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自信之花盛开在随班就读学生的心田

2018-07-14 10:22张冬梅
新课程·小学 2018年3期
关键词:随班就读鼓励自信心

张冬梅

摘 要:在义务教育阶段,有一部分学生因为生理、心理、智力的原因需要接受特殊教育,他们和其他学生一起在普通班就读,这部分学生理解为随班就读学生。随班就读学生是否应该享有和其他孩子同等的教育权利?答案自然是肯定的。那么,作为小学教育工作者,该如何树立他们的自信心,根据他们的自身情况,让他们接受更好的教育呢?

关键词:随班就读;自信心;鼓励

一、现状调查

(一)随班就读学生及其家长自暴自弃,不抱希望

通过观察和交流,我们发现很多随班就读学生大多因为生理和智力的障碍,无论是学生自己还是家长都有一种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学生由于自身的障碍,觉得抬不起头来,或者自己根本无法控制自己的言行,更谈不上自信心了。

家长的普遍心理是孩子已经这样了,只能认栽。有的是因为先天遗传,本来就不抱多大希望,只想让孩子到学校来“混”个几年,对孩子的将来没有任何打算。

(二)任课教师由于教学质量的压力,不愿意对随班就读学生付出精力

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教育的关注度逐渐提高,教师的教学压力也不断增大。为了不降低班级平均分,老师们普遍不愿意接收学习困难的学生到自己的班级。对于随班就读学生,因为他们的成绩可以不计入班级总分,所以不愿意也认为没有必要在这些孩子身上花费精力。

二、理性分析

每个适龄儿童都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随班就读的学生,大多因为生理、心理或智力方面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显得有些特殊。这种特殊,最为显著的表现就是自卑、不自信,自我效能感极低,家长对这部分孩子的期望值也不高。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让这些特殊的学生,在教师的正向干预下,在班集体中感受温暖、激励和帮助,克服自卑的心理,树立自信,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心理和行为。

三、具体举措

(一)学校层面

1.人员确定——慎重

即便是身体上有明显残疾的孩子,如果他们的心理和智力发展与普通孩子没有多大差异,我们也不能将他们视为随班就读学生。

也有一些孩子在心理或智力发育上表现得比较特殊,那么这些孩子是不是都可以被列为随班就读的范畴呢?我认为,完全不是。自古以来,“大器晚成”的例子不胜枚举,如果我们过早地给某个孩子贴上“随班就读”的标签,那是对他们的不负责任。因此,我们不能轻易地认定某个学生是随班就读生。每年,我们都会很慎重地通过教育局邀请特殊教育学校的专业人员,对疑似随班就读生进行专业的测评,只有身体或智力上的确有缺陷的孩子,我们才可以暂时将他们作为随班就读学生列入普通班级就读。

2.评价标准——降低

近年来,学校好多班级都会存在一些特殊学生,为了使这部分特殊学生也能够在普通班级里享受和其他学生同等的教育权利,同时又使他们的自尊心不受到伤害,在考试和评比中,对这些孩子降低标准,可以允许他们不参加普通学生的检测。这样,他们才可能获得足够的自信。

3.发展档案——动态

某个孩子一旦被确定为随班就读学生后,学校就必须给他们建立动态发展档案。不能因为这些孩子可以不参加普通学生的考试或检测,就任其自由发展。应该根据孩子的发展情况,一个阶段后,重新对他们进行测评。如果说,某个随班就读的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在普通班就读一段时间之后,发展得比较好,跟普通的孩子没有差异或差异不大之后,我们就要对他和普通班级的孩子进行同等对待,让他们接受同等评价,并且对相应的任课教师进行奖励。

(二)教师层面

我工作二十余载,教过好几个随班就读学生,对于这些学生的教育教学,从未有过丝毫懈怠。

1.加强学习,补充专业知识

随班就读学生大多是一些智力有障碍的孩子,他们的学习重点不仅仅是“读”,更重要的是在普通班的教育环境下,尽可能地发展他们的智力。这对于我这样一个普通师范专业毕业的小学教师来说,无疑是重要的挑战。因此,我必须补充这方面的专业知识,多向有“培智”教育经验的学校老师学习,以便对这些孩子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我有一个同事,她的爱人在我市特殊教育学校工作,给我推荐了如何增强特殊儿童自信心的书籍,遇到棘手的问题,我经常前去请教,并且每学期至少去他的班级观摩学习一次。

2.绝不放弃,成立爱心团队

对于这些随班就读的学生,虽然他们的考试成绩可以不计算在班级平均分里面,但是我们绝对不能够放弃对他们的教育,相反应该倾注更多的精力和爱心,这样才能无愧于教师这个称号。

无论是课堂上,还是课间活动时,我总是用微笑面对他们,时时处处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和爱其他孩子一样地爱着他们。

记得我曾经有个随班就读的学生小季,他由于小时候得了小儿麻痹症,导致上学后不能够独立行走,必须借助轮椅。这对原本智力就不是很好的他打击非常大,上课时他也不愿意开口,下课后,也不愿意跟同学们有任何的交流。他的妈妈也放弃了他,不辞而别。他的爸爸到外地打工,常年不回家。只留下可怜的小季和奶奶相依为命。了解了他的具体情况之后,我和学校少先队取得联系,专门针对小季同学制订了一系列的教育计划。

我们在班级开展了以“爱就在身边”为主题的班队活动,组织全班同学成立了“爱心团队”,从课内外的学习、课间上厕所、中午就餐,以及節假日轮流去小季家中陪他学习玩耍等多方面,我们都进行了细致的分工。我建议学校将我们班级设在一楼,并且商定小季小学阶段的班级全部设置在一楼,我们用木板铺设了斜坡,以方便小季的轮椅出入。

就这样我们从生活、学习多方面,给予小季更多的关爱,看着小季在爱的氛围中逐渐成长,自信心不断增强,我们无比欣慰。

3.不断鼓励,给予更多机会

随班就读学生大多因为生理或智力的缺陷,导致自我效能感低下,不能控制自己的言行,表现为极度的不自信、孤僻,身心发展不够健康。无论在同学中,还是在邻里间,经常会遭到冷落、嘲笑和歧视。此时,如果老师能给予他们足够多的关爱,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增强他们生活和学习的自信心,对于他们的智力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

去年我带了个一年级班,班上有个随班就读的女生小瑜,因为先天遗传的缘故,从小语言发育比较迟缓。新学期的第一节语文课,我让孩子们进行自我介绍,小瑜刚走上讲台,还未开口说话,班上孩子就哄堂大笑,有些调皮的男生竟然指着小瑜的鼻子说她是“大哑巴”。其实,上课前我了解过小瑜的情况,她是能开口说话的,只是由于上下牙齿很难对齐,说话时腔调会有些跟常人不同。可是,经同学们这么一嘲笑,她哇哇大哭起来,根本不愿意开口说一句话。我立即对嘲笑小瑜的学生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并且告诉全班同学:“同学们,刚才你们也听到了小瑜的哭声,是多么响亮啊!告诉你们吧,小瑜啊说起话来可好听了!这样,我们今天先让小瑜静静地休息一会,明天再请她做自我介绍,如果她能说出自己的名字,我们就给她热烈的掌声,好吗?”就这样,在我的鼓励之下,小瑜终于开口说话了。在之后的语文学习中,只要小瑜开口,尽管读音不标准,我和同学们都会给她鼓励。

现在即将升入三年级的小瑜,越来越自信,不仅能当众说话,而且还能背诵古诗、朗诵文章了。尽管语音和语调有些“特殊”,但是和原先孩子们口中的“大哑巴”简直是判若两人。

4.捕捉亮点,激发强烈自信

每个人都是有优点和缺点的。每个人也都是渴望被认可和被赏识的。只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善于运用激励的手段,将内在的自信心悄悄唤醒,每个学生都会获得强大的前进动力。随班就读学生由于自身的缺陷,自信心长期处于一种被压抑的状态,我们更有责任创造机遇,给他们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捕捉他们的自身亮点。

就拿我的一个随班就读学生小红来说吧,由于先天遗传,她属于轻度智障,整天头发乱蓬蓬的,连自己的名字也写不全。她的爸爸是个残疾人,妈妈在她上一年级的时候和她爸爸离婚了,改嫁后也不愿意回来看她。我刚接手这个班级时,同学们都不愿意跟她坐,下课也不带她玩儿,她常常一个人呆呆地坐在教室的最后。可是,一年之后,如今即将升入四年级的她,尽管还是认不了多少字,但是已经可以很工整地书写自己的名字,脸上经常挂着甜甜的笑容。短短一年时间,她为什么会有如此之大的变化呢?

一年前,当我了解了小红的情况后,我就想方设法要改变她的状况,至少得让她的精神面貌有个很大改观。于是,我找她谈心,手把手地教她写自己的名字。我对她说:“写好自己的名字,你这学期的语文成绩就是100分,老师给你发奖状!”我召集班委开会,商定计划如何帮助小红,使她成为一个快乐的人。我们努力寻找机会,给她安排力所能及的任务,比如帮同学们排桌子、拿抹布、搬饮用水等,只要是完成了一件事,我就在班级大张旗鼓地表扬她。记得有一次,小红在学校的过道主动捡起了一张废纸,被我看到之后,立即拿起手机拍下了那一幕,然后请少先队辅导员在全校集体晨会时郑重其事地表扬她,并且给她颁发了学校的“卫生奖章”。

我通过多种途径,找到了她的妈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说服她的妈妈不要放弃她。有了母爱的滋润,还有学校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小红渐渐变得开朗了很多,自信了很多。每当看到她嘴角流露出的笑容,我就会感到非常满足。

“上帝为你关闭了一扇门,就一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随班就读的学生,就是因为上帝给他们关闭了一扇门,那“打开一扇窗”的任务就交给了我们这些在一线工作的教育工作者。让我们共同努力,让自信之花盛开在随班就读学生的心田,为他們的人生“打开一扇窗”吧!

参考文献:

[1]蒋丹林.随班就读教学中“同伴助学”模式的实践研究[J].绥化学院学报,2013(8).

[2]朱宗顺,张雪玉,柴丽慧,等.浙江省随班就读教师的现状与对策[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5(2).

[3]彭霞光.中国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现状和未来发展建议[J].现代特殊教育,2012(9).

[4]卿素兰,封志纯.普通学校对特殊儿童随班就读支持的案例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9(7).

[5]朱楠,赵小红,刘艳虹.随班就读学校氛围案例研究[J]. 中国特殊教育,2009(3).

[6]李娜,张福娟.上海市随班就读学校资源教室建设和运作现状的调查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8(10).

编辑 李博宁

猜你喜欢
随班就读鼓励自信心
普通小学教师对随班就读的态度调查
沙画活动中幼儿创造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