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下助练自主学习力的有效策略

2018-06-28 01:40纪素芳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文眼绘制导图

纪素芳

(福鼎市实验小学,福建 福鼎 355200)

思维导图强调图文并重,充分运用到小学生的左右脑功能,促进逻辑思维与想象思维的平衡发展,助力快乐学习。因此,针对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高效应用展开深入研究,是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点面帮扶,助练自主整合力

通过绘制思维导图,能够为学生制定出系统化的阅读流程,让他们顺利地完成阅读任务。[1]起始阶段,多数学生无法准确地理解思维导图的含义,为了能够帮助他们掌握思维导图的正确运用方法,教师可以从“面”上引导帮扶学生,从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品析字词句、段落大意、主要内容以及中心思想这五项内容着手,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帮助学生进行学习内容“面”上的归整,让学生做到有章可循,从而逐渐养成运用思维导图来进行自主阅读的良好习惯。

通过这种循序渐进的引导方式,学生已经能够初步明晰制定思维导图内容的绘制方向,接着,要给他们预留出足够多的自主练习时间,并在旁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进行更深入的“点”上学习——即把整体“课文阅读”看成是一个面,围绕“课文阅读”的“字、词、句”“写作背景”等,就是其中一个个“点”。方向明晰之后,就要定点深耕,从“点”上生发开去,进行更深入的导图绘制。例如,《天火字谜》课后要求复述,而复述的前提就是要把握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即“风筝实验”部分。笔者引导学生由“风筝实验”这个“面”生发三个“点”——“实验材料(准备)”“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绘制新的思维导图(见图1)。借助思维导图的理性,结合通过文本感受语言巧妙的感性,帮助学生更好地梳理风筝实验的过程,有助于更好地复述。

图1

二、媒体融合,助练自主辨析力

教师可以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来丰富思维导图的内容,让语文教学变得更加灵活多变,从根本上激发小学生的思维主动性,以此来达到提高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教学目的。

例如教学《第八次》一课时,一位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绘制思维导图,让学生直观地看到课文的阅读方法与阅读重心,教学效果良好(见图2)。在《第八次》思维导图中运用了“角色”“事”“理”来作为各个分支的关键词,其中,“角色”分支中包括了布鲁斯与蜘蛛;“事”分支中包括了蜘蛛结网与布鲁斯抗击侵略军;“理”分支中的内容为“有志者事竟成”。在这三个大分支当中还包括了一些关键词句,例如能够表示蜘蛛结网的“结了断、断了结”“一连结了七次”“并不灰心”“从头干起”;再如描写布鲁斯抗击侵略军的内容:“七次都失败”“唉声叹气”“失去信心”。最终可以得出以下的结论:蜘蛛的不畏困难与执着向上的精神影响了布鲁斯,使他受到鼓舞,并决定也要干第八次。通过这一结构清晰且内容丰富的思维导图,学生可以更好地辨析两种角色的不同做法,在辨析中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感悟文章主题,深刻地认识到何为“有志者事竟成”。

图2 《第八次》思维导图

三、文眼预探,助练自主概括力

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整个地球。”给思维导图找一个支点,便能撬起学生绘制思维导图的方案,而这个支点可以是课文的“文眼”。

“文眼”可以是文中反复出现的某个词或某句话。如在读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王宗仁的《拉萨的天空》时,读者定会被那铺天盖地的“蓝”字所包裹。11个不同的“蓝”,不同的含义,生发不同的感受。1.幸福之蓝:拉萨人说话声音能碰蓝天,伸手能摸蓝天,多么幸福。2.雄伟之蓝:布达拉宫的上空总是蓝晶晶的,多么雄伟。3.神秘之蓝:湛蓝的天就是圣地的窗帘,拉上“窗帘”的拉萨让多少超生的人们魂牵梦绕啊!由文眼“蓝”概括绘制“幸福”“雄伟”“神秘”的思维导图,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走进拉萨“蓝”的世界。

“文眼”还可以是主题文章的“课题”。如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三组课文主题是“有志竟成”,选择了《海伦·凯勒》《二泉映月》《郑和远航》《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这几篇课文。学生预学时就“主题、人物、事件”构成该组课文思维导图的整体框架,明确完整的单元学习内容。课堂上,可让学生从“文题”的取法入手,绘制文章的分层思维导图。在绘图过程中,学生自然自主地发现并概括出“二泉映月”不同于以“人物姓名”命题的《海伦·凯勒》,也不同于以“人物+事件”命题的《郑和远航》《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而是取题于“一处风景”和“一首名曲”。特别是教学《二泉映月》时,根据题目取法而制定的思维导图,直接从“风景”和“名曲”入手,层次清楚,也突破了“琴声表心声”的教学难点。

四、并轨双行,助练自主表达力

小学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阅读与写作从来都是相辅相成且紧密关联的。思维导图也可以成为“习作”与“阅读”间的桥梁,让思维导图成就习作与课文阅读的并轨双行教学。[2]

如《黄果树瀑布》一文,作者采用移步换景的手法,写了游赏黄果树瀑布的所见、所闻、所感。在景中融入自己独特的感受,是这篇文章鲜明的表达特色。“写一处景色”要能打动读者,就要写出自己的“独特发现”和“独特感受”。当学生已经能够通过思维导图来自主阅读文章后,一位教师将学生带到公园中,让学生自行观察户外的景色,并将自己的独特发展与独特感受记录下来,以此来作为自主阅读教学课程的一项延伸拓展作业。此外,帮助学生理清习作方法,指导他们接着画出类似图3的完整思维导图,而后再按照其中的条理信息来完成习作任务,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语文素养。

图3

近一段时间,笔者在福鼎市实验小学观摩了一场“群文阅读”的教学研讨会。活动中,蔡老师执教题为《故事的结局》的群文阅读课,引导学生阅读《不会汪汪叫的小狗》《当帽子从米兰上空纷纷坠落时》《巫师基罗》这三篇有三个不同结局的故事。该课的教学亮点就是通过借助思维导图,厘清不同结局和故事情节之间的联系,使学生从阅读中体会写作的秘妙。课上,师生先共读研讨《小狗不会汪汪叫》的“情节”与“结局”间的思维导图,接着让学生阅读《当帽子从米兰上空纷纷坠落时》的故事,提出以下自学要求,并完成类似的分析图(见图4):

1.快读:梳理故事的情节和结局

2.思考:导致结局不同的原因

3.批注:划出产生不同结局的关键语句

4.绘图:小组合作交流完成“结局分析图”

图4

如果说阅读《当帽子从米兰上空纷纷坠落时》并完成分析图是助练学生提取信息能力和概括能力;那么另一个故事《巫师基罗》,蔡老师没有给学生出示故事结局,而是让学生读一读,构想“结局分析图”,让学生自己给这个故事编一个或几个结局,完成从阅读到习作表达的过程。这种借助思维导图分层递进式的教学,有助于学生言语表达能力的提升。

当然,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听取学生所给出的意见,灵活地添加和删减思维导图中的“子节点”,保证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而且还应该做到对知识点教学无一遗漏。除此之外,还可以将绘制好的思维导图打印出来后发给每一位学生,让他们真实享受自创学习成果的喜悦。总而言之,思维导图的应用目的即为活跃课堂氛围,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助推学生自主学习力的提升。

[1]张金玲.思维导图,换个角度来阅读——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科普童话:新课堂,2015(12).

[2]段潇潇.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5(19).

猜你喜欢
文眼绘制导图
烃思维导图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乡村小学中段阅读教学中“文眼”统领作用发挥探究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抓住文眼,让文本解读更有效
解答“文眼”鉴赏类试题“六看”“三步”法
超萌小鹿课程表
放学后
第6章 一次函数
在转变中绘制新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