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引导学生立足于生活实际作文

2018-07-14 02:05骆志军
师道·教研 2018年7期
关键词:文章作文生活

骆志军

通过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我发现立足于生活实际、开展生活化的作文教学,学生才能写出真情实感的作文。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作文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引导学生作文时立足于生活实际。

一、结合校园生活,丰富学生体验

1.利用课堂教学,积累生活素材

语文教材里的课文,大多数是名家名篇,这些课文中,很多作品很贴近生活实际,是作者对生活的感悟,老师如果在课堂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思索,可以唤起学生对生活中平凡事的重视。朱自清笔下的《背影》就是一个实例。文章通过细致描写父亲买橘子时的动作、外貌和背影,再现了平凡而伟大的父爱。《秋天的怀念》中,作者正是通过对母亲临终前的言行举止进行描写,从而表现出真挚而无私的母爱。通过这些课本中一个个真实、活生生的事例,可以使学生重视观察生活,积累素材,为作文作铺垫。

2.开展多彩活动,激起写作兴趣

我们学校每学年都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开展班际篮球比赛、乒乓比赛、跳绳比赛、田径运动会等体育比赛,以及跳蚤市场、朗诵大赛等活动。每天晨读时间,我还让学生轮流上台播报新闻。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看电视、读报纸、上网、观察生活等多种方式搜集新闻,并从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向全班播报,以此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心时事、善于发现、乐于表达,使学生在快乐的活动体验中,有话可说、有物可写。另外,我校在每班设立了“小书柜”,还启动了读书节活动。读书成为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孩子们在享受阅读乐趣的同时写出了很多精彩的读书心得类文章。

二、利用家庭生活,强化生活体验

家庭是学生生活的根据地,家庭生活中不乏精彩的瞬间,学生的许多生活感悟都来自于家庭。我们可引导学生对家庭生活进行认真体会并写成文章。在教七年级学生写记叙文的时候,为了让学生写出接近实际生活的作文,我为学生们布置了一个这样的题目——《这周我当家》。这个题目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成为当家作主的人,更加有事可做、有话可说,为了使学生把作文带入生活中,我给学生的作文的时间是一周。在作文之前,我先要求学生回家把“当家”的大权包揽在自己的身上。然后,当大权在握时,我要求学生像他们的父母那样打理生活,并且记录下生活中的每一项开支。最后,学生要把当家时的乐事、难事、烦恼事都记录下来。一周后,学生们都写出了属于自己的作文,语言虽然不是很华丽,但是故事却是真实的,这样的作文贴近生活,更加具有真情实感。

三、参与社会生活,充实实践阅历

作文内容是生活的直接反映,学生作文以他们已有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及一定的习作水平为前提来反映生活。作文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活动,还是一种有意义的生活。学生们写的日记、见闻、感悟都是反映实际生活的。所以,平时多让学生参加一些社会生活实践,增加一些实践阅历,这更有利于作文积累素材,作文内容也才更真实。

只有参与社会实践,才会有真实体验。我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植树节开展植树活动,“雷锋月”到街上进行学雷锋活动,清明节组织学生到县英雄纪念碑扫墓……孩子们写出了《为地球增绿》《雷锋就在身边》《缅怀烈士,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等作文并公开发表。学校还组织学生去坐公交车出行、参加公益活动、走访赵佗故地等活动,让学生在社会活动中认识生活的丰富多彩,学会做有心人,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从而写出生活气息浓厚的佳作来。

四、親近自然生活,增加写作实践

大自然多姿多彩,花草树木、虫鱼鸟兽、山川河流……因此,要想让学生找到作文的素材就要把学生从课堂中解放出来,让学生接近自然、发现自然、赞美自然。

在春暖花开之际,可以带学生们去春游,孩子们在暖洋洋的春风吹拂下,赏梨花、观桃花、吟诗作画,玩得不亦乐乎;在硕果飘香的金秋,带学生去农村摘柿子、采花生、收稻穗……感受田园劳动劳动的乐趣。让学生们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获得鲜活的素材,写出生动有趣的文章来。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只有让学生体验生活,感受生活,强化情感体验,写学生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才能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来。

责任编辑钱昭君

猜你喜欢
文章作文生活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