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融合,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2018-07-05 17:44徐惠萍
新课程·小学 2018年4期
关键词:八国联军麋鹿课外

徐惠萍

语文核心素养就是阅读力、思考力和表达力。要在语文素养的诸多要素及其千丝万缕的复杂关系中,排出主从关系,找到一个可以统领全局的“总扼点”或“切入点”,这便是阅读力。问题是,如何使课内外阅读有效融合,并使之在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上有所作为呢?

一、前置作业来助阵,课前预习更高效

课堂教学是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主渠道,教师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的阅读能力和终身学习素养的重任。阅读教学不仅是让学生解读文本,而且要让学生在受到情感熏陶、思想启迪、文化积淀的同时,在不同信息中读出新意。

《麋鹿》是一篇文艺性说明文,介绍了麋鹿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对于文本笔墨不多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教师布置前置作业:你还知道麋鹿的其他生活习性吗?推荐《动物百科》《即将消失的33种动物》《野生动物故事》《麋鹿的故事》等书籍,这样可提高学生兴趣,开阔学生眼界,让阅读更深入。

二、有力抓手助内化,课堂教学更增效

研读文本之后,帮助学生尽可能找到由阅读文本向课外阅读延伸的“切入点”,以巩固文本知识,丰富、拓展文本。

1.文献资料——疏通课文内容,理清文脉

《麋鹿》作者重点介绍了麋鹿的传奇经历,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思想感情。但作者只用了403个字,记叙3000多年间麋鹿的经历,还能让我们对麋鹿的经历了解得清清楚楚,作者是怎么做到的?让学生用喜欢的方式梳理清楚。

学生把不同时期麋鹿的发展变化,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转化成了一张张智慧的图表。特别是“折线图”的表现形式更令人惊喜。这一条曲折的线使得麋鹿的数量变化、命运变化变得更直观,让学生真切感受到麋鹿经历的传奇。

2.古文诗集——考证文本内容,品言悟情

学生通过课外阅读,考证并丰富了文本知识。苏洵《权书》里写过“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诗经·大雅》中有“王在灵囿,麀鹿攸伏。麀鹿濯濯,白鸟翯翯”。足以证实三千多年前在中国就有麋鹿。

3.学科渗透——走进作者内心,领悟中心

课文中提到:“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最后一群麋鹿惨遭厄运,有的被杀戮,有的被装上西去的轮船。从此,麋鹿在国内几乎绝迹。”有同学能联系五年级下《品德与社会》第8课“鸦片的背后”一课学到的历史知识,客观地体会到作者当时的心情。

生:“‘八国联军洗劫紫禁城、三海、皇史宬、颐和园等,盗走白银、文物、国宝奇珍的价值难以估算。和谈后,清政府出白银4.5亿才罢休。”——我想说,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偷盗肆无忌惮,就是强盗行径,带不走的麋鹿也要杀戮,麋鹿惨遭厄运。我感受到了作者的愤怒。

生:“‘八国联军曾经在北京烧杀抢掠三天,被‘八国联军以枪杀、刺杀、烧杀等手段杀死的中国人达十万。”——我想说,“八国联军”残忍至极,连动物也不放过,没人性,我感受到了作者的愤慨。

师:自古以来就同华夏人民共同生活的麋鹿的命运,总是紧紧地同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在封建王朝衰败的年代,它们流落异邦,作者怎能不义愤填膺?

学科整合不是件简单的事情,并不是每节课都可以学科整合,整合得好,能让课堂锦上添花。注重品德学科教学与语文学科的整合,要找准他们之间的结合点、融通点,相互为用、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相辅相成。

三、适切阅读助内化,课后练笔更有效

“得法于课内,得益乃至成长于课外。”把课内所学之法及时应用于课外阅读之中,以求化方法为能力,使课外阅读能力越来越强,又从广泛的课外阅读中学习知识,增长见闻,以求以课外补课内。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阅读效率,使课内外相互引发,相得益彰。

吕叔湘先生说过,“一个人的语文水平三分靠课内,七分靠课外。”进行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有效衔接的研究,在课内搭建课外阅读的平台,在课外体现课内阅读目标的实现,它们的结合就是完美的结合。总之,语文课内外阅读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體,抓好语文课内外阅读的有效融合,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编辑 李琴芳

猜你喜欢
八国联军麋鹿课外
李秉衡:奋勇抗击八国联军的“百世罪人”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The Return Of Wolves Has Already Made A Big Difference
专业阅读推动课堂教学:视角 灵感 素材——以《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一课为例
感受原味历史 追寻本真课堂 提升史学素养——以《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为例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
抗击八国联军侵华的历史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