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是孩子们的另一个课堂

2018-07-16 02:05|
教育家 2018年25期
关键词:视野亲子家庭

文 |

我常常发现,经过了一个假期,回到校园里的孩子们明显有较大的改变,这些改变不仅仅是长高了,长胖了,或消瘦了,晒黑了,更多的还有价值观、见闻视野、为人处世、性格脾气等方面的改变。

这样的改变源于假期里孩子们的个体经历。孩子的假期经验,是另一种缤纷多彩的课堂体验。

假期中,有的家庭会安排一次或几次外出旅游,以期通过行万里路丰富孩子的阅历和视野;有的早早报满了各种培训班,以望为孩子们“补短培优”,为未来的学习做铺垫;有的买了一大摞书籍让孩子们读个痛快;有的父母没时间陪同孩子,就干脆让孩子到自己的工作环境里,和父母一起上班,甚至成为父母工作的帮手;还有的家长会让孩子在假期里坚持有规律地锻炼;也有少数的家长对孩子放任自流,让孩子沉溺于网络、游戏、电视剧里……

放假前夕,在讨论假期怎么度过时,有外出旅游计划的孩子们总会开心分享自己的旅行计划,而没有外出旅行计划的孩子有时会投去羡慕的目光。其实我认为,孩子们的假期是否有意义,不在于是否外出旅游或补习培训,每个家庭不同的假期安排都能带给孩子们有意义的假期成长。我建议从以下三方面增进孩子们的假期体验。

第一,让假期成为孩子独立思考、自主管理的机会。假期开始,孩子们离开了有规律有统一节奏的被安排的生活状态,不再着急起床上学,不再着急按时完成作业,不用看着时间点玩游戏或看电视。家长们也不可能全天候陪着看着,很多时间和空间都留给孩子们自己处理。所以,家长们在假期里不要习惯性地包办孩子们的生活安排,尽量让孩子们自己思考、把握和实施,引导孩子们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和节奏安排假期生活内容。事前可以做一些参与性讨论,问问孩子们有什么计划或打算,需要家长们做哪些参与?也可给予一些预见性的提醒,在孩子们独立思考决策的过程中适度地引导;事中默默关注支持,或者方便、顺便的时候了解一下情况,尽量不要让孩子们感到刻意的、不放心的过问、干预;事后见机、及时、巧妙地进行评价和辅导,对于孩子们自己思考和处理的情况表示欣赏、赞同或提出更好的建议,帮助孩子习惯并体验独立自主带来的生活感受和收获。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让孩子体会到不是被安排和被监管,而是平等地相处,有独自空间的和谐生活。

第二,让假期成为增进了解、培养感情的机会。放假了,微信朋友圈里很多家长分享亲子体验。和孩子一起跑步的过程中,当儿子给予母亲关心、呵护和辅导跑步知识时,妈妈表现出满足、骄傲和对儿子的欣赏;带孩子一起外出参加活动,看到孩子落落大方、彬彬有礼、应对自如,父母感慨孩子长大了,有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准则了,倍感欣慰;也有人因为无法专门在家陪孩子,只好将孩子带到自己的工作环境中,孩子通过每天对父母工作内容的了解,体会父母的艰辛不易或卓越不凡,因此变得体贴而孝顺了……不管哪一种生活样态,除了关注孩子的身体和学习以外,可以创造更多机会促进亲子间的了解、交流和互动。父母尽量避免以长者的威严、霸道和孩子相处,而应该像朋友那样平和以待,以心换心。这些经历会在润物无声中培养亲子感情和孩子们的情商。

第三,让假期成为丰富实践、拓展视野的机会。说到丰富实践、拓展视野,大家很容易想到带孩子到农村、基地体验,或者外出旅游。其实,如果只是盲目地走走看看,或者跟着一群成年人吃吃喝喝,拍拍照,走马观花,收获并不大。外出旅游和实践活动当然也是很好的休假方式,但要作为一个项目去好好规划,也要有目的地在过程中关注、发展孩子们的相关能力,提升孩子的综合素质。反之,不外出,在平常的家庭生活中也可以很好地培养孩子的实践能力,拓展孩子的视野。例如,增加阅读类型和数量,有针对性地观看一些经典影视剧;约有小孩的亲友聚会,促进孩子跨界交流和互动;给孩子一个新的假期学习项目,坚持参与;根据不同的年龄段,让孩子适当承担家务活,如整理收拾屋子,学习买菜做饭,并且尽量让孩子们独自承担买菜、做饭、收拾屋子的任务。这些对于培养孩子的责任感、统筹能力、计划分析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等都是不错的方式。

当然,还有很多的家长们给孩子创设了非常有意义的假期生活,所以每到开学的第一课,很多老师都会组织孩子们讨论自己的假期生活感悟,这也让孩子们在交流中受到启示和激励。

假期毕竟是孩子们放松的、长时间的家庭生活,不同的家庭带给孩子们的假期生活完全不同,同一个家庭的孩子在不同年龄段的经历体验也完全不同。这样的体验成了另外一个课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成长,甚至,可能会因为某个假期的一段经历,影响孩子们的一生发展走向。

愿每一个孩子的假期生活都能积极地、正向地影响孩子的一生。

猜你喜欢
视野亲子家庭
居· 视野
家庭“煮”夫
恋练有词
视野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真相
视野
亲子脸
亲子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