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基础教育特色学校的策略研究

2018-07-14 02:05梁奇志
师道·教研 2018年7期
关键词:育才德育特色

梁奇志

小学教育是儿童教育的启蒙时期,具有未来人生的导向作用,是未来社会各级各类专门人才成长的根基,更是广大劳动者养成基本素质的关键阶段。育才学校是一所具有体育办学特色的学校,学校在“以体育人·以体促全”的办学理念的指导下,在建设优秀的教师队伍、优质的教学管理、优化的课程体系、优美的校园环境为着力点,挖掘并确定了“尚德健美、团结协作;阳光进取、顽强拼搏;乐于奉献、务实创新”体育精神内涵,全面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每一个孩子成长而奠基。

一、浓厚的历史文化为学校的特色发展奠定基础

(一)从地域文化中寻找学校特色的能量

育才学校地处广州市东风东路,是广州最繁华的地段,学校周围高楼林立,附近是黄花岗公园和东山口商业街,也是许多机关的办公所在地,居住附近的人群素质比较高。学校建筑面积一万多平方米,拥有标准的室内恒温泳池和体育馆、篮球场、足球场、兵乓球场等。现代、大气的地域文化给了育才发展的良好空间,学校宽阔的场地和标准的体育场所为学校特色发展创设了良好的条件。

(二)从本校历史中寻找学校特色的根基

育才学校的前身是基督教培贤女子神学院,创办于1920年。历经90多年的风雨历程,学校几经更名,几易其址,但是始终薪火相传,在岁月的磨砺中不断发展壮大。于1988年定名为育才学校;2001年被评为广州市一级学校;2003年,根据原东山区教育综合改造的要求,育才学校与育鹰小学、水均岗小学合并,搬迁到现址,整合为新的育才学校。合并整合后的新育才学校,沿承了原育才学校的体育特色、原育鹰小学国防教育特色和水均岗小学文体特色的特点,确定了“以体育人·以体促全”办学理念,并赋予其崭新的内涵。

(三)从时代发展中寻找学校特色的价值

教育的基本功能在于影响社会发展和促进个体成长。学校是一个“培养人”的社会组织,是实现这两大教育功能的最主要的场所,培养能适应并促进社会向前发展的“人”正是学校目标所指和意义所在。由此,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未来建设人才,是小学教育的主要任务。育才学校从体育出发,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促进学校的全面发展,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奠定全面的基础。

二、“以体育人·以体促全”特色办学策略

对于如何创建成具有“以体育人·以体促全”特质的特色学校,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

(一)明确办学宗旨,释意文化内涵

随着对创建特色学校的定位,我校以“以体育人·以体促全”的办学理念为引领,对其理念系统的内涵进行诠释,让全体师生深化认识。让学生从小学会做人的基本道理;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持续發展的基本能力;融入社会的基本经验;快乐人生的生活取向,这些都是学生成才必备的核心素养。“以体育人”的“体”,含义有二,一指体育教育;二指健全的体魄;“育”:取涵育之意,涵养化育。让学生在育才这个宽松包容的环境中,得到涵养,使之自然滋润成才;“全”:取其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全面发展,均衡发展;二是“全生”之意,保全天性,顺其自然。小学教育既要为孩子的一生成长奠定全面的基础,均衡发展,同时也要关注每个孩子的特点,保全每个孩子的天性,顺势而为,使之自然成才。

(二)聚焦培养目标,创建特色学校

1.用校园景观演绎特色文化

育才学校是一所校园优美、设备先进,具有广州特色的现代化小学。学校充满着健康进取、积极向上的文化环境。进入校园,看到现代、典雅的校舍,整洁明亮的课室掩映在郁郁葱葱的大榕树下,宽敞的足球场、篮球场、兵乓球场错落有致,布局合理,给孩子充分的运动空间。体育馆功能齐全,配有标准的恒温泳池、体操馆、羽毛球馆、跆拳道馆等。校园四周有体育的特色宣传画和雕塑,整个校园现代、宽阔、阳光而有活力。

2.用班级文化演绎特色文化

走到任何一个班级的门口,都看到整洁明亮的课室,门口的班级文化牌上面班级目标,下面是一幅班级师生的全家福,老师和孩子们脸上洋溢着发自内心的笑容,透出和谐和幸福的味道。课室的四周合理布置了展示台、班级岗位设计、班级文化特色区、图书角。整个布局合理、美观,富有童趣。课室的墙壁、墙报栏都是孩子们展示自我的天地,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着个性、兴趣和才华,抒写着对校园生活和学习的感受,记录着成长的每个足迹。

3.“涵育英才”的教师和学生发展文化

我校注重为教师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平台,重新修订教师的评价标准,对教师的工作进行科学人文的评价,给予充分的肯定、赏识,给教师提供成就感,让教师在繁重的工作中感受精神的满足,得到激励和工作的快乐。我们开展了有特色的新春音乐会、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读书节、外语文化周、数学周等活动,为学生建立了浓厚的校园活动文化环境场,让学生在文化环境与校园的快乐活动中,提升精神品味,减轻精神压力,展示才华,进而阳光健康、茁壮成长。

三、聚焦培养目标,构建“涵育英才”的课程

(一)富有特色“涵育”的校本课程

开发有特色的校本课程,是发展和完善学校课程体系,实现学校培养目标,凸显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载体。我校在课程结构和设置上以新课程理念框架为基础,大力开发校本课程,孜孜不倦地追求课程特色,锲而不舍地铸造品牌课程。以“整合、拓展、个性”为课程理念,整合国家课程,突显学科核心素养,拓展学科教学视野,丰富课程的多元选择,遵循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培养兴趣与提升素养相结合,构建“以体育人·以体促全”的多元化课程体系。

(二)“涵育英才”特色课程的实施

1.制定科学的方案,落实课堂改革

为了培养“以体促全”的真正会学习的育才学子,必须让学生改变学习方式,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学校提出“知识融合”的教学研究方向,力求使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在学科的教学过程中,融入体育的知识。学校在课堂中推进“知识生成”的教学改革。要求教师撰写以学科知识生成为题的论文和教学案例分析,并在全校范围内交流分享,以研究促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强化专业引领,铸造课堂教学特色

课堂教学注重教研结合。以课题研究的作为课堂教学研究的切入点。学校从整体层面进行顶层设计,合理安排研究进程、具体实施。实施的研究成果依靠各科组的探索积累,通过教师的全体参与,学科课堂的实践积累,达成科组共识。以科组长为核心的进行专业引领,依托常规科组工作的开展,确保了各科组的学习、讨论、实践等,要求每位行政干部负责一个学科,参与该学科的讨论学习,起一定的督促作用,并使专业运作更为专注,提高其有效性。通过组织教师的教学研究,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这是教师直接关爱学生,使学生乐学、爱学的最实际的付出。

3.实施经验课程,打造全方位育人体系

经验课程是指让学生借鉴与分享校友、社区、家长等经验的体验课程。学校设置了为实现“涵育英才”的经验课程,经验课程从学科课程中延伸出来,与学科课程相互渗透、交融。经验课程实现家、校、社区携手,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课程体系,这是当今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将学校置身整个社会环境系统中思考,让广大家长及社会都积极支持和参与学校管理。学校成立家长志愿团,开办“家长学校”,交流每学期重大或有意义的教育动向、典型事例,安排家校协作有关事项,吸收家长对学校和教师的有益建议,反馈子女在家情况,邀请社区专业人士进行各种讲座以及组织“假日小队”中队活动、有益身心的志愿者活动等,开展“成长手拉手,互助你我他”大型励志感恩团康活动等经验课程,推动学校德育工作的创新发展。

4.实施活动课程,提高“涵育英才”的有效性

活动课程以必修、选修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活动课程分为三类:

挖掘体育精神,引领班级文化建设。学校致力于挖掘学校体育特色文化的内涵,以一种积极主流的精神,统领日常德育工作实施。学校大队部继续发扬“七色花”班级评比文化,通过班级目标的确立、日常行为规范评比等,指导构建昂扬向上的班级文化。以班级为单位,定期评选每月主题之星,培养“阳光进取”的育才少年。

开发德育公共课程,彰显德育育人效能。课堂教学是渗透德育思想的重要渠道,是培养学生德育素养的主要途径。学校實行德育常态课和德育校本课程公共课相结合,不断加强教学中的德育渗透。除了认真落实国家课程外,着力开发德育公共校本课程。例如开发《中国灯笼文化》、《文明礼仪伴我行》、《食品健康之我见》、《队徽在闪光》、《诚信你我他》、《廉洁进校园》等一系列公共课程,发挥课堂教学“寓德于教”的作用。教师们充分挖掘学科教学的德育内容,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善于体察和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在渗透德育时对症下药,增强生动性,做到“课课有德育,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

责任编辑邱丽

猜你喜欢
育才德育特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特色种植促增收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中医的特色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王育才
完美的特色党建
育才中学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