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承与创新发展中前行

2018-07-14 02:05谢梅芳
师道·教研 2018年7期
关键词:培英办学特色

谢梅芳

在广州市教育局与华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培训与研究院的精心组织下,本人2015年参加了广州市第五期卓越中学校长培训班跟岗学习,圆满完成了省内、省外共3所品牌特色学校的跟岗学习及省内外8所学校的互访活动,所到学校办学特色鲜明,南北融合,深受启迪。

一、鲜明的品牌风格,引领学校走特色发展之路

一所学校必须要有自己的办学思想体系,它不仅是一种观念,更是一种思维结构,指导学校的办学方向,定位学校的品牌形象。办学思想体系是办学实践的内在动力,学校教育的改革和进步必须以办学思想体系为突破口,实施顶层设计,并将其作为先导,渗透到学校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教育质量及其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并在教育实践中形成符合实际的办学特色。

我校以“全人教育”理念为引领,在传承中发展,以“信、望、爱”传承“白绿精神”。早在1879年校祖创办培英中学以来,就倡导西方学者主张的“全人教育”的理念,以“信、望、爱”为校训,新中国成立后,学校校训融进了时代发展的内涵,要求培英师生要“以信行事,以望立己,以爱待人”。如今,学校在百年办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培养“白绿英才”的特色发展定位,再次对“信、望、爱”做了新的解读。信:崇高的信仰,坚定的信念,“我们希望新时代的学子不但要坚守诚信品质,而且要秉承高远的信念,自信从容追寻生命的真谛。”望:远大的理想,勇于进取的精神,“学校希望学生能对未来充满希望,同时守望自己的理想,并学会回望过去,感恩岁月。”爱:爱人类和人类创造的文明,爱我们的民族和我们民族赖以生存的社会主义。“我们是老校,因而应该有自爱的责任,有辐射的热力,也有开拓的使命,因为爱本质上是一种润泽万物的胸襟。”

二、好教师是学生健康、和谐、全面而个性发展的摇篮

我校积极倡导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的自主管理,结合课题“班级自主管理对学生责任担当素养的影响”的研究,基本形成学生自主管理的教育特色。我校通过白绿讲坛、校本培训、校外培训交流等办法,及时更新教师的理念及知识结构,构建“四合一”教学模式及“生本教育”课堂,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使得师生、生生交流顺畅起来,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益。我校通过导师制实现全人德育,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实现我们的教育理想。

三、构建教师发展的动力系统,为学校的发展注入源源不绝的活力

大数据时代对创新人才的培养要求,让教学行为远远告别“汗水+时间”的年代,走进“智慧+艺术”的时代,为此我们的教育要向优质、特色发展,而教师理念转变是撬动教育改革的支点,教师的学习和研究反思成为现代教育的基本支撑。我们构建教师发展的动力系统,通过组建教师社团、通过工会活动等打造温馨家园,充分调挥教师的积极性,对处于不同发展时期的老师给予不同的能量补充和支持。通过培训、研修、课题研究等手段把教师知识能量储备与现实教育改革需求的落差变成发展的空间。着力骨干教师、名师的培养,评定西培名教师、名班主任、骨干教师,建立名师工作站,以文化为引领,以项目为推进,让每个教师找到发展的方向。我校共有广州市名教师6人,广州市骨干教师10人,广州市特约教研员5人次,高级教师或研究生学历或硕社学位的教师占35%。

四、深挖学校内涵,以特色建设推动学校新的发展

我校以“白绿精神”为文化载体,深挖学校内涵,构建“信、望、爱”特色课程体系,满足学生多元选择和差异发展的需求。“信”系列课程由两大类课程组成,一是公共必修课程;二是学生发展指导课程和体育特色课程,其中学生发展指导课程包括学业和生涯规划课程以及心理健康课程。目的在于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使他们拥有健康体魄、健全人格和优良品格。“望”系列課程关注科学、技术和人文的融合。通过回望校史,感受校友成长轨迹,感悟“信望爱”深刻的内涵。以兴趣为基础的各项社团活动课程,使学生在兴趣升华中实现自我发展。“爱”系列课程通过丰富的艺术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以及社会实践,拓展学生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在实践中体会自然与社会发展的脉动,培育爱国情怀,培养博爱的心灵,在心灵成长的过程中完善自我、宽以待人。“信、望、爱”系列课程的实施,落实了培英建校以来“全人教育”的理念——创造条件,以人为本,立足于学校的办学目标,培养全面发展、个性成长的白绿英才。

责任编辑韦英哲

猜你喜欢
培英办学特色
特色种植促增收
中医的特色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完美的特色党建
霍培英HUO PEI YING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中外合作办学大有学问可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