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语文如何对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2018-07-07 18:50田琳
速读·中旬 2018年5期
关键词:教學策略心理健康教育小学语文

田琳

摘 要:小学是一个学生的初始学习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成长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正式学生建立健全人格的时期。留守儿童存在一定的教育困境,因为留守儿童缺少父母的陪伴,缺乏了父母的教育培养。这种长期爱的缺失不利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如果在教育中不加以引导,那么极有可能会对学生的成长造成不利影响,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在语文教学中,老师应当加入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让学生拥有健全的人格,让学生能在学习的关键阶段建立起健全的人格。本文主要讨论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方式,并对此提出了相关的教学策略,仅供读者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心理健康教育;教學策略

留守儿童从小生活成长的环境比较特殊,这些学生从小缺少父母的陪伴,在性格方面难免会与一般儿童不同。这时老师在教学中应该更多的加以重视,尽可能的利用自身的教学职能来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小学语文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加入旨在渗透教育,老师运用合适的教学策略将心理健康教育逐渐的渗透到日常的教学中,在潜移默化中健全学生的人格,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在教学中应该起到一个引导作用,一步一步的逐渐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理念,用日常的教学来感染学生,引导学生。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日常的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传统的以老师为主题的教学模式缺乏人性化,这种教育方式使学生思维僵化,缺乏创新性。这种方式更加缺乏趣味性,学生在学习中很难积极主动的融入到语文的学习中。并且这种教学方式老师的主导性强,容易让老师和学生之间产生距离。这种教学方式并不利于老师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所以需要摒弃这种教学方式,以一种亦师亦友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语文课程的教学。人性化的教学氛围才能让学生对老师没有恐惧感,距离感。同样,人性化的教学方式更能让学生更好的在语文学习中敞开心扉,让老师及时的了解学生之间的各项动态。所以,想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良好的师生关系是首要前提。

在语文课程的教学中,老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意见,这样学生才能积极大胆的进行课堂提问。比如在学习《小鲤鱼找妈妈》这一课时,老师可以适当的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引导。讲课时,老师可以首先导入问题:同学们,和咱们关系最亲密的人是谁呀?是谁从小教育我们,养育我们呢?这时学生就会联想到自己的父母。老师就可以进行正式的讲解,讲解文章中小鲤鱼找妈妈的故事。由于留守儿童每年和父母见面的次数比较少,这时老师要向学生渗透一种思想,世界上最爱我们的是我们的父母,即使父母不在身边,父母最牵挂的还是自己的孩子。作为一名合格的小学生,应当在课堂中努力学习,不让父母担心。老师首先要找准自己的定位,和学生保持一种良好的关系,这样才能更好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

二、打造开放性课堂,潜移默化中渗透心理教育

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有可能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有部分学生可能存在孤僻,自卑,不愿意与人交流的性格。这时老师应该利用合理的教学方式加强引导,逐渐的带领学生走出性格的缺陷中,带领学生一步一步的敞开心扉,走向“光明”。开放课堂的打造强调了学生的自主性,给了每个学生更多的自主权。并且开放性的课堂营造了一种积极活跃的学习氛围,能让性格缺陷的学生在课堂中受到积极氛围的感染,从而在潜移默化中逐渐的得到性格的改善,逐渐的加入到课程的学习中。

这时,老师要在日常的课程学习中打造一个开放性的课堂,让每个学生都在课堂中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在良好的气氛的影响下进行学习。比如在学习《和时间赛跑》写一篇文章时,老师就可以以一种开放性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首先老师可以先在黑板上写出本篇课文的题目《和时间赛跑》。然后老师可以让学生畅所欲言,让学生发表一下看到该文章标题的想法,并且表达一下由题联想到了什么。这时有的学生会提出疑问,怎么和时间赛跑呢?然后学生可以由疑问引出更多的讨论内容。这时老师要对部分孤僻的学生进行鼓励教育,平常不爱回答问题是学生回答问题时老师要以鼓励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这样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更加喜欢学习,更加喜欢在课堂中表达自己的想法。这种开放性的课堂营造了一种积极活跃的学习氛围,这种氛围的营造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能让学生在这种积极氛围的影响下逐渐的进行成长改变。

三、合理利用教材内容,正确加强引导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优秀的文章可供借鉴,文章中正面思想教育可以让学生逐渐建立起一个健全的人格。比如课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文中,海伦·凯勒身残志坚的精神十分有教育意义。这时老师可以在讲解的过程中尽可能的多渗透这种精神,让学生从文章中体会内涵,学习精神。让学生从主人公身上学习那种乐观,积极向上,对生活充满向往的精神。从课本出发的心理健康教育符合小学语文的教学宗旨,能在一点一滴中逐渐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四、总结

语文课程的学习中包含的知识很多,包括古诗词以及文言文,这些都是我国古代非常优秀的文化精髓。所以说,语文的学习并不是单纯的学习课本上的知识,而是学习一种文化,一种内涵。语文课程中的精华以及内涵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起到一个良好的辅助作用,学生可以在优秀的文化内涵中逐渐的建立起健全的人格,从而更好的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关于语文课程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还需要更多的专业人士提出更加合理的教学建议,相信未来的语文教学会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之下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张福建,牟树勋.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5,33(07):133-135.

猜你喜欢
教學策略心理健康教育小学语文
中职英语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应对策略
如何打造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策略浅析
多元建构感受方程思想精髓的研究
高中历史课堂材料教学的策略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