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思维导图优化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

2018-07-14 02:05彭素娟
师道·教研 2018年7期
关键词:本课句型导图

彭素娟

在小学阶段,英语课堂仍然是学生学习英语的最主要场所。经过实践,笔者认为思维导图以其特有的方式对英语课堂教学起到了一定的优化作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一、关于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它是由英国东尼·博赞(TonyBuzar)先生发明的一种思维训练工具,它是模仿人脑的思维方式,由一个中心主题出发,发散思维,由各级线条、文字、图像组合而成的图式,有纯图形或纯文字形式,也可以是图文并茂的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在直观呈现大脑思维过程的同时,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挖掘了負责可视、综合、几何、绘画的右脑的潜在机能,运用左脑的抽象思维能力分析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借助图画、符号把枯燥的文字信息转变成丰富多彩的记忆图,激发大脑进行多种联想,帮助大脑快速记忆知识。

二、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功能

(一)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注意力的功能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在小学阶段英语教学最重要的就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思维导图的图形、色彩、线条、关键词等都颠覆了孩子以前学习英语的形式,这种形象化的、带有美感的图片和板书形式给孩子们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充分运用了左右脑机能,使大脑活跃起来,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例如下图在travel话题下,用思维导图将本话题的知识形象生动的用带有美感的的图片形式总结了出来。

(二)发散思维,培养创新力的功能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打破了传统教学中常见的线性思维模式,拓宽了学生的思维方式,引发学生发散思维,从多角度、多纬度去思考和联想,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以收获不同的结果,不断体验和收获,从而促进了创新能力的培养。每一次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都是一次创造性的过程,同样的主题,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可以得到不同的思维导图。例如以下两幅,同样是以Season为主题绘制的思维导图,我们却可以看到不同的观点和创意。

(三)自构知识网络,提高记忆力的功能

语言的学习离不开记忆,如果没有巩固的记忆,就不可能掌握一门语言。所以学习英语的过程也是漫长的记忆过程。中外许多专家一直在探讨如何提高记忆力,促进英语的学习。而死记硬背式的机械记忆能维持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实践证明有意义的、理解性的识记效果总是优于机械记忆。思维导图把文本知识显性化,言语信息图像化,能很快地进入学生的记忆系统。而其重点突出、层次分明的结构促使学生掌握整个知识架构,并按照意义分类。思维导图能促进学生将新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经验网络中,清晰的呈现出新旧概念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而形成知识网络,拓展记忆容量,降低记忆难度。

三、应用思维导图优化课堂教学的具体实践

无论是传统教学还是新课改下的教学都离不开基本的导入、重难点突破、巩固拓展以及板书设计和作业布置着几个环节。下面就以广州版新教材五年级上册Module5Foodsweneed—Talkaboutthefoods的教学实践为例具体阐述思维导图对课堂教学的优化。

(一)应用思维导图优化导入环节

导入环节帮助学生在已有知识说本课主题之间建立联系的主要环节。导入要尽量激活学生的旧知,点燃学生思维的引线,帮助学生构建合适语境,顺利进入新课的学习。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进行了不同导入方式,一种是传统的线性思维教学,一种是借助思维导图的课堂教学,我们看到,图一的线性思维阻碍了学生的自主功能,使得学生只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思考。思维导图,很清晰地引出本课的学习主题Foods,让学生由主题出发进行思考,帮助学生建立起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帮助学生激活、归纳、整理了已有的认知图式,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二)应用思维导图优化重难点突破

课堂学习的过程就是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学习网络的过程,并不断的向网络增添新内容的过程。利用思维导图进行重难点突破,可以改变传统教学中割裂语境进行词句操练的特点,帮助学生创造一个有意义的合适的语境,把已掌握的词汇通过联想、运用转化建构新的知识体系,把零散的知识系统组块,促使学生对其进行深层次的加工,为运用所学语言提供了可能性,也符合新课标中要用“英语来做事的要求。”例如下图,在深入分析教材和学生的基础上,笔者将本课的重难点句型即“Whatdoyoutingkofthe…?It…./They….”在创设的真实情景中,得到强化巩固,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中不断建构有关联的知识,通过完成思维导图,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并达到融会贯通,灵活运用的目的。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逐步增强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本环节在恰当、真实的情境中,从听、读到说三个方面进行训练,利用思维导图归纳提炼,增强了语言学习的趣味性,也激发了学生思维的活跃性。

(三)应用思维导图优化巩固拓展

语言学习理解是基础,积淀是目的,运用才是根本。只有将教学的落脚点从教转变为学和用,达到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语言来做事才是语言学习的真正目的。例如本课的拓展活动就是创设一个外出吃饭的情境,小组协作绘制所选取食物的思维导图,并根据思维导图,利用所学的句型与词汇对食物进行描述,并贴图发去朋友圈。这是教师从生活实际中选取的与教学内容紧密相连又贴合生活实际的素材,是源于文本又别于文本,仿中有创的活动。而本课的思维导图绘制过程就是体就是对每一样食物的具体剖析过程,为学生的在拓展中的仿提供了依据,同时也在仿的过程中巩固了本课的知识。而每个小组成员对思维导图的设计形式以及对食物的感受又是不同的,在不断对比与归纳中会体现不同的创新过程。

(四)应用思维导图优化板书设计

在普通的课堂中,板书所呈现的就是标题、单词和句型,既缺乏独立性,又无法显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枯燥而无新意。但是在这一课中应用思维导图,设计形式多样的板书,通过使用线条、箭头、分支等文本信息以及图片,对教学内容进行形象化加工,该板书是由FoodsWeNeed这一中心主题出发,逐层递进联想出noodles,hamburgers等等各种各样的食物,然后又继续简洁明了的展示了对各种食物色、香、味的评价,是教学内容的高度浓缩,准确的反映了教学的主题,突出了教学的重难点。小结部分,又用树状图简练的提炼出本课的重点句型,这种板书设计能为词句教学建构词块句架,帮助学生形成词汇网络,发展思维能力,使所学知识浑然一体,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整体提升。思维导图式板书,让人眼前一亮,图文并茂的设计形式能给学生强烈的感官刺激,更能吸引学生的眼球,加深记忆,保持注意力,帮助学生记忆、分析、消化、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五)应用思维导图优化家庭作业设计

现行的小学英语作业普遍以布置听、读、背课文,抄写生词,家听词句等机械训练的形式为主。这种形式固定、缺乏趣味性和创造性,严重打击了学生的个性化思维,以及学习英语的热情和兴趣。

在本课学完之后,教师设计了如下家庭作业: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利用多种途径,收集更多食物的色、香、味完成文本,制成相关的思维导图。学生在复习课文、回忆教学过程的基础上,绘制由图片、线条、关键词组成的图文并茂的思维导图的过程,是一个更加主动的去复习生词、短语、句型的过程,这个过程使得学生由被动地接受单词、短语、句型变成积极地联想单词、短语、句型。是对文本信息再次整合、加工并内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使得学生对学习内容更加直观化、网络化和逻辑化,真正达到了学以致用,用以致学。而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也是一个充满趣味性与创造性的过程。

四、实践成效与反思

形式创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进行英语学习。思维导图以图文结合的形式改变了学生以往的思维方式,打破了英语板书或作业的线性文字形式,让学生摆脱了以往枯燥单一的抄词巩固知识的形式,激发了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联想中不断丰富自己的英语知识。

整体呈现,利于提取。思维导图的学习形式打破了传统的词句单一呈现的形式,用图文结合的形式对所学内容进行了整体呈现,又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提取。

注意中心词的提炼与制作指导。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课堂教学,要注意对思维导图中中心词的提炼要非常到位,主题的确立要紧扣学习内容,防止偏题、跑题,要紧扣课堂主题。另外在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注意要给学生恰当的指导,注重启发孩子的发散思维,让孩子的思维导图形式更加丰富,内容更加丰满。

责任编辑邱丽

猜你喜欢
本课句型导图
烃思维导图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Let’s play football.(部级优课)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从“听唱读写”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
典型句型大聚会
A double inequality for the modulus of the Grötzsch ring in Rn
高中英语表示比较和对照关系的句型
翻译误区逐个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