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如何才能教学好小学应用题

2018-07-05 17:44兰亚
新课程·小学 2018年4期
关键词:应用题解题小学

兰亚

摘 要:应用题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在解题时先要让学生认真看好题目,分析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之间的联系,再从问题出发,拓展解题思路,扩展发散思维能力,养成多向思维的习惯,寻求适合自己的最佳解题方法。

关键词:小学;应用题;解题;方法

应用题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它既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但很多老师却还是不知道应该怎样才能教学好,很多学生对解答应用题还是感到很茫然、困惑,无从入手。因此,如果能有一个良好的教学应用题的方法是非常有意义的。那么要怎样才能轻松地做好小学应用题的教学呢?在这里我就我的教学经验及其方法就以下例题来进行概述。

一、读懂题意

读懂题意就是解答应用题的基础。解答应用题时只有让学生看好题目,理清题目的意思,这样才能正确地进行解答。那么要怎样才能算是读懂题意呢?我认为:其一是要多读,让学生认真地多读几遍题目,至少要读两遍,这样学生才能对题目的内容有一个总体的印象,才能够懂得题目讲的是一个关于什么样的问题。其二是找出数量关系,当学生懂得题目讲的是一个关于什么样的问题后,就让学生找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分析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之间的联系,确定数量关系,用笔在题目中标出各个量之间的关系。如在解答此例题时,就先让学生读几遍题目后,想一想这道题到底是讲一个关于什么样的问题,让学生知道这道题是讲关于行程的问题后就让学生用笔在题目中标出各个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上图是将题目中的语言文字表述进行简化了。这样题目中的各个量之间的关系就变得简单明了了。

如例题,在小学数学应用题中,带有“比”“是”“占”“相当于”之类的词的应用题贯穿于整个小学阶段。如“谁比谁多或少”“谁比谁大或小”“谁是谁的几倍或几分之几”“谁占谁的几分之几”“谁相当于谁的几倍或几分之几”等。像这种题目中的这些“比”“是”“占”“相当于”之类的词都可以看作是“=”。跟它们相连的“多”“大”“快”之类的词都可以看作是“+”,“少”“小”“慢”之类的词都可以看作是“-”,“的几倍”看作是“×几”,“的几分之几”看作是“×几分之几”。

值得注意的是,像例題中的“五分之三”是用文字表述,而不是用数字表述,你稍微不注意就会被漏掉。

二、分析求解

所谓解答应用题就是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那么如果没问题,怎么就能说去解决呢?所以,我认为解答应用题就应该从问题出发,我想也许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更有效地去找出问题、解决问题。这也就是我们教学上所说的教学法——分析法。首先就是要从题目中的问题出发,找出它的两个相关的量,看看是否都是已知的,如果不是,就再把它当做下一个问题,再去寻找它的两个相关的量,如果还不是,就还要再继续往下找了,一直找到它的两个量都是已知为止。如解此例题,在题目中标出各个量之间的关系后,就要从问题的量开始一步一步地去追寻求解它的相关的量了。

例题中的“两地相距多少千米?”是题目中的问题,这个问题就是路程,从而就可以得出它的等量关系式:路程=速度×时间。要求路程就要懂得速度和时间,从题目中就可以看出“4时相遇”就是所要求的路程所对应的时间,而它所对应的速度就是:快车的速度+慢车的速度,但这两个速度都是未知的,所以要把它们当作下一个问题,再去寻求解答它们的条件。这个问题可以从条件“慢车是快车速度的五分之三,相遇时快车比慢车多行80千米”中求出了。于是,问题也就可以解决了。

三、寻求多解

有些应用题的解题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使学生能深刻理解应用题中数量关系,拓展解题思路,扩展发散思维能力,养成多向思维的习惯,运用不同的方法和不同的运算过程去解答、去寻求最佳的解题策略。

当学生能认真地读题,弄懂题目的意思,能认真地去分析、解答问题后,我们就应该启发、引导学生多角度、主方位地去思考题目中的问题,沟通题目中不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看看是否还能用别的方法去求解。如此例题的解法就有以下几种:

解法一:(1)慢车速度比快车速度快几分之几?1-■=■;(2)快车每小时比慢车多行多少千米?80÷4=20(千米);(3)快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20÷■=50(千米);(4)慢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算法有二:(1)50×■=30(千米),(2)50-20=30(千米);(5)两地相距多少千米?算法有二:①(50+30)×4=320(千米),②50×4+30×4=320(千米)。

解法二:(1)快车比慢车多行全程的几分之几?1-■=■;(2)快车行多少千米?80÷■=200(千米);(3)慢车行多少千米?算法有二:①200×■=120(千米),②200-80=120(千米);③两地相距多少千米?200+120=320(千米),40×8=320(千米)。

当学生能运用不同的方法来解答一道题目后,我们就要引导他们对比各种解法之间的繁简难易程度,让他们找出最适合自己的最简易的最能理解的解题思路的方法来,使之能轻松容易地运用于实际的解题中。

总之,我认为在解答小学应用题时,在题目没有要求用方程求解的,我们都应尽可能地要求学生用算术来解答,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又简单明了。

参考文献:

[1]杨晓敏.小学数学应用题的创新教学[J].中华少年,2017(35):140.

[2]冮鹏.浅析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4(2):87.

编辑 温雪莲

猜你喜欢
应用题解题小学
应用题
用“同样多”解题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用“同样多”解题
解题勿忘我
解应用题要过“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