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德育策略创新探究

2018-07-05 17:44于飞鸿
新课程·小学 2018年4期
关键词:小学德育核心素养策略

于飞鸿

摘 要:在当今全球化教育大背景下,教育部提出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体系,从三大方面、六个要素以及十八个基本要点具体阐述了学生应该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的核心能力与品格。基于此,将创新的理念元素全面融入德育中。主要从“当前小学德育面临的主要问题”“核心素养与小学德育有机融合的教育价值”以及“促进小学德育有效性的具体策略”这三方面切入,着重针对小学德育进行了一系列详细而具体的探究与分析,其宗旨在于促进学生核心素养与品格素养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德育;策略

苏霍姆林斯基在《关心孩子的成长》一书中明确指出:“从儿童来到学校的第一天起,我们就要启发他们敬仰高尚的品德,敬仰优秀人物的美德。”可以说,小学阶段的德育是开启学生核心素养大门的黄金钥匙,是帮助学生养成优秀品格的重要路径,是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梦想起航点。此外,教育部于2014年颁发了《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同时研发了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体系,主要从三大方面、六大要素及十八个基本要点具体指出了学生应该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的核心能力与品格。[1]在此背景下,笔者将从课堂教学、主题班会、多样化活动、校园文化以及课程建设这几点出发,重点探讨核心素养背景下如何进行适应时代发展的创新性的小学德育。

一、当前小学德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教育并不只是要训练学生能够谋得职业,或者从事知识上的追求,而且要引导人们充分去体悟生命的意义。”[2]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虽然理论上倡导“德育为先,能力为重”,但实际上,现阶段的小学德育仍面临诸多问题,严重限制着教师的教学步伐,同时也影响着学生品格素养的形成,具体原因如下:其一,德育得不到学校管理者与教师的双重重视,由于面临巨大的学生升学与考试压力,再加上德育本来就属于一种较为抽象且长期发展才能见效的教育工作,所以他们不愿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因此即使他们向学生讲述与普及德育知识,也只是得过且过,丝毫没有重视。其二,德育内容与社会、家庭相脱节,教师向学生讲述完与德育有关的理论知识后,应当让他们回归到社会与家庭中去实践,但由于教师忽略了社会与家庭对德育的影响,导致学生无法真正内化德育的精髓。其三,德育课程安排太少,无法开展全面且有效的教学。直至现在,大多数中小学仍旧没有专门的德育课程,仅有思想品德课与部分主题班会课会涉及一些与德育有关的知识。其四,教学方法也相对落后单一,致使学生无法产生足够的兴趣。由此可见,当前小学德育面临诸多问题,亟待妥善解决。

二、核心素养与小学德育有机融合的教育价值

核心素养,顾名思义,主要是指学生将来所必须具备的关键能力与重要品格。它不但是学生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素质教育的出发点与落脚点。现如今,教师将小学德育与核心素养进行合理融合,一方面,有利于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促使他们读懂“真善美”,找准人生的方向与目标,同时也有助于引导学生挖掘自己身上的闪光点,发展内在潜能,进而促进自身的个性化成长。另一方面,这两者的有机结合,有利于改善当前德育方面的不良现状,帮助学生纠正不足与劣势,从而更好地促进他们行为品质的养成。由此可以看出,核心素养与小学德育教育相结合,不仅紧扣素质教育的发展潮流,而且也是生命教育与品格培养的一把利刃,因此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需要重点关注。

三、小学德育的有效策略

(一)注重课堂教学的作用,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打造主阵地

苏霍姆林斯基在《和青年校长的谈话》一书中指出:“教师成为学生道德上的指路人,并不在于他时时刻刻都在讲大道理,而在于他对人的态度,能为人表率,在于他有高度的道德水平。”这句话表明教师应当着重发挥引路石的作用,树立榜样引导学生端正心态,进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举个例子,教师在讲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美丽汉字的时候,就可以通过对汉字蕴含的思维方式的解读为学生的人文积淀奠定基础。同时,引导学生以开放而多元的视角理解并尊重各国的语言文字与文化,促进学生健康审美情趣的养成,拥有国际理解的情怀。除此之外,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师都可以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将核心素养渗透到教学实践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聆听、感悟人生的哲思,体会人性的美与丑。因此,课堂作为教师的主阵地,应当发挥其作用,加大德育在其中的比例,以润物细无声的形式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注重主题班会的作用,为学生德育水平的提升创设前提条件

主题班会是架构师生友好联系与交流的重要平台,也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养成的主要途径。具体而言,班主任在开展以德育和核心素养为中心的主题班会上,可以向学生总结班上的好人好事,同时给予表扬与奖励,正向引导孩子培养“仁爱”的好品格。这样,不仅让得到褒奖的学生可以继续努力与进步,而且也可以让其他学生向他们学习,取长补短,全面提升自己的品格。与此同时,班主任也可以定期在班会上以民主不记名选举的方式,让学生推选出一个具备良好品格的德育班长,从而在他的带领下,促使学生走向新的人生起点。此外,班主任也可以以户外活动的方式进行主题班会,即亲自带领学生去实践“德育”,如成为看望老人、捡拾垃圾、植树种草的小小志愿者,培养孩子善良、理解并宽容、尊重的优秀品格。由此可见,班主任应当注重主题班会的作用,引导學生在德育中逐步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树立良好的德行。

(三)注重多样化活动的作用,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铺设实践路径

1.校园活动

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我们可以渗透生命教育与挫折教育,努力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引导孩子在与他人的互动与合作中养成为未来幸福人生奠定基础的核心品格,如坚毅、自信、勇敢,创新等等。比如,学校可以定期举办“德育与我同行、同在”的系列演讲、征文比赛,或者开展“核心素养+德育+自己=人才?”的辩论比赛,或者举行“比赛第二,德育第一”的趣味运动会,组织全体学生踊跃参加,让他们在各式各样的活动中体悟德育的无限魅力,进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与行为习惯。

2.节日活动

在“父亲节”“母亲节”和“感恩节”,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向周围的亲朋好友表达深深的感激之情,如,写贺卡、送礼品等。教师在涉及“春节”“元宵节”及“国庆节”等传统文化节日活动中可以培养孩子们热爱祖国文化的意识,使孩子从小就为国家认同感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3.发挥“家校教育合力”

可以通过每月举办一次“核心素养家长课堂”“每月核心品格学习致家长的一封信”“家长志愿者”的形式,发挥家庭教育的联动作用,提升家校合力的教育作用。创造有利于促进孩子核心素养及品格内化的环境,发挥环境教育的作用。

由此可以看出,教师可以借助活动创设有利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的实践之路。

(四)注重校园文化的作用,为学生品格素质的培育营造和谐氛围

校园文化,在很大程度上象征着学校的精神风貌、标志着学校的学风建设,而这正是德育所依仗的理想沃土。具体而言,良好的校园文化,可以为学生创建与营造和谐融洽的氛围,促使他们在美好的风气中逐步提升自己的品格素质。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学校只要构建良好、科学、舒适的文化氛围,那么学生便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从周边人或事上学到各种为人处世的正确道理。例如,学校可以从走廊通道或教室内部等地设置的标语(走廊:尊重并敬畏一切生命。教室:今天你微笑了嗎?今天你提问了吗?今天你进步了吗?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他人而着想的善良。图书馆:无声的静思给你无穷的智慧……)切入,引导学生在无形之中受到德育知识的滋润与渗透。事实上,学生在校园文化的渗透下,其品格确实有了很大的改善与提升。

(五)注重课程建设的作用,为学生的德育奠定理论基础

可以开设单独的以核心素养为宗旨的课程,内容可以涉及品格课程和生命教育课程等等。教师可以每个月以一个品格主题为中心进行教育教学。教师本人可以先接受相关的课程培训,再通过班队会对学生进行教育,以便“以生命影响生命”。相关的核心品格主题,如,专注、自信、勇敢、创新、守时、尽责、诚信、节制、勤奋、谦逊、主动、感恩等等。

总而言之,在当今经济与科技飞速发展的全球化教育大背景下,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体系的出台为中国德育指明了方向,教师应当着重发挥自身的作用,将核心素养与德育有机融合,将课堂、班会、校园活动、校园文化、课程建设与德育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与品格力,为未来的幸福人生奠基。

注释:

[1]《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美]杰·唐纳·华特士.生命教育:与孩子一同迎向人生挑战[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

参考文献:

[1]劳凯声.教育教学理论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张厚璨.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3]孙民.研究品德核心素养 完善课程理论体系:小学德育一线教师的视角[J].中小学德育,2016(9):14-16.

[4]刘贵华.“品格德育”与“生命德育”相结合的创新德育模式实践探究[J].华夏教师,2017(12):10-11.

[5]周燕玲.雅成教育培育文雅学生,核心素养成就全面人才:试论海富小学在养成教育中融入核心素养培养的实践探索[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7,6(3):64-65.

[6]王定功,路日亮.美国中小学生命教育探析及其启示[J].中国教育学刊,2011(1):72-75.

[7]金军华.让文化浸润生命: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校园文化建设[J].江苏教育,2017(74):37-38.

[8]闫慧珠.创新德育管理 培养仁智勇的现代中国人[J].中华少年,2017(36).

[9]陈海娟.小学德育实践中的品格塑造[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6(8):79-80.

编辑 张晓婧

猜你喜欢
小学德育核心素养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如何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德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