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骨干教师培训需求调研报告
——以陕西省榆林地区高中历史骨干教师为例

2018-07-21 01:38安彩凤葛翠玲
关键词:骨干教师考核培训

安彩凤,葛翠玲,韦 莉

(1.西安文理学院 a.历史文化旅游学院; b.信息工程学院,西安 710065;2.西安市五十三中学,西安 710068)

一、调研背景

随着教师教育研究的深入发展,教师培训逐渐成为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途径。十余年来,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中的教师培训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培训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但培训的实效性与参与者的期待及组织者的初衷仍有一定的差距。究其原因,在于培训者设计与规划培训之前未对受训教师的需求进行有效分析,培训内容往往处于宏观的知识层面,未能从受训教师的微观需求设置合适的课程。[1]如何更好地提高教师专业培训的实效性,是各级各类专业培训者和管理者共同面对的课题。实践证明,培训内容和培训形式制定的科学与否,参训者的评价是检验的重要标杆。因此,根据教师的实际需求设计适合教师提升和发展的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培训考核方式等,对培训效果的达成会起很大作用。为此,我们以陕西省榆林地区为例,对高中历史骨干教师需求进行了为期半年的调研。通过调研,掌握教师当前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探索教师培训工作的科学模式,切实提高对骨干教师的培训质量,使教师培训工作更加切合教师的实际需要和成长规律,更有效地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使他们尽快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领军人物,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同时,通过对教师需求的调研,希望为新一轮的高中历史骨干教师培训的设计和实施提供参考信息,使培训工作更加专业化、科学化。

二、调研对象与方法

本次调研是在查阅了大量相关教师培训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对一些历史教师的个别访谈,设计了《教师培训需求问卷调查》。问卷内容涉及教师对知识培训的需求、对培训师资的需求和培训形式的需求及考核方式等十个相关问题。调研始于2016年10月,到2017年3月结束。调研以网络问卷和现场发放的方式为主,并辅之以个别访谈和相关资料的查阅。考虑到陕西省高中历史骨干教师培训的生源地主要是陕南和陕北地区,我们主要以陕北榆林地区高中历史骨干教师为对象开展培训需求调研,涉及的区县主要有榆阳区、横山区、府谷县、靖边县、神木县等。共发放问卷150份,收回有效问卷130份,有效率为86%。

三、调研内容与结果分析

1.目前在教育教学中最需要的知识

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教师所需要的专业知识中,71%的教师选择“对课改、新课标、新教材的理解和把握”,62%的教师特别关注教育科研方法,60%的教师需要专业知识和前沿知识(见图1)。在随后的个别访谈中,许多教师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认为新课改已经推行了十余年,课改的基本理念已完全清楚,但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如何转变自己的教学行为以符合新课程的目标还有一定的困难,这说明教师自身的缺陷和环境因素对教师教学工作还有很大影响。作为学校教育的骨干力量,经过多年的教学工作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和专业素养,并形成了一定的教学特色。但如何使自己已具备的经验和教学优势进一步提升还有待提高,同时随着经济时代的快速发展、知识更新的速度在成倍增长,及时掌握学科前沿动态,进一步完善专业知识结构,也是广大教师关注的问题。因此,对骨干教师而言,寻求教育理论在教学上的应用和在科研上的发展与提升乃当务之急。

图1 目前在教育教学中最需要的知识

2.当前教师参加培训的动因

调查结果显示,教师参加培训的动因是多方面的。71%的教师认为参加培训的目的是为了“提升自身素质,提高教学技能”,52%教师是为了晋升专业职称的需要,43%的教师是为了力争成为学科骨干、带头人或为了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见图2),还有40%的教师是为了增强竞争力以求发展。总体来看,绝大部分教师对参加培训态度端正、目标明确,渴望学习,希望通过培训提升素质。

图2 当前教师参加培训的动因

3.参加培训的主要收获

调查结果显示,关于参加培训所得收获,76%的教师认为培训使自己开阔了视野,66%的教师认为培训使自己掌握了一些现代化教育技术和方法,63%的教师认为参加培训提高了自己的教育教学应用能力,48%的教师认为参加培训进一步更新了自己的知识结构,37%的教师认为培训帮助他们解决了教育实践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见图3)。这说明培训对大多数教师的教学工作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仍存在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鸿沟。因此,教师培训应围绕教师的实际情况,满足教师的教学实际需求,并为教师未来的发展提供帮助。

图3 参加培训的主要收获

4.目前最希望参加的培训类别

调查结果显示,与教学科研联系较为密切的培训最受教师的欢迎。76%的教师希望参加科研能力提升的培训,71%的教师希望参加解决问题的培训,42%的教师希望参加一些前沿动向、课改理念的培训,还有39%的教师希望能参加提高教学反思能力的培训(见图4)。可以看出,当前骨干教师一方面急需将自己的教学经验上升为理论层次;另一方面,面对新的课改形势,希望能及时了解学科前沿动向,参加一些具有实际意义的能帮助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培训,他们对于自己所欠缺的某些技能特别希望得到培训与指导。因而解决他们的问题,重点在“研”上,而一般教师的培训所突出的是“训”。因此,对骨干教师的培训,关键在于促使他们如何由“教学型”向“教学-研究型”教师转变。[2]对于基本功训练一项,所选人数较少,只有9%,说明骨干教师基本功已相当扎实,对其需求放到了最低的层次。

图4 目前最希望参加的培训类别

5.希望参加的培训形式

此项调查中,教师最希望参加的培训形式是实地考察、观摩型,占67%;其次是观看、评析名师课堂实录,占62%;再次是“与专家研讨、互动、交流、对话型”,占52%;此外,“同行介绍经验、教学展示、共同研讨型”也深受教师的青睐,占45%(见图5)。这说明在培训工作中,也应关注教师的兴趣,从他们的喜好出发规划培训方案。同时还可以看出,尽管是网络时代,但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教师对“网络型”的培训重视不够。因此,培训工作中如何兼顾各方需要,设计适合培训的有效方式和方法,是今后培训仍需解决的问题。

图5 希望参加的培训形式

6.目前教师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

调查结果显示:62%的教师认为目前培训最主要的问题是教学内容实用性不强;52%的教师提出培训时间安排不合理和培训理念难以转化为教育实践(见图6)。教师参加培训,主要目的是希望解决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但目前培训忽视了教师的实际需求,培训的内容对教师的教学工作以及教师的发展缺乏真正的指导。因此,有针对性的培训才是培训工作真正要达到的目标。

图6 目前教师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

7.校本培训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调查结果表明,53%的教师认为校本培训的主要问题是学校对教师专业发展缺乏总体规划,51%的教师认为培训经费短缺和培训考核制度不完善是校本培训的主要问题,还有44%的教师认为领导对教师培训不够重视,45%的教师认为时间紧、教学任务重、精力不允许(见图7)。校本培训的核心所在是为了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但因种种原因,大部分的校本培训往往流于形式,无法满足教师教育教学的需求,劳心劳力,成为教学工作的累赘。从中可以看出,目前制约校本培训的问题既有学校方面的责任,也有教师自身的因素。要想培训取得良好效果,还有待于学校和教师的共同努力。

图7 校本培训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8.希望哪些人员担任培训教师

根据调查,75%以上的教师希望承担培训工作的人员是名师、特级教师或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还有49%的教师希望教研、科研、培训人员及高校教师专家担任培训教师(见图8)。说明专家资源在培训中是不可忽略的因素。因此,培训团队的组建和专家的聘任,既要有教学经验丰富的一线优秀教师,也要配备理论基础扎实的高校教授,只有高质量的团队才能保证高质量的培训。

图8 希望哪些人员担任培训教师

9.教师培训考核评价的方式

调查结果显示,教师倾向于能真正检验自己受训成果的评价方式是提交教学案例或现场说课,占71%;提交论文或撰写培训心得体会的占58%;根据培训课程完成相应作业的占50%(见图9)。考核是培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检验培训工作成效的重要手段。构建科学合理的考核模式,一方面为教师培训工作的开展提供基本依据;另一方面有助于调动教师参与培训的意愿和热情,从而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

图9 教师培训考核评价的方式

10.关于教师培训方面的建议或其他项目补充

对这一选项,部分教师有所忽略,但大多数教师还是客观认真地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们对培训工作提出了自己的宝贵意见。如希望培训具有实用性,增加培训时间,理论联系实际,人人公平参加培训,多让一线教师参加培训,培训要专业对口等。可以看出,目前教师培训还存在诸多不合理现象,还有待于今后不断地改进和提高。

四、对教师培训的思考与建议

课程培训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确实产生了一定的效果,通过培训,使参训教师开阔了眼界,拓展了学科视野,完善了知识结构,提高了他们在教学工作中的应用能力。当然,调研中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主要症结表现如下:

1.培训内容的设计

培训内容的设计是整个培训工作的灵魂和精髓,也是培训活动有效开展的核心环节。但调查结果显示,当前教师培训的内容针对性不强,在培训中学到的理论无法应用于具体的教学实践,理论与现实之间缺少真正的“交流”,这也是教师培训中需要切实改进的重点。培训内容的设计确实需要根据广大教师的需求设置合理的课程,如相关教育科研方面、学科专业与前沿知识、课改方面的知识等,都是当前教师急需的内存,切不可在内容设计方面“一刀切”,要给学校和教师在选择课程和进行研究方面留有适当的自由权,增加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使教师培训既立足于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又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3]

2.培训方式的灵活

培训方式是为培训内容服务的,是保证培训课程顺利实施的重要途径。只有培训方式灵活多样,才能调动受训教师的兴趣,保障培训的效果。由于培训组织者缺乏对教师培训需求的了解和征询,大多数的培训以专题讲座的方式开展,课堂缺少互动。受训者大多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培训双方缺乏交流,从而使培训变成了单向的灌输,以至于参训教师听得索然无味。尽管其间也有教学考察观摩,有同行教师间的教学研讨,但都是浅层次的交流与对话,无法真正从根本上实现思维的共鸣与再生。因此,采用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才能调动参训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真正提高教师培训的质量,满足教师的意愿。比如深受教师喜欢的教学观摩研讨、案例式研讨、问题式聚焦等,这类方式不仅增进了培训专家和受训教师的交流与互动,而且在研讨过程中通过对现实问题的审视和深究,进一步上升到理论空间,深层次地唤醒了教师的教育理想,为教师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

3.培训团队的组建

培训团队在教师培训中承担着重要角色,是实现培训工作绩效最大化的共同体。根据调研,受训教师最希望的施训教师是名师、特级教师或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及高校教授。他们希望这些名师在学科知识、教学经验和教学技能方面具有扎实的功底,能够给自己切合实际的指导。因此,专家团队的教育素养和专业精神,从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参训教师对培训课程的满意程度。高绩效的培训团队,不是追求知识总量的增加,而是追求知识质量的提升。不仅要具有丰富的理论和学科前沿知识,还要熟知当前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并熟练地应用于教学实践。

4.培训时间的安排

培训时间的确定是培训过程中最容易忽略的因素。调查中有一半的教师认为目前的教师培训时间安排不合理,存在“灌输式”的短期集中培训,时间从一天到一两周之内。这样的安排,一方面时间较短,培训内容主要集中在理论知识的传授方面,忽略了受训教师的知识内化量;另一方面,受训教师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短期培训对远距离的教师十分不利,且时间多集中在正常教学时期,繁重的教学工作无法保障受训教师能按时参加培训,培训工作的落实也很难完全达到。因此,科学合理地安排培训时间,既可以有效利用培训资源,又能使受训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参加培训,保证培训真正落到实处。

5.考核方式的健全

考核是培训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检验培训效果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参训教师的考核,及时发现课程培训中存在的问题,有助于为下一轮的培训工作提供经验。从调研的情况看,目前培训的考核制度还不完善,以传统的考试作为培训考核的方式最使教师反感。大多数教师倾向于能够检验自己实践能力的考核,如提交教学案例或现场说课,提交论文或撰写心得体会,或者根据培训内容完成教学设计等。但大多数培训将考核的重点放在参训教师的出勤率,而对于培训效果的考核则不太重视。从长远目标看,培训过程的完成只是培训的基本任务,而培训的根本所在是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使其在未来的教育生涯中发挥引领作用,其能力的提升只有通过一定的考核才能充分展现。在某种程度上,培训效果评估的缺失极有可能会造成培训工作的低效。如何建立合理而科学的教师培训考核体系,满足教师教育的长远发展与教师专业成长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6.学校方面的规划

教师培训离不开教师、学校、培训者或培训机构的通力合作,只有三位一体才能使培训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调查中发现,一些学校对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缺少整体规划以及培训经费短缺等问题使培训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在以后的培训工作中学校应加大培训投入力度,提前做好规划,兼顾公平,使不同层次的教师都能有参加培训的机会,整体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总之,教师培训需求调研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是整个培训工作的基础和前提。良好的培训效果离不开对教师需求的分析,而培训需求分析的正确与否,决定了培训内容、方法及培训考核的科学性与实效性。因此,教师培训需求调研的意义:一方面为培训课程的设计、内容的选择提供依据,增加培训的实效性与针对性;另一方面,对受训教师来说有利于他们自身素质与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因此,在设计培训方案时,既要兼顾整体性、整合性、系统性,还要积极地与受训教师沟通交流,根据教师的实际需求合理规划培训、设计方案,提高培训成效,避免培训的形式化、过场化,让教师在有限的培训中最大程度地受益,使培训真正成为教师教学生涯中提升自我的有效途径。

猜你喜欢
骨干教师考核培训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守护健康,把大爱传递——全国少儿美术教育骨干教师抗疫版画作品选(二)
守护健康,把大爱传递——全国少儿美术教育骨干教师抗疫版画作品选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内部考核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第九届全国硬笔书法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绍兴举行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