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交互智能平板 提升学生阅读品质

2018-07-14 02:05林妮娜罗玉华
师道·教研 2018年7期
关键词:平板导图习惯

林妮娜罗玉华

阅读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并获得审美体验的活动。阅读品质是影响阅读质量的重要因素,是指阅读行为、阅读作风上所表现的思想、品性、认识等品质,具体包括阅读态度、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等,这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关键。

近年,笔者尝试把交互智能平板运用到阅读教学中,旨在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提升阅读品质。交互智能平板是基于PC机的一种具有人机交互功能的输入设备,具有集大屏高清显示、多点触摸、电子白板、音响、电视、电脑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新型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师通过智能笔代替鼠标在白板上进行操作,可以运行任何应用程序,轻松实现标注、书写、编辑、注释、保存等实用功能,大大提升了学生的阅读品质。下面,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谈谈具体做法。

一、创设阅读情景,引发阅读期待

阅读是教师、学生和文本相互对话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心智活动过程。通过情景的创设,能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成为一个积极的阅读者。

1.活用音乐和动画素材策略

在阅读课堂中,灵活运用音乐和动画素材来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投入到阅读活动,是教师常用的教学策略。在白板中插入的音乐、动画等素材,可以根据教学需要拖动播放的进度,这样的呈现形式交互性更强,教师可以随时把素材进行重播或重点播放其中的片段,提高了阅读教学的实效。

2.故事引路策略

听故事是小学生喜欢的学习方式,教师用生动、有感染力的语言讲故事,能把学生快速地带进文本情景中。例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老人与海鸥》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教师在导入时就运用创设情境的策略,抓住题眼中“老人”“海鸥”两个形象,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引出课文,让学生快速地进入文本的情景。

3.图文结合策略

阅读课堂中教师灵活运用图片和文本,可以让学生更容易发现文本表达上的奥秘。例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颐和园》一课按照参观游览的顺序叙述,让学生发现、感悟移步换景的写法是本课的关键。为此,笔者整合了非连续性文本——“颐和园游览图”进行教学,让学生先在课文中提取与地点有关的词语,然后用智能笔在交互智能平板上的“颐和园游览地图”圈出与课文相对应的地点。这样图文结合的策略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课文各个段落描写的景物的所在位置,就快速地发现了作者的写作顺序和表达的特点,从而加深了学生对文本写法的认识。

二、善用思维导图,把阅读策略视觉化

阅读中运用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把阅读思考的过程变得可视化,从而更好地理解文本,提高学生的推断能力。例如在人教版六年級下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一课中,笔者让学生在课堂上运用比较阅读策略,快速把握《真理诞生在一百个问号之后》《说勤奋》《谈礼貌》《学与问》《滴水穿石的启示》五篇文章的异同。为了达成这个目标,笔者让学生思考作者是怎样运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先找出每个文本作者的观点,再用简练的词归纳作者运用的事例,最后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呈现。通过五个导图的比较,学生很容易就发现了作者表达观点方式的不同和运用的事例的异同。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教师利用交互智能平板的遮罩功能,把预设的关键词遮蔽,让学生在汇报的时候,即时显示相应的思维导图,如果学生找的关键信息不够准确,教师及时反馈和纠错。视觉化的思维导图,让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加直观,通过导图的比较,能让学生快速地发现文本表达的特点,教学生学会阅读。

三、利用课堂生成,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

阅读习惯是阅读品质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检测阅读目标达成的重要方面。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使学生终身受益。为此,利用交互智能平板的授课助手、文档批注、拖拽、克隆等功能,动态呈现学生的阅读成果,教会学生做批注、做笔记的方法,从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1.授课助手,实现无线同屏,实时展示学生阅读成果

教师可以用移动授课终端远程操控智能平板,并通过授课助手,实现无线同屏,把学生阅读中的批注、困惑或者读写结合的小片段,拍照上传到智能平板上即时点评。或者教师通过展台把学生的阅读工作纸传到交互智能平板进行讲解、交流,共同突破教学的难点。教学中,通过交互智能平板实时反馈,可以促进学生的思考,反思自己的阅读行为,养成耐心、专注地倾听的习惯和总结错误的习惯。

2.文档标注,任意书写,养成学生随文做笔记的习惯

使学生学会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成为一个主动的、独立的阅读者,这是阅读教学的目标。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日常就要重视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教学中,笔者经常运用交互式电子平板的书写功能,先呈现阅读的内容,再根据学生的汇报在智能平板上做批注,甚至让学生走上讲台,在智能平板上直接批注,并分享自己的感悟,这样的阅读教学更具针对性。这种交互性的学习,不仅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重难点,而且还让学生学会圈点勾画的批注方法和养成随文做笔记的阅读习惯,对学生终身阅读起到重要的作用。

四、巧用课堂检测,提升阅读能力

1.运用计时器,提升学生阅读速度

默读、略读、浏览、跳读这些阅读方式是要在阅读中真实训练才能掌握。因此笔者让学生阅读文本时,利用计时器呈现时间,给学生一个阅读时间的限制,让学生提高阅读的专注力,让默读、略读、浏览、跳读等阅读方式得以训练。

2.结合答题器,检测学生阅读理解力

笔者通过答题器的运用,设计抢答、单选题、多选题等活动让学生及时参与,对学生的阅读行为进行评价,让阅读更加高效。例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掌声》一课的教学,教师让学生快速默读课文后,出示了6个问题:①掌声前英子的性格有些?②英子得了什么病?③起初,英子愿意到台上讲故事吗?④后来,英子的决定是什么?⑤同学们为英子发出了几次掌声?⑥最后,英子成为一个怎样的女孩?学生并通过答题器完成答案,教师马上就掌握了全班学生的整体把握课文大意的情况。

3.设计课堂活动,反馈学生阅读效果

在交互智能平板中,有“课堂活动”的设计模块,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去设计创设“趣味分类”“超级分类”“选词填空”“知识配对”“分组竞争”等趣味性的课堂活动,例如阅读科普说明文《鲸》后,笔者设计分组竞赛活动,让学生快速判断哪些属于鲸的生活习性,通过师生互动性的点拨,马上反馈学生的阅读效果,提高了阅读效果。

【注:本文系广州市海珠区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交互智能平板在小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课题编号:2012B023)的研究成果之一】

责任编辑黄博彦

猜你喜欢
平板导图习惯
烃思维导图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平板对缝焊接视觉跟踪试验及异常数据分析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出彩的立体声及丰富的画面层次 华为|平板M6
The Apple of Tempt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