没有发生任何安全事故。

3.4 减少环境影响

在城区景观方面,采用装配化技术,需要的施工场地少,不用大范围的搭建脚手架,可明显降低施工对城市景观的影响。同时对周边环境的噪音污染,粉尘污染也大大减小。

在交通方面,采用装配化技术,可将需要封路的施工部分安排在夜间,如主梁和主拱的吊装,在白天进行拼接和装饰等项目。从而显著减小施工对交通的影响。

4 结语

随着我国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老旧天桥面临着升级改造问题。合理选择升级改造方案,克服建设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具有极大的实际意义。东风路人行天桥装配化改造项目一期工程现已顺利完工,在这一过程中不仅有成果,更是有教训,望本项目的经验教训能给类似工程予以一定的参考。

猜你喜欢
人行天桥陵园天桥
维权解难题,英烈归陵园
上海银城路人行天桥的设计与分析
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处置的“O2O联动效应”——以“杭州人行天桥被撞塌”事件为例
五六十年代的老天桥故事
人行天桥
走进陵园(外一首)
天桥
大跨人行天桥的自振频率初探
建设陵园 缅怀先烈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在天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