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语言积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2018-07-14 02:05郭桂敏
师道·教研 2018年7期
关键词:素养内容语言

郭桂敏

语文素养是语文能力、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感情、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以及学习习惯的有机融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语言的积累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语言的积累,可以说是我们这一生都在做的事情,从牙牙学语,到白发皑皑,我们要表达自己,与别人进行沟通,都需要自身丰富的语言文字储备。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在日常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丰富语言文字积累。

一、激发兴趣,推动积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语言积累过程中,只有通过兴趣培养才能使学生们保持持之以恒的状态。让学生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积累,在积累中产生兴趣,这样的语言积累过程才是健康的、有意义的。例如成语接龙,就是一个很好的积累词句的游戏,接不上的同学也无须进行惩罚,可以发挥该同学的特长,让其唱一首歌,或做俯卧撑,总之,让孩子保持对积累词句的热情,使他们慢慢积累出兴趣。还可以利用教材内容进行兴趣培养,如六年级上册中有一个内容《轻叩诗歌的大门》,这就是一個很好的培养学生积累诗歌的主题内容,老师可以通过开展相关诗歌内容的活动,让同学们搜集与诗歌相关联的知识,一方面开拓了学生们的视野,另一方面也是在培养孩子们的兴趣爱好,根据大家收集到的内容进行资料整理,分门别类,并将各自积累的内容进行筛选,鼓励每个孩子将最喜欢的诗歌大声朗读出来,最终将最优秀的内容评选出来,贴在班报墙上,供同学们参考借鉴,这也是对优秀同学的表彰与鼓励,相信这样的活动既可以丰富同学们的语言积累,也带动了同学们的兴趣培养。在语言积累接下来的过程中,老师应该组织语言积累的分享交流活动,通过学生们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的分享,将语言积累的重要性,以及可以提高写作能力的方法渗透进来,积累与实践相结合,让同学们真正掌握积累的方法,通过这样的互动交流丰富知识点,并能取长补短,互帮互助,让孩子们通过积累,产生对语文的学习热情,自觉参与,主动消化。

二、理解背诵,深化积累

在小学阶段,要求学生背诵的诗词共计160篇之多,背诵的目的是强化记忆,也是语言积累的一个重要学习方法,在我国古代的传统教育中,老师一般都要求通篇背诵,全文解读,可能也正因如此,古文读起来往往行文流畅,朗朗上口,如《三字经》《诗经》等。而今,我们在继承与发扬国学文化的基础上,也会有一些经典名作的背诵,这就要求老师将内容做进一步的讲解,让同学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背诵,避免死记硬背的现象发生。小学语文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强调指出:全面提高语文素养,从三个维度进行综合目标的培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背诵就可以很好地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因此,积累的过程绝不是简单的记录过程,也不是熟练背诵的过程,而是通过理解真正地将知识烙印在学生们的头脑中,它需要让学生们随时提取运用,正如当我们背诵过“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后,可能在以后生活的某一个瞬间,你就可以遇到这样的情境,同时也能深深地理解当时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怀一样,那么,也只有通过理解背诵,才能达到这样深远的影响,而不要在一味追求教学任务的情况下,让同学们死记硬背。充分利用孩子们在记忆力上的优势,因势利导,使他们在面对优秀的诗词时,通过理解背诵,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不断丰富充实自己的语言积累,体会意境,感受佳音,从而对作者的布局谋篇产生更大的兴趣,对经典保持欣赏与品味。

三、丰富阅读,沉淀积累

作家余秋雨说过:“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阅读,可以使学生们提升语文素养,阅读,也是语文老师教学课堂的主战场,通过学生们的分段朗读,让大家对佳词妙句进行积累,灵活运用,不必非要一站到底地在课堂上读、写、记,这样的模式不仅不够生动活泼,而且会因为没有互动而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只有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与寻找,才能将好词好句记得牢,用得好。通过大量的阅读积累增强对词、文的感受力,将该背的背诵出来,该记的记录下来,再将他们运用到说与写中,这是检验学生积累效果的途径,也是老师教学成果的体现。当然,通过阅读积累不仅仅是简单的字、词、句、文的积累,在这一过程中,最主要的是丰富了学生的头脑,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文化底蕴,提升了他们的道德素养,真正实现培养全面素质学生的教育目标,因此,注重教学中人文内容的阅读,以此开拓学生读书看报习惯的养成,通过阅读、收藏、交流等形式,引导学生课外阅读的积累,练习写读书笔记,这些好习惯的养成,都要有扎实有效的制度和措施来实现,正如语言的积累一样,这需要有持续的过程,读书笔记的写作方法,可以从一开始对词句的感悟写起,可以是记录,也可以是运用,然后是对文章的感言,鼓励学生们真情实感地发挥,只有通过不断阅读,记录,写作,才能开拓学生们的思考空间,使阅读与写作变得更主动,更有趣味。当学生们的思想情感变得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积极时,老师们可以鼓励他们将语言积累发挥得更极致,通过参加小学生作文大赛、制作精美的图文读物,以及编写个性化的电子图书等,让孩子们从阅读积累中,体验到收获的喜悦。

四、写作运用,强化积累

再丰富的语言,再丰富的积累,不能通过运用加以实践,就像不能两条腿走路一样,这在我们学习过程中被称为“瘸腿”现象。引导学生们自如地运用积累下来的知识进行写作,享受写作的乐趣,通过不断的写与练,增强孩子们写作的自信,同时也能提升他们的写作技巧。在这一过程中,同学们平时的积累与兴趣所在显得尤为重要,没听过,没见过,就不可能写得出。所以,要根据同学们的不同程度加以指导,有的同学基本功薄弱,可以鼓励他从一句话练起,这就显示出日记的强大作用,老师在批改日记的过程中,不能把学生一根线拉齐,要因材施教,对程度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批注,鼓励他们的写作热情,能积少成多,越写越多,越写越有条理,越写越有意境。

责任编辑龙建刚

猜你喜欢
素养内容语言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