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改革创新研究
——基于财经类高校师生的调查

2018-07-13 08:49宋俊秀谢德刚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课程体系设置

宋俊秀,谢德刚

(安徽财经大学a.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b.招生就业处,安徽蚌埠233030)

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就业是最大的民生。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以下简称“就业指导”)是帮助大学生成功就业的重要途径,对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具有十分重要意义。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新媒体、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现有的课程体系逐渐制约了教学效果。因此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是提高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水平、提升大学生就业质量的重要保障。

一、课程体系改革创新的理论基础

新时代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要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就业指导课程作为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的重要辅助课程,改革创新问题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一部分学者从多元化就业指导体系进行研究,如程克坚(2007)[1]提倡将就业指导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服务工作和学校活动的所有环节,贯穿到大学生大学生活的全过程,进而提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和信息化;罗玉华、黄彦萍(2012)[2]基于2010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设计了“8+X+1”多元化课程体系,指出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改革要从职业发展、就业技能训练、实战演练等方面进行创新。

另一部分学者讨论了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全程化的重要意义。如肖池平、张小青(2007)[3]提出大学就业指导工作具有教育过程的长效性和对象的全面性特点,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贯穿大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全过程;孙红旗(2011)[4]认为就业指导课程设置普遍存在随时性和临时性,内容缺乏针对性、讲授缺乏实战性、教师缺乏专业性等;张莉莉、钱小龙(2015)[5]调查发现大学生对就业指导课程总体满意度不佳,深化就业指导课程改革应逐步建立专业化教师队伍,健全课程管理体制,建立统一规范课程体系;何超(2017)[6]认为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适当将教学内容从第一课堂向第二、三课堂延伸,教学场地从传统的教室向实训室转移;徐润生、侯鹏(2017)[7]提出从就业课程内容、课程设置、教学模式三个方面构建完整的就业课程体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形成独特的职场竞争优势。

本文在现有研究基础上,结合财经类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现状和调研数据,运用Order-Logit模型分析了课程效果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在新时代下课程体系改革创新思路。

二、计量模型设定

有序logit模型(Order Logit Models)是专门提出来用于处理序数尺度变量的计量模型,其优势在于可以检验自变量的不同次序对因变量的影响,并且对于数据的拟合度较好。在因变量学生满意度(具体包括授课内容满意度、课后作业满意度和教学水平满意度)的计量方程里,解释变量依次为:K1=人生导航分段时间、K2=职业生涯规划时间、K3=就业指导课程开始时间、K4=班级人数、K5=性别、K6=年级、K7=职业生涯规划态度、K8=职业生涯规划时间、K9=课程兴趣、K10=咨询意愿、K11=测评。对于此模型,采用有序Logit模型(Order Logit Models),Logit模型不要求变量满足正态分布或等方差,采用Logistic函数:

模型中的y表示变量满意程度,尽管我们不能直接观测到潜在变量,但它取决于多个解释变量。给等级y赋值j(j=1、2、3、4、5),y=1代表学生的满意程度非常弱,y=2代表学生的满意程度比较弱,y=3代表学生的满意程度一般,y=4代表学生的满意程度比较强,y=5代表学生的满意程度非常强。Ki表示影响学生对任课老师满意度的第i个因素。建立累计Logit模型:

其中,Pj是学生对任课老师满意度的概率,Pj=P(y=j),j=1、2、3、4、5;(K1,K2,∙∙∙,K11)T表示一组解释变量;αj是模型的截距;β是一组与K对应的回归系数。在得到αj和β的参数估计后,某种特定情况(如y=j)发生的概率就可以通过以下等式得到:

三、Order-Logit模型分析

以学生满意度(包括授课内容满意度、课后作业满意度和教学水平满意度)为因变量,以人生导航分段时间、职业生涯规划时间、就业指导课程开始时间、班级人数、性别、年级、职业生涯规划态度、职业生涯规划时间、课程兴趣、咨询意愿、测评等11个变量为解释变量,构建计量方程,运用Or⁃der-Logit模型分析就业指导课程影响因素情况(见表1)。

从模型一、模型二和模型三可以看出,在课程设置分段实施,与不分段的对照组相比,希望进行课程分段的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较低,说明现有的课程设置形式难以满足学生的要求,通过进行课程分段能够提高学生对就业课程指导课程的满意度。具体来看,希望将人生导航课程设置在大一上学期和大四上学期的影响系数绝对值最大,但是设置在大一上学期显著,表明将人生起航课程设置在大一上学期最为合理;希望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设置在大二上和大三上的综合影响系数较大,开设在大二上学期的显著性明显高于开设在大三上学期,由于现阶段正在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授课教师中与学生直接接触的辅导员占76%,在一定程度可以解释大三上学期系数交到原因,综合分析表明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设置在大二上学期最为合理;希望将就业指导设置在大三上的影响系数及显著性水平最大,表明将就业指导内容设置在大三上学期最为合理。以上分段设置课程内容的方案能够最大程度提高学生对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满意度。在就业指导课程班级人数方面,班级人数在61至90人之间的影响系数最大,显著性水平最高,表明将班级人数设置在61至90人之间能够最大程度提高学生对就业指导课程的满意度,提高教师的授课的满意度。

表1 就业指导课程影响因素的Order-Logit模型

续表1

一些其他变量也值得关注。从性别角度看,模型一、二、三的系数值均为正,这说明相对于女性而言,男性对于课程的满意度更高。从学生年级来看,模型一、二、三的系数值均为正,说明相对于大一学生而言,高年级学生对课程满意度高。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态度来看,模型一、二、三的系数值均为正,说明相对于从未规划过职业生涯的学生,认真规划的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更高。从学生是否做过职业生涯测评来看,模型一、二、三的系数值均为正,说明相对于未受过测评训练的学生,受过测评训练的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高。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时间段来看,相对于大一做过职业生涯规划的学生来说,从未做过职业生涯规划的学生对课程满意度最低,大二做过职业生涯规划的学生对课程满意度最高,与职业生涯规划设置在二年级期间的分析结论合理相符。从学生是否有意愿咨询就业指导课程来看,模型一、二、三的系数值均为正,说明相对于没有咨询意愿的学生来说,有咨询意愿的学生对课程满意度较高。从学生对就业指导课程满意度来看,模型一、二、三的系数值均为正,说明相对于没有课程兴趣的学生来说,课程兴趣浓厚的同学对课程的满意度较高。

四、促进课程体系改革创新对策建议

首先,立足市场需求,以学生职业发展为核心,就业课程体系全程化。高校需明确就业指导课程开设目标,突出产出导向[9],主动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更新教学内容。旨在科学地引导学生认识未来所要面对的岗位。在一年级入学职业启蒙期时就要鼓励学生培养良好的兴趣和学习习惯,二年级时组织学生进行职业测评,帮助学生探索职业与专业关系,制定职业地图。引导学生自我探索,发掘自我,规划人生,对就业岗位初步定位,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并实施。三年级时,全面提升学生就业技能,一方面指导学生社会实践、鼓励参加通用技能大赛,另一方面,增设特色就业内容,比如走进基层、征兵、西部计划、三支一扶,公务员出国留学、创业计划、考研等课程,采用讲座式、报告式、交流会等形式供学生选择。四年级时候,偏重就业程序、相关法律讲授,开展积极心理教育缓和大学生就业焦虑等,为走入职场或继续深造做足准备。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技能传授,推动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符合市场需求。同时,应根据就业相关政策的出台,课程内容应及时更新,充分利用好网络资源,将课程和学科专业相融合,探索运用新型授课方式,最终能够保证学生自主择业的方向准确,让学生能够通过就业指导课程学习,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提升就业竞争力[10]。切实提高人才培养的目标达成度、社会适应度、条件保障度、质保有效度和结果满意度。

其次,一切以学生为本,开展多元化教学方式。教学的主体应该永远是学生,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较好的教学目标是课程教学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市场和学生的需求是多元化的,只有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才会满足多元化的需求,体验式教学、案例教学、实践教学、仿真训练教学、实地参观教学、PC移动教学端线上和线下的结合等多元化教学方式应在就业指导课程中灵活运用[11]。同时,还应该重视二、三课堂教学开展,校企合作联合教学等教学方式应用。

最后,建设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师资队伍,开启团队训练模式。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师资队伍的水平及稳定性在就业指导课程开设中起到关键性作用,一般通过以下四个层次提高师资队伍教学水平,注重教师队伍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培育,往往可以通过激励教师自我学习、给予集中受训、经验积累等途径完成;二是设置师生比合理的范围,一般设定在1:60-1:90之间;三是人员结构中还应纳入心理咨询中心教师、各院系教授、职场人士等,在课程不同阶段置入最合适教师授课。四是充分发挥教研团队力量,搭建教学交流促进平台、储存适宜本校学生的课程资源。另外,团体训练模式,根据课程特点,可将同一时间、同一进程的教师、学生整合一次团队训练课程,整合授课教师教学优点,教师一人主讲,一人为辅,学生分为若干团队,按照事先设计计划,完成团队训练。全方位锻炼学生素养。

总之,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改革创新后,新的理念、新的做法、新的突破全方位地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提供科学指导,提升了大学生的就业技能、加快了毕业生适应职业时间。这也是一项长期性,可持续性工作,不仅需要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有时代特征的课程内容、还需要有造一支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的教师队伍,长期探索,通过多元化教学方式教授学生,辅以就业指导工作室、工作坊提供个性化咨询指导,职业技能通用大赛促进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相应的社会实践等来认识岗位,进行精准化推进,从而发挥就业指导课程最大效用,提高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水平,提升大学生就业质量。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课程体系设置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案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例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船舶防火结构及设置的缺陷与整改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构建优质学前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7招教你手动设置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