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设计新思路

2018-07-14 02:05陈建华
师道·教研 2018年7期
关键词:语文能力瀑布机械

陈建华

作业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基本环节,是实施素质教育,进行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我们必须坚持《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设计人性化的作业,真正把学生从烦琐、机械、重复的练习中解放出来。

一、变机械性为趣味性

传统的作业是机械抄写、机械记忆和机械理解,违背了语文学习的规律,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增加了学生的负担。我们必须走出机械的误区,使课外作业具有灵活性和创造性,真正有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和语文素质的提高。例如,学了《奴隶英雄》《半截蜡烛》《草船借箭》等故事性强的课文,让学生们排演课本剧;学习《让我们荡起双桨》后,组织学生唱这首歌……应该说,比起常规的机械性抄写练习,难度是较大的,可是完成的情况却比想象好一些,学生不但不把它们看成是负担,能按时完成,而且还花了很多时间,把他们自己的作业完成得与众不同,独具匠心,可以说以作业为乐。

二、变单一性为综合性

在作业改革中,我们可以把美术、音乐、思想品德、英语以及信息技术等学科与语文学习整合起来,使他们都为学生的发展服务。比如,在学习了课文《四季》之后,让学生画出自己最喜欢的季节,在作业评讲课上介绍自己画的是什么,为什么这样画;学了《黄河象》《琥珀》等科普文章后让学生选定一种事物进行仔细观察后去查阅资料,把探究到的知识写成小论文……这样,避免了作业设计的问题、形式和结果的单一性、枯燥性,把作业设计与儿童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以及其他各科的学习活动结合起来,构成一个和谐的学习整体,以巩固、应用、深化所学的语文知识,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创新能力,在丰富的社会生活中得到提高。

三、变盲从性为创新性

在语文作业设计上,要更多地注重培养儿童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在运用中强化创新意识,要克服缺那种乏个人见解,人云也云、没有独创性的作业设计。例如:教完《乌鸦喝水》这篇文章后,提出这样一个作业:除了文中介绍的这种方法,你还有别的办法帮助这只乌鸦喝到瓶子里的水吗?请你想办法,并把内容写下来。学习了《长城》后,同学们了解到长城是一伟大的工程。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我们可以布置这样一道作业:在当时落后的生产条件,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是怎样把一块块几千斤重的条石和城砖搬到山上的呢,请你好好想一想,明天课堂上与大家进行交流,看看谁的办法多。创新性作业设计,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强化同学们的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我们应大力提倡。

四、变同一性为层次性

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大小各不相同,个性千差万别,这种个体的差异性,决定了语文作业设计应有一定的层次性,以便适应各种类型学生发展的需要。我的做法是:1?郾内容的灵活性。例如教学《瀑布》一文后,我设计了基本题和附加题。基本题为:背诵《瀑布》一文。附加题为:读一读唐代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想一想这两位不同时代的诗人眼中的瀑布有何不同?基本题大家都做,附加题为选做,做得好的要表扬。2?郾数量的灵活性。如学了《匆匆》一文后,同学们懂得了珍惜时间的重要性。我要求学生在课外摘抄关于实践重要性的谚语,少则2句,多则10句,学生根据自身的能力自主把握,这样的作业具有较大弹性。3?郾内容的选择性。同时出几道题,难易各不相同,各人可自由选做,全班交流答案。这样的作业以其不同的层次适应了学生的差异性,自然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五、变压缩性为延展性

知识之间都是有关联的,课文只是给了学生一个范例。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这一范例,必须让他们扩大眼界,了解许多相关知识,作业设计上要体现延展性。如教学《穷人》之前,让学生上图书室或上网查找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和十九世纪俄国的背景资料,为教学做好准备,教学后问学生,渔夫拉开帐子后看到了什么,以后他们一家人怎样生活的,让学生续编《穷人》的故事。这一作业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并不断的深化,越来越多的教師的教育观念正在发生变化,如何设计人性化的作业,使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素养得到提高,是值得我们长期探讨的一个重要话题。

责任编辑韦英哲

猜你喜欢
语文能力瀑布机械
瀑布之下
从“听说读写”到“语思审文”——从周丽蓉老师《开学第一课》实录看语文能力的培养
调试机械臂
在“闲书”阅读中培养语文能力——儿童“闲书”阅读指导例谈
按摩机械臂
瀑布
落实多元语文实践,提高学生语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