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在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18-06-28 06:34丁占山丁薛婧丁薛倩
关键词:掌握情况心脑血管脑梗死

丁占山,丁薛婧,丁薛倩

(甘肃省军区焦家湾干休所卫生所,甘肃 兰州 73000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14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观察组:男42例,女28例;年龄62~84岁,平均(74.2±2.6)岁;高血压26例,高血压合并脑梗死12例,脑梗死10例,高血压伴糖尿病10例,冠心病12例。对照组:男40例,女30例;年龄63~85岁,平均(75.2±2.4)岁;高血压28例,高血压合并脑梗死10例,脑梗死12例,高血压伴糖尿病10例,冠心病1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经比较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模式,给予观察组患者综合护理模式,主要包括:①健康教育。作为老年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关键环节,健康教育主要围绕介绍心脑血管疾病的相关知识展开,使患者了解心脑血管疾病的基本知识,掌握基本的防治措施。②个体化护理评估。通过问卷调查或实地咨询等方式,制定出一套完善的老年患者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个体化护理评价体系。③预警护理。以现有数据信息为基本依据,对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将其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进行终身连续动态监测。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结果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结果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前对心脑血管疾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对心脑血管疾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比较 [n(%)]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DS、SAS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前SDS、SA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DS、S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心脑血管疾病作为临床高发性疾病,严重威胁着老年人身心健康,科学合理的护理方式能够有效辅助治疗效果,促进老年人康复进程,提高老年人生存质量。综合护理以全面性、系统性优势,于近年来被临床广泛关注。该护理模式旨在多方面着手,多方位兼顾,综合考虑健康教育、护理评估及预警护理等,整体提高患者健康水平。

本次研究通过选取我院近1年内收治的140例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相关调查发现,采用综合护理模式能够有效使该组别内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情况、自我保健意识、良好生活习惯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能够明显降低SAS、SDS评分,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初步推断,综合护理能够明显提高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度,缓解患者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1]钱亚丽.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30(14):1764-1766.

猜你喜欢
掌握情况心脑血管脑梗死
心脑血管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探究
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对女性人工流产术后保健知识掌握情况的影响研究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维生素D及钙补充影响POP人群心脑血管类疾病发生的临床调查
不是所有药物都能掰开吃——心脑血管篇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凝血相关检测指标在脑梗死中的应用研究
冬季谨防心脑血管疾病侵袭
菏泽学院公共体育课学生篮球规则掌握情况及对策分析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有效运用信息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