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长宁区外环西河南延伸河道绿化工程质量控制

2018-06-27 08:51张贤杰吴志佳练玉琴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8年6期
关键词:外环护坡河道

张贤杰,吴志佳,练玉琴

(上海陈政市政工程有限公司,上海市200940)

0 引言

在经济与社会高速发展的当下,人类活动对环境产生了巨大影响。其中,对河道生态的破坏与人类活动和城市建设息息相关。城市河道的破坏,不仅使得河道的防洪减排功能丧失,还会造成水质下降,产生异味而影响周边人类的活动。因此,修缮河道周边的绿色工程,使河道为城市发展、环境保护发挥作用已成为目前关注的热点之一[1]。本文以上海市长宁区外环西河南延伸等河道工程为例,探讨了从施工的前期准备到工程管护过程中绿化工程质量控制的重点与难点。

1 工程概况

上海市长宁区外环西河南延伸等河道工程范围包括外环西河南延伸段和北夏家浜、夏家浜、南夏家浜3条支河。其中南延伸段河道长约390.15 m;北夏家浜河道长约100.52 m;夏家浜河道长约134.93 m;南夏家浜河道长约114.85 m;合计长约740.45 m。工程主要内容为开挖外环西河(北夏家浜-南夏家浜)段,整治北夏家浜(外环西河-环绿路)段、夏家浜(外环西河-环绿路)段及南夏家浜(外环西河-环绿路)段,新建护岸总长1 348.1 m;因外环西河南延伸段开挖切断了现有道路,需新建桥梁以恢复交通。具体整治内容为河道开挖、疏浚、护岸及绿化工程,新建桥梁1座。

上述整治内容中,绿化工程分为两个部分:

(1)河道绿化部分,包括在几条整治河道的规划河口线范围内布置挺水植物、沉水植物、陆地植物。

(2)公共绿地部分,包括整治河道和林带之间的狭长地带,面积为3 093 m2;位于夏家浜、南夏家浜、外环西河和林带之间,面积为2 398 m2;绿地采用生态的绿化布局,常绿与落叶相结合,乔木-灌木-地被多层次绿化。

本绿化工程覆盖广、影响面大、对绿化施工的质量要求相对较高,故本文侧重从施工前期、施工阶段和后期养护三方面来论述绿化施工质量控制。

2 施工前准备工作

2.1 图纸审查与技术交底工作

相对于住宅建筑、商业和市政交通等其他工程与设施,绿化工程通常会融入较多的创造性元素并带有明显的人为审美与感官特性。如何通过精准施工将绿化的空间布局功能与人文艺术适当地呈现出来便成为绿化工程的重点之一。为此,对绿化工程的施工图纸审核与技术交底工作变得非常关键。若图纸的设计存在问题,将会导致设计者的原有理念无法表达、设计模式改变、与周边环境景致无法和谐协调。因此在绿化图纸的审查和设计交底时应与项目施工人员做好沟通,详尽讲解项目的设计理念和构想,使得施工人员能从环境整体的高度理解施工目的。基于上述思路,在施工初期项目部就组织技术人员反复校阅、仔细审查图纸,使植被配置不合理、位置不合适等具体问题在施工前就得到妥善解决。具体问题及整改如下:

(1)施工图纸将南天竹与黄馨共同种植在同一花池内满铺。南天竹与黄馨植株高度与形状无法与耐修剪植物一样进行准确控制,修剪视觉效果杂乱,且黄馨枝条生长方向会侵占南天竹生长空间,造成部分植株生长不良,景观效果下降。解决方法:与设计者沟通调换植栽位置,在种植时将黄馨枝条生长方向调整至无植物的空间位置。

(2)施工场地原有林带因相关单位搬迁时间滞后导致白玉兰错过种植季节。解决方法:与设计及建设单位沟通,将白玉兰更换为适合种植时节的金桂。

(3)图纸中桃叶珊瑚种植位置在夏季容易暴露在阳光下,暴晒易导致桃叶珊瑚大量死亡。解决方法:经协调后将桃叶珊瑚更换为金丝桃。

(4)图纸中西洋鹃种植位置在夏季容易暴露在阳光下,而西洋鹃对暴晒较为敏感,容易死亡。解决方法:将西洋鹃更换为毛鹃。

2.2 提升施工人员专业素质与技艺

对于生态护坡工程而言,施工人员的施工水平显得尤为重要。气温、土壤、工法等外界因素均会对绿化工程产生重要影响,施工技术人员必须掌握这些要素,通过合适的处理来避免植物矮小、死亡等情况发生。如果施工时只是教条地依照施工图进行种植,不考虑实际环境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也不了解植物特性,这将导致项目使用后许多植物成活率不高,从而浪费人力和财力。因此,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是保证施工人员合理施工的关键。为提升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在施工前进行了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1)植物种植、转运、护理、灌溉、施肥等知识;(2)参观类似项目,进一步阐明园林绿化工程的意义,以及如何对施工过程中的难点与重点做出预判和合适处置[2]。

2.3 施工现场清理

施工现场的清理工作主要包括清理现场障碍物和建筑垃圾、按照设计图纸对不同功能地块进行划分、平整场地、确定厂界和道路运输。将绿化种植地段与其他地段区分开后,首先落实周边地区是否埋有管线等,以防止施工时对其造成破坏;其次,完成现场水源、电源的接通以确保施工的正常进行。施工开始前,动员施工人员复查施工河道两岸的现场,以防有建筑垃圾与固体废物被埋在绿化场地下,为后续的植物生长带来隐患。同时,为防止出现护坡滑坡和水土流失的现象,在生态护坡材料下方多增加一层可降解的土工织物,以确保护坡的水土涵养。

3 施工阶段管理

3.1 施工流程

在场地清理完成后,按照如下流程进行施工:边坡修整→沉降稳定→装袋填土→安装联体工程排及沙肋→铺设植生网垫→覆土→铺设护坡材料→填充营养土、种植苗木和肥料→后期养护管理。

3.2 对现场种植土壤的改善

水利工程施工现场土壤主要以回填土居多,其土壤内掺混有淤泥、碎泥块和腐殖质。为确保护坡绿化工程中植被的土质环境和后期植被的成活率,对现场土壤进行了取样测试,测试结果显示现场土壤的pH值为8.1,高于pH值5.5~7.5的设计值。遂对底土进行改良。具体工序为:挑拣去除土壤中的淤泥、板结块、杂质;补充性回填周边场地适合绿化种植的土质;最后在表层加约40 cm厚的改良营养土,从而使场地土壤符合种植的标准。

3.3 护坡施工

铺设联体工程排及沙肋:联体工程排从水位线下约0.4 m处开始向上铺设;用锚固的方式与岸边相连接,排体下端为环扣链接方式,3条沙肋从内部进行贯穿以实现衔接的稳定性;最下方的2条沙肋放置在水面下,内部灌注水泥和黄沙(两者质量比为1∶3)混合料,最上方的沙肋放置在水面上,内部灌注纯沙。

码放植生袋:沙肋上方码放植生袋共计4排,最下方的植生袋内灌装沙土,其余植生袋灌注泥浆,袋口经缝纫机封口后通过铁丝与工程排缠绕绑接。

铺设植生护坡材料:护坡材料(植生网垫)自下而上顺坡铺设,铺设时紧密贴连使之无空隙;确保护坡材料的搭接处有30 cm以上的重叠覆盖,铺设完成后用锚杆定位。

3.4 绿化采购运输与栽种

在选苗阶段,严控苗木质量,从苗木的品种、高度、干径、棵型、根系情况对苗木进行筛选,并尽可能采购当地苗木,使苗木能快速适应环境,同时降低运输风险与成本,并减少外来物种的入侵。在起苗和运输过程中,对较难移植的苗木进行加大土球处理,并进一步检查苗木根部是否有扭缠或损伤的情况以及土球大小,并在浇水后外加薄膜进行保水。

栽种前修剪苗木树冠与根系,重新整理和加强树干的草绳包扎。选择合适位置来布设种植幼苗。对于带土球的苗木首先测试其植穴的深浅,确定合适后再进行填土。填土时分层压实。栽种后24 h内浇水浇透,使土球与周边植土紧密粘实。此外,在栽植中还应当注意一些植物的趋光特性和观赏面,选择适宜的位置进行栽种以获得更好的环境效果。

3.5 对绿化施工时间的控制

绿化工程施工时间通常为春季(3~5月)和秋季(10~11月)。本工程的前一工序于9月初完成,此时现场气候较为干燥,若直接栽植难以确保苗木的健康生长。经过沟通后将陆域绿植及水生绿植的种植时间统一调整为10月上旬;同时更换了部分植物,并制定了较为详细的现场施工方案,提高了苗木的存活率。

3.6 工程成本控制

本项目在施工中坚持经济适用性原则,苗木与建材的选择尽可能就地取材。苗木主要以本地适应性强和易成活地土植物为主;减少或替换高单价、小规模的苗木。对市场紧缺的苗木采用租地育苗的方式集中育种,待成长后移植到其他河段投入使用从而节约成本。

4 工程管护

4.1 管护内容

管护工作主要内容为:苗木修剪、施肥、除草、排水、防治害虫和补种等。具体时间安排为:在1~3月对耐寒常绿植物进行补植;同时清除场地内的积雪,做好苗木的防寒工作,对各类苗木普施冬肥,修剪繁密枝条。在4~6月对新种苗木进行重点养护管理,复查成活率,挖去腐败死亡的植物[3];对整个绿化带及时补充水分和维持土壤的适宜湿度,做好蚜虫、蚧虫等病虫害防治。在7~8月份做好抗涝工作准备,特别是在暴风雨条件下苗木的固定支撑和扶正工作;在干旱气候下及时浇水。在9~12月对长势旺盛的苗木进行清理修剪,对场地内的杂草进行清除并做好冬季苗木的修剪工作。

4.2 管护措施

(1)补植。河道周边绿地被周围居民私自侵占现象较为严重,与周边交界处的绿化时常被破坏,导致河道两侧绿地的实际宽度被压缩;部分绿地还被套种了蔬菜等农作物。在管护中为防止上述情况的恶化,及时在周边绿化缺失地段进行了补种,同时在河道绿地与周边交界处额外补种绿篱等,进一步划清河道与周边地段的分界范围。

(2)施肥与排灌。根据苗木的具体生长需要,对不同植物种类和不同苗龄进行针对性的淋水和施肥。项目地区气候特征为夏季较为湿热,降雨量大;秋季气温温差大,晚秋时节干燥;冬季无严寒,降雨降雪量小,形成了旱涝不均的气候特点。故施肥方法采用花灌木一般在春、秋两季重点施肥3次,同时适当控水、添加钾肥。乔木在春、秋两季重点施肥3次。施肥量依据树木的生长情况决定。在高温季节养护时,及时对植物浇水,从而确保土壤中有足够的水分;在雨季则减少浇水次数,不因水土流失和土壤中含水量增加而影响植物生长。

(3)养护与监管。因养护经费较低,不仅无法满足巡查人员的日常工资,也无法满足日常基本的清理工作。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陆续建立属地绿化监管员机制,即与河道周边居民签订巡查护管协议,聘用专人对河道绿化进行监管。自监管协议落实以来,项目周边已形成良好护绿、护苗氛围。场地内垃圾、枯叶、腐殖质的清理,病虫害防治喷药,以及阻止周边居民套种、开垦等破坏河道绿化,违法侵占河道等工作均能由监管员有效解决。

上海市长宁区外环西河南延伸河道改造前后状况如图1、图2所示。

图1 改造前的上海市长宁区外环西河南延伸等河道

图2 改造后的上海市长宁区外环西河南延伸等河道工程

5 结语

本次绿化生态综合改造,使得原先杂草丛生、无人看护、水体污染程度较大的河道转变为现在生态环境良好的河道绿化景观。这不仅对河道起到了生态修复的作用,还对河道周边环境起到了景观美化、绿化防涝的实际作用,大大提升了周边环境的观赏性与协调性。

[1]万丽,雷李艳.河道生态护岸的建造及施工质量控制分析[J].中国水运,2015,15(12):180-181.

[2]胡安春.植生型生态护坡施工工艺要点 [J].科技与创新,2014(11):54-55.

[3]罗帷,朱曙雄,项斌,等.浅谈海宁市河道绿化工程管护的创新模式[J].浙江水利科技,2016,44(5):61-62.

猜你喜欢
外环护坡河道
生态护坡技术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探究
某变电站护坡现存缺陷原因及危害分析
深圳外环高速公路通车
生态护坡在城市道路边坡设计中的应用
巩膜外环扎术治疗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观察
河道里的垃圾
山溪性河道植物选择与应用
治理城市黑臭河道的方法
南京市鼓楼区黑臭河道的治理
某型机低压涡轮外环钎焊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