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生化指标的变化与心肌梗死范围分析

2018-06-28 06:34周丽芳
关键词:指标值生化心肌梗死

周丽芳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湖北 武汉 430200)

急性AMI作为一种常见临床危急病症,具有复杂性、发病突然性和迅速性的特点,其可致患者伤残甚至死亡 ,有学者提出,急性AMI患者生化指标变化与心肌梗死范围之间存在紧密联系[1]。由此,选取本院特定时间收治的150例急性AMI患者的资料,探讨分析急性AMI患者生化指标与心肌梗死范围之间的关系,现作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选取本院于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150例急性AMI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男女比为74:76,年龄51~87岁,平均(62.35±7.16)岁;合并症类型:合并高血压70例,合并糖尿病35例,合并高脂血症45例。研究所选取的性别、年龄以及合并症类型等各项基线资料均未对研究结果造成严重影响,故具有研究价值。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入院后予以急性心肌梗死常规临床治疗,其后开展分析生化指标与心肌梗死范围分析工作。具体过程如下:⑴于术后7天连续追踪患者的18导联心电图情况,以54项标准/32分制计分作为标准计算心肌梗死的范围[2]。⑵检测患者生化指标过程中,首先需要采集患者肘部的静脉血清(4 mL),其后采用自动生化仪(博科BK-200)开展常规检测工作,采用注射器(肝素化)摄取0.5 mL的动脉血清,采用自动生化仪检测患者的心肌肌钙蛋白I(cTnI)和心肌肌钙蛋白T(cTnT)。

1.3 观察指标

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生化指标变化情况,相关指标包括:乳酸脱氢酶(LDH)、血清肌红蛋白(Mb)、肌酸激酶(CK)、天冬氨酸转氨酶(AST)、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cTnI 等[3]。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x2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例(n)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治疗前后患者的生化指标情况

治疗后AST等生化指标检测值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前后对比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患者的生化指标情况(±s,n=150)

表1 治疗前后患者的生化指标情况(±s,n=150)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指标 治疗前 治疗后AST(U/L) 43.56±1.93 30.42±1.63*CK(U/L) 192.32±7.66 127.35±1.35*CKMB(U/L) 35.44±3.32 25.22±2.13*LDH(U/L) 214.35±2.27 167.35±2.19*Mb(ug/L) 90.16±1.03 55.88±0.26*cTnT(ug/L) 1.13±0.65 0.13±0.02*cTnI(ug/L) 1.08±0.31 0.15±0.06*

2.2 生化指标与心肌梗死范围间关系

梗死范围在17~34%间,CKMB<27.00(U/L)、cTnT<0.60(ug/L)、cTnI<1.68(ug/L);梗死范围在35~45%间,CKMB(28.00-41.00)U/L、cTnT(0.70-0.90)ug/L、cTnI (1.69-2.30)ug/L;梗死范围在46-52(%)间,CKMB>41.00(U/L))、cTnT>0.90(ug/L)、cTnI>2.30(ug/L)。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的生化指标值以及心肌梗死范围变化情况,发现患者心肌梗死范围与CKMB、cTnT、cTnI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即心肌梗死范围越大,急诊AMI患者CKMB、cTnT、cTnI指标值越高。

3 讨 论

伴随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开始重视急性AMI的预后情况,目前,学术界已开展关于急性AMI患者梗死面积与生化指标值之间的关系探究[4]。本研究发现,治疗后AST、CK、CKMB、LDH、Mb、cTnT、cTnI检测指标值均显著低于治疗前,治疗前后的对比差异显著,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前后急性AMI患者的各项生化指标值均产生一定变化,证实急性AMI患者的生化指标值均随着治疗深入得到好转。急性AMI患者的生化指标值变化情况呈现以下特点:⑴急性AMI患者发病6-12h内,AST指标值呈不断上升状态且在48小时内达到高峰,但此高峰值仅能够持续到第5~7天;⑵急性AMI患者发病4~6 h内,CK、CKMB指标值在一定情况下可能超出上限并在24 h内达到高峰,在72 h内恢复至正常;⑶急性AMI患者发病8~12 h内,LDH在血中出现并于72 h内达到高峰;急性AMI患者发病2h后Mb值不断上升且在9 h内达到高峰,在36 h内逐渐恢复正常。杨春梅在相关文献中指出,急性AMI患者的CKMB、cTnT、cTnI生化指标与心肌梗死范围间存在一定联系,即二者之间呈正相关关系,且在治疗7天后患者的CKMB、cTnT、cTnI指标会有所下降[5]。本研究结果显示,急性AMI患者心肌梗死范围与CKMB、cTnT、cTnI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即心肌梗死范围越大,急性AMI患者CKMB、cTnT、cTnI指标值越高,本研究结果与杨春梅在相关文献中的研究结果一致,可见急性AMI患者生化指标变化在判断患者心肌梗死范围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急性AMI患者生化指标在治疗前后存在差异,而患者的生化指标变化与心肌梗死范围间呈正相关关系,该项研究结果可用于临床上对于心肌梗死范围的判断。

[1]王 飞,赵瑞平,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再灌注治疗后影响预后指标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25):47-48.

[2]丁凤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生化指标的变化与心肌梗死范围分析[J].中外医疗,2016,7(5):58-59.

[3]游志刚,黄 琳,姜醒华.联合检测CRP,BNP和cTnI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意义[J].热带医学杂志,2015,15(1):56-58.

[4]张成松.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生化指标变化与心肌梗死范围的关系[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7,33(03):58-59.

[5]杨春梅.AMI患者生化指标变化与心肌梗死范围的关系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25(8):47-48.

猜你喜欢
指标值生化心肌梗死
1型、2型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侨商徐红岩:生化科技做“抓手”奋力抗疫
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探索构架
从废纸篓里生化出的一节美术课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
《生化结合治理白蚁》
力量训练的生化评定
浅谈食品中大肠菌群检测方法以及指标值的对应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