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C活动对减少手术中仪器设备对医护患人员辐射的质量管理效果

2018-06-28 06:35蒋智颖仲婷婷汪晓雯
关键词:圈员电离辐射防护用品

徐 洁,蒋智颖*,仲婷婷,汪晓雯

(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手术室,江苏 连云港 222000)

电离辐射对人体免疫有损害,特别是损害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1]。2013年美国卫生部第一次将电离辐射列入已知致癌物质行列。手术过程中,电离辐射对医护患人体造成的生物学效应主要是电离和激发效应,是原子水平相互作用的结果,可造成人体细胞、分子发生结构性变化,从而产生有害的生物学效应,其效应产生的概率和严重程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2-3]。相关文献证明,55%的辐射来源于用于骨骼、胸腔、口腔等的低剂量的X线照射的医学检查。工作人员每年不能接受超过20mSy,即相当于20次X线照射的医学检查[4-6]。因此,降低术中电离辐射率对医院、患者、医护人员意义非凡。我院手术室自2017年3月-11月开展品管圈“手护圈”活动,以期提高手术室专项工作管理质量,降低手术中仪器设备对医护患人员的辐射,通过活动,医护患人员X射线辐射检测情况取得良好成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手术室2008年启用,现有护理人员22人,洁净手术间10个,年手术量达5000余台 。2017年3月启动手术室品管圈“手护圈”活动,圈员组成由8名自愿加入,其中25~30岁2人,31~35岁2人,36~40岁6人;护士2人,护师2人,主管护师4人。全部本科学历8人,全部工作5年以上。辅导员为护士长,全体圈员选举产生圈长。组圈后召开圈徽,确定圈名为“手护圈”:(1)圈名的意义:手护圈代表手术室护士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守护在病人身边,给病人带来健康和希望。(2)圈徽意义:“蓝影”代表无影灯,中间一只手在传递器械;“橄榄枝”象征着安全的手术环境;在手术室团队的努力下,保证手术室护理安全,提升护理服务质量。(3)圈活动特点:质量保证、安全防护,团队合作。

1.2 方法

1.2.1 主题选定

(1)选题过程:采用了排序法,从8个建议主题中,选出了前

四位,再按优先次序矩阵法进行评分评价法:票选分数:5分最高、3分普通、1分最低,第一顺位为本次活动主题。(2)活动主题:减少手术中仪器设备对医护患人员的辐射。(3)选题背景:通过有效手段降低电离辐射对人体免疫的损害,减少手术中仪器设备对医护患人员的辐射。(4)名词定义及衡量指标:①量化医护患接受电离辐射的依据:医护患在防护措施下接受C臂机的电离辐射量。②衡量标准:电离辐射=(抽查电离辐射超标例数/抽查电离辐射总例数)×100%。③医护患接受的电离辐射量:电离辐射量超标率=抽查电离辐射超标例数/抽查电离辐射总例数×100%[7]。(5)选题理由:①对患者:病人安全得到了保证,减少患者因辐射的原因,造成患者损害。②对同仁:保护了自身的安全,提高生命质量。③对医院:避免了不必要的医患纠纷,提高了医院的形象。

1.2.2 活动计划拟定:2017年3月第1周至2017年4月的第2周为P阶段:组建品质团队、主题选定、计划拟定、现况把握、目标设定、解析、对策拟定,占总进度的31.812%。2017年4月第3周至2017年6月第3周为D阶段(对策实施与检讨),占总进度的45.45%。2017年6月第3周至2017年7月第2周为C阶段(效果确认和标准化),占总进度的13.6%。2017年7月第4周为A阶段(为检讨改进),占总进度的4.54%。

1.2.3 现状把握

(1)设定手术室防辐射流程图,改善重点为:安排防护手术间-术前宣教-撤除手术无关物品-检查C臂性能-做好患者非手术部位防护-拍摄-记录拍摄时间、次数-手术结束-防护腰上架归位-登记使用。(2)设计辐射超标检查表,由三名圈员负责查检,纳入标准:骨科内固定手术和椎体成形术患者。(3)绘制改善前柏拉图。(见图1)(4)结论:查检2017年3月5日~2017年3月15日,手术室医护患发生电离辐射高的原因主要是防护未到位,防护设备不足,抽检术中接受C臂电离辐射的医护患22人。抽查电离辐射超标例数为 12人,电离辐射符合要求为10人,电离辐射的超标现况值为54%。

图1 改善前柏拉图

1.2.4 目标设定

(1)目标值设定:改善前:术中C臂对医护患的电离辐射超标率为54%。(2)设定理由:①圈能力计算依据:共有8名圈成员对圈能力进行评价打分,计算得到平均分为4,满分为5,则圈能力为4/5*100%=80%,第一次组圈,自降10%,圈能力为70%。②目标值[8]=现况值-(现况值×改善重点×圈能力)= 85%-(85%×41.5%×90.0%)=53%。

1.2.6 解析

(1)原因分析:①防护措施不到位。(见图2)②防护用品不足。(见图3)(2)要因分析鱼骨要因评价共21条为,包括护士、医生、环境和方法。(3)真因检验:收集12天时间真因查验,以“正”字记号登记于查检表中。真因验证查检数据显示,医护培训不到位、术前防护用品准备不足、未实行防护措施占78%,根据80/20原则,将以上三项作为真因。

图2 防护措施不到位

图3 防护用品不足

1.2.5 对策拟定

总结3个对策,建立手术室防辐射流程,并落实。完善防护措施,增加防护用品。

1.2.6 对策实施与检讨

(1)优化手术室防辐射流程并进行相关培训;(2)完善手术间的防护措施;(3)备齐防护用品;(4)改善后再次查检。

1.2.7 效果确认

(1)形成标准化手术室防辐射流程图。(2)医护患发生率明显改善,目标达成及进步率明显提升。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例(n)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通过专题QCC改善前后柏拉图比较,手术中仪器设备对医护患人员的辐射检测不合格例数明显低于活动前。(见表1和图4)

表1 改善前后手术中仪器设备对医护患人员的辐射检测比较 [n(%)]

图4 QCC改善前后柏拉图比较

3 讨 论

本次QCC活动检讨与改进

(1)主题选定

根据科室的实际发现问题,选出的主题与临床护理工作息息相关,迫切需要解决。努力做到在选定主题的基础上,力求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新问题。

(2)活动计划拟定

按圈能力拟定可行性计划,圈员能够按计划、分工认真实施。努力方向为突破固有思维模式,活用QCC手法。

(3)现状把握

详细整理资料收集数据,改变资料跨度较小、不够全面的缺点。

(4)目标设定

目标设定符合实际,具有可行性。力求更加细化目标,以目标带动能力。

(5)解析

QCC手法运用得当,深入分析。要加强QCC和专业学习,提高圈员的洞察力,改善其分析能力。

(6)对策拟订:群策群力,对策性强。对策涉及面广,个别对策超出了圈能力。

(7)对策实施与检讨:对制定的对策,圈员都能积极实施,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检讨。多少数难完成的对策,寻找可替代解决的办法。

(8)效果确认:运作圈过程,圈员认真分析统计,达成预期目标。

(9)标准化:将圈运作过程中的关键点制作成标准化流程,便于推广实施。工作中灵活运用,不断修正完善。

(10)圈会运作情形:圈员都能积极参加圈活动,工作中主动落实圈计划,互帮互助,充分体现了团队精神。

(11)残留问题:QCC学习运用欠灵活,知识掌握不够,团队精神不够。

心得感想:通过本次活动,熟悉了品管工具旧七种手法应用,增加了圈员凝聚力,协调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质量意识,达到全员参与科室质量管理的目的。

[1]李 坤.长期低剂量电离辐射受照人群免疫功能及DNA损伤水平的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5.

[2]王 晨,袁德晓,邵春林.电离辐射诱导的外泌体的生物学效应[J].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2017,41(2):121-123.

[3]张 沛.分子氢在电离辐射防护作用中的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5.

[4]马恩森,马国林,王 武,等.基于256层螺旋CT头颈部扫描的最优辐射剂量节省模式的实验研究[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3,23(3):481-485.

[5]范国鑫,扶青松,顾广飞,等.脊柱微创手术的辐射危害及其防护进展[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4,24(3):275-278.

[6]柳 澄.低剂量CT检查在肺癌筛查中的应用[J].中国医刊,2013,48(11):15-17.

[7]朱雅梦,胡乃中,梅 俏.230例克罗恩病患者暴露电离辐射量的临床调查[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8,53(1):127-132.

[8]张春英,汤 丽,费忠化,等.品管圈在提高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康复运动执行率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18):200-202.

猜你喜欢
圈员电离辐射防护用品
基于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和自动曝光控制降低CT检查中受检者辐射剂量的研究
浅析生产作业个体防护用品装备及其市场发展
《工作场所粉尘危害防控检查要点
——工会参与尘肺病预防实用指南》—— 检查要点20 为劳动者提供适宜的个人防护用品,并确保正确使用和良好维护(连载六)
依托PDCA管理推进全科品管圈活动的开展
一个控制超强电离辐射抗性开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品管圈在降低ICU 患者上肢肿胀发生率中的应用研究
品管圈对增强CT检查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
电吹风的辐射真的很大吗?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隐形矫治患者佩戴矫治器依从性中的应用
低水平电离辐射危害小于不良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