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下水”探路,让课堂操作更有实效

2018-06-30 09:24胡士艳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8年5期
关键词:课堂探究教学反思

胡士艳

[摘 要]数学课堂操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教师只有亲自“下水”探路,预先对学生的操作进行模拟练习,找出学生操作过程将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从而制定有效的调整方案,才能让课堂操作更具有实效性。

[关键词]教学反思; 课堂操作;课堂探究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14-0094-01

课堂操作不仅能有效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更能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提高思维能力。为提高课堂操作的实效性,教师可从严格甄选操作器材,优化操作方法,以及制定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来入手,整体把握教学。

一、“下水”探路,甄选操作器材

有效的课堂操作离不开精准的工具。教师“下水”探路,要找出操作工具中可能存在的不合理性,并对其做出改进和调整。这样既能缩短学生操作时间,又能让学生明确操作的目的性,最终树立学习的信心。

比如对于“克的认识”这一节课的教学活动:用电子秤称量五克盐的重量,我预先“下水”操作实验,发现盐不但颗粒顺滑,而且五克食盐的量非常少,将袋装盐往电子秤盘上倒盐的时候很难控制倒出的量,如果学生使用同样的方式进行操作,问题显而易见:既浪费时间又浪费材料。因此,我重新调整工具,增加小汤匙和塑料小碗,让学生在进行操作的时候能够先将盐倒入碗中,再使用汤匙在电子秤盘上一点点添加。

教师“下水”探路能及时发现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即使做的是细微的器材调整,对提升课堂操作的实效性也是具有极大帮助的。

二、“下水”探路,优化操作方法

在课堂操作中,操作方法的正确与否决定着学生能否得出正确的结论。不少教师在组织学生操作时,往往直接采用教材中的操作方法。这样做本无可厚非,可教材给出的操作方法虽然具有广泛的普适性,但也不可能考虑到所有学生的情况。教师“下水”探路,就能优化教学操作方法,从而弥补缺陷。

比如教学“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时,我根据教材的编排设计,先借助长度不等的小棒来围成三角形,再让学生从能否围成三角形的操作中来探究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有学生在用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的一组小棒进行操作后,居然固执地认为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的小棒能够围成三角形,而且当著教师和全班同学的面重新操作了一遍,果然真的能够围成三角形。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我亲自“下水”操作找到原因:该学生在围小棒的时候,由于小棒太粗了,两根短边小棒与长边小棒可以围成很小的一个三角形。这明显是工具的不合理和操作方法造不当成的误差。于是,我重新设计了操作材料和改变操作方法:将两个短边小棒换成了头部削尖的铅笔,并且将操作方法变成拱,而不是围。我用拱的方法指导学生先操作两个短边之和小于最长边的铅笔,再操作两个短边之和等于最长边的铅笔的情况来形成三角形,学生通过以下两次实践操作(如下图所示),才纠正了之前错误的认识。

教师“下水”探路,发现课堂实验操作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给出解决方法,有效避免了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有可能会发生的认知错误。

三、“下水”探路,关注操作细节

细节决定成败。教师“下水”探路,要用眼、用耳、用心……多方面参与到活动中,关注操作中的细节。

比如教学“怎样滚得远”时,教材上的示范并没有明确说明要注意哪些细节,那要让学生顺利完成操作活动,需要注意哪些细节呢?对此,我进行了多次“下水”探路,总结出三个需要学生注意的细节问题:(1)在搭建斜坡的时候,斜坡下面的木板是否水平摆正?(2)滚动圆柱物体的时候,是否给物体施加了助力?(3)在测量滚动距离的时候,卷尺和斜坡底边是否垂直放置测量?

教师“下水”探路,能有效避免由细节问题导致学生操作结果有偏差的事情发生。

总之,教师在课堂操作之前,进行“下水”探路,既能够准确地抓住操作的重点和难点,找到正确操作的关键,为课堂操作助力,又能真正提升学生课堂操作的实效性,大力培养学生数学探究的兴趣。

(责编 覃小慧)

猜你喜欢
课堂探究教学反思
小学科学课教学情境为课堂探究铺路
高中数学教学中探究性学习探究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