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治校高雅育人

2018-07-14 02:05梁建仪
师道·教研 2018年7期
关键词:学校德育价值观育人

梁建仪

小学是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阶段,小学教育更是为人生奠定基础的教育。学校教育的根本目标就是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适应多元社会不断发展变化的需要。所以,必须切实加强学校德育教育的管理,真正建立一套健全的学校德育工作体系。

一、端正教育思想,把学校德育摆在重要地位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提出“教育性教学”的论题,他认为教育和教学是互通的,教学如果脱离了道德教育,那么便成为缺乏目的的方式。我们是为未来培养人才,是着眼于孩子未来的发展,思想、品德、良好习惯、正确价值观需要在潜移默化中培养。道德是社会文明的基石,作为人民共同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是构成社会文明的重要因素,也是维持和谐人际关系、良好社会秩序的基础条件。因此,德育在教育中尤为重要!德育不仅是学校政教处、班主任的事情,更应是全体教职工的事情。因此,我校坚持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校园德育工作机制,人人树立“教育学生,我的责任”意识,激励全体教职工都参与到学校德育工作中来,为广大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教育空间与形式,每个人在本职岗位上充分挖掘育德点,就一定能够大大增强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二、用核心价值观引领教学,把德育贯穿其中

课堂教学既是教师传授文化知识和技能的阵地,又是德育的重要阵地。在这个阵地上,教师应充分传授知识和技能,又积极渗透德育,发挥各学科的德育功能。德育渗透的原则是紧扣教材,以事实真相为出发点,将知识附于正常的讲授和锻炼中,在教学中自然地渗透,让学生接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各科老师在日常教学中充分发掘德育因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将美好的愿望和目标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德育不但要结合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更重要的是要找到最佳的德育要求与学生精神要求的结合点。所以,教师必须摸清学生的思想波动情况,多面了解他们的思想,在渗透德育时真正做到有的放矢。与此同时,学校还应积极挖掘地域文化资源,组织各科老师在日常教学中融入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教育。如我校就大力加强地方特色的“雅文化”宣传教育,开设了铁夫文化、宋军文化、龙狮文化等乡土教育特色课程,充分发挥本土德育基地的作用让学生们了解家乡的自然生态、文化和历史,增强爱家乡情感。

三、充分发挥教育者的人格效应

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可以成立学习领导小组,制订学习计划,健全学习制度。例如系统地组织教师学习《教师法》和《义务教育法》等;开展集体备课活动,渲染浓郁的教研氛围,发挥备课组的集体力量;在青年教师中开展教育基本功竞赛活动,落实老教师传、帮、带工作责任制。同时支持鼓励教师参加学历函授进修,抓好名师工程建设,全面提高学校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充分发挥教育者的人格效应,用知识涵养德行,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人格影响学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书育人”。

四、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

第二课堂的涵盖面很广,内容和样式也很灵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有效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同时开发学生的心智,注重学生的身体健康和体能培养,实现多重的教学价值。由于第二课堂形式的特殊性,可以把德育的内容和思想建设的要求蕴藏在活动中,达到让学生在不知不觉间接受教育的效果。比如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的时候,我们可以用富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名人名言、成语典故、书法作品、宣传画装饰教室形成特有的班级文化,让学生们在听、看、触、觉中时时受到熏染,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又如:我校以乡村学校少年宫为主阵地,依托李铁夫故里,开展美术特色品牌,弘扬铁夫艺术文化,培养爱国热情;依托音乐家宋军故里开展音乐、舞蹈特色活动品牌,培养艺术情操;依托乡土龙狮文化开展手工制作活动品牌,弘扬传统文化等教育活动,构建课内与课外结合、校内与校外配合、资源共享互补的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体系,让学生们在参与中陶冶情操,提升品德。

总之,学校在完成教育任务的同时,更要重视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让他们在具备高水平文化知识的同时,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

責任编辑李少杰

猜你喜欢
学校德育价值观育人
内生德育:九年一贯制学校德育路径探索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对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实效问题的理论反思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