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课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2018-07-05 17:44李宝来
新课程·小学 2018年4期
关键词:品德课小学

李宝来

摘 要:小学教育是学生学习生涯中的基础阶段,注重小学生的品德教育也是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以及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为符合当代社会和学生学习需要,小学品德课程也在积极做出整改,品德课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能够提升教学效果。因此,对小学品德课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进行简要研究。

关键词:小学;品德课;隐性课程资源

将隐性课程运用到小学品德课程中,由于其在课堂模式上会有所转变,包括利用课堂互动、学习环境、辅助设备、网络资源等多种方式,能够显著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也能够更加快速地被学生接受,使教学方式由传统转变为现代化的教学。

一、隐性课程资源在开发与利用中产生的不足

(一)资源开发主体意识不强

多数小学已经将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引入课堂中,但部分教师并没有相关的教学经验,也有教师认为,该项教学资源的开发只和品德课教师有关系,与自身所教内容无关,或认为目前自身的教学模式已经成熟,不需要更多的改善,如此逐渐就会使教学模式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要,导致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得不到全面的普及。

(二)开发内容具有局限性

小学对隐性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认识不完善,认为只是为学校增添教学设备、丰富校内展示就是完成资源开发工作,因此,使开发内容产生局限性。在小学品德课程中,注意培养学生对新鲜事物的探究精神,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但教师在课堂中多数注重物质的丰富以及活动教育,对学生除课堂之外的生活方式与教学活动有所忽略,因此造成隐性课程资源不能完全融入小学品德课程教育中。

(三)开发内容偏于单一

虽然多数教师已经逐渐开始运用隐性课程资源,但是其在开发内容的选择中还较为单一。多数教师的课堂内容局限于教材内,未将教材外的相关文化引入课堂中,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产生一定的局限性,长此以往,也会使学生失去对品德课堂的学习兴趣[1]。

(四)开发后尚未得到充分利用

在物质上,在小学校园中或教学楼内部,会出现大量的名人事迹或名言宣传板,但多数教师并未注重将其引入课堂中,因此,其在校园内只具有装饰性。此外,教师在教学中并未充分运用教材内的资源,造成教材资源产生浪费现象。

二、缓解隐性课程开发利用不足问题的措施

(一)加强小学品德教师利用该项资源的主体意识

在该项课程资源的教育中,若想充分将其融入课堂中,就应加强教师利用隐性课程资源的意识。由于教师能够通过课程教学对学生的喜好以及学习态度、方式有所了解,教师可根据其制定品德课程资源。学生与教师在日常课堂中已经度过磨合期,因此,教师若逐渐改变课堂模式,注重课程资源的渗透,也能够使学生适应该种模式,并欣然接受。教师应在备课的过程中对相关资源进行筛选,并将其融入现实的品德课堂中,逐渐提升学生的品德意识。教师是延伸隐性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但由于仅仅将该项内容在课堂上延伸,还是不能将其全面的作用充分发挥,因此还应注重在校外的教育,也就是学生家长的配合,由于小学生思想尚不成熟,教师和家长应该共同配合对小学生进行品德教育,使其在校内以及校外都有健康的品德培养环境,能够促进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习惯。

(二)遵循多种原则开发,突破局限性

由于该种课程资源具有两个特点,即丰富性和隐蔽性。因此,在开发时应参考其特点进行原则的开发,例如进行经济原则开发,可通过学校班级内现有的材料,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想法对其进行废物利用。在该过程中,需要注意不应以发挥隐性课程教育为理由向学校递交经费支出申请,同时也应选择合适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自主创作,不能耽误其他课程的学习,在材料的选择上尽量在校内,除特定辅助材料外,不提倡购买大量的材料。此外,也可结合生活原则,小学品德课程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生活上养成良好的品德习惯以及规范行为准则。教师在课堂上可结合现实生活,通过游戏来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以及热爱,有利于帮助学生将课堂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通过实践领悟学习的乐趣。

(三)丰富小学生在该项资源开发利用的内容

在该项课程资源的开发中,因课堂中将会通过隐性课程资源开发的内容进行利用与学习,因此,应注意需开发的内容是否符合教学需要以及是否在小学生的理解范围内。校园是学生汲取知识的核心地点,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中,应结合学生喜好,可开展以卡通形象为主的文化宣传,将名人名言或人物事迹文字介绍加入拼音,潜移默化地融入学生的校园生活中。教师也可在课堂上根据教材内容延伸课堂范围,将校内文化展板上的相关内容引入课堂中,拓展学生的知识范围。

(四)充分制定合理的隐性课堂开发流程

在利用该资源教学时,应提前做好课程内容规划,制定科学的课程目标。可结合教材内容,通过网络或相关的参考内容,结合隐性课程资源将其整理并向学生渗透,逐渐形成品德课隐性课程资源系统,在整理归纳的过程中可分话题内容种类整理,也可根据学生年级按照其理解能力整理,为后续的教学过程做准备,也为现今的教学作记录[2]。

综上所述,在小学课堂中,品德课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一项长久工作模式,在该模式的进行中,应对小学生的学习心理有充分的了解,根據学生喜好,去探究与其相适宜的课堂模式,使学生能够积极配合教师工作,并从中收获一定的知识。

参考文献:

[1]安冉.小学品德课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6.

[2]邵长林,刘晓艳.浅析小学品德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新课程(小学),2014(9):47.

编辑 郭小琴

猜你喜欢
品德课小学
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融入法制教育
初中思想品德课案例教学摭谈
如何使初中思想品德课灵动起来
思想品德课教学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