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经典吟诵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

2018-07-21 09:35欧阳蓉
甘肃教育 2018年7期
关键词:综合素养提升小学语文

欧阳蓉

【关键词】 小学语文;经典吟诵;综合素养;提升

【中图分类号】 G62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07—0088—0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吟诵中华经典,传承华夏文明,这是对中华文化的继往开来,更是对它的发扬光大,对我们的语文教学更是大有裨益。所谓“经典吟诵”,指在人生记忆中的黄金时代、心灵最清澈时的熟背经典美文、唐宋诗词,并引导学生进行浅显的文学鉴赏,以达到文化熏陶、智能锻炼与人格培养的目的。

一、吟诵经典的重要性

古诗词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有生命力的瑰宝。千百年来,生生不息的经典吟诵,就是让民族精神的血液在一代一代人身上流淌。我们的诗词文赋,以前都是“吟咏”的。在孔子之前,周代是礼乐文化,凡政治、外交、宴饮、祭祀等场合都有乐歌相伴,主要是《诗经》。对吟诵有重大贡献的人物是孔子,他走到哪里都带着一把琴,弹着琴教学生学《詩经》,这就是抚琴而歌,个人的吟诵。孔子把吟诵从集体性质变成个人性质,为中国文化找到了一条传承之路。“行吟江畔,形容枯槁”说的是屈原,他是第一个用吟诵进行创作的人。《离骚》就是在汨罗江畔先吟成,而后誊录下来的。唐诗是吟出来的!李白说:“吟诗作赋北窗里。”杜甫说:“吟诵有所得,众神卫我形。”白居易说:“终日歌吟如狂叟。”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有一段关于他的老师寿镜吾先生的描写:“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寿镜吾先生就是吟诵。实践证明,开展经典吟诵活动,对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依托课本,做好古诗词吟诵

古诗词是小学语文课本中的一朵奇葩。古诗词韵律、意境感都很强,每一首诗都是一幅画,都是心中吟唱的一首歌。因此,在古诗词吟诵过程中,教师不单是将文字呈现在学生面前,更重要的是通过多媒体,将古诗文所刻画的意境通过一幅幅画面展现给学生,鼓励学生用“猜一猜”“说一说”“画一画”“演一演”等方式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提升学生对古诗词的阅读鉴赏能力。如,学习《渔歌子》(张志和)这首词时,就可以让学生将词中出现的事物一一画出来,然后将自己的画与诗词充分结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首词所表达的意境。这样一来,将抽象的古诗词理解过程具体化、形象化,诗附于画,画出于诗,诗画一体,自然降低了学习难度,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根据阶段目标,组织学生统一吟诵

如果说学习语文课本中的古诗词是开展经典吟诵的“点”的话,那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各年段的阶段目标的不同,选定适合本年级学生吟诵的篇目,并且组织学生统一吟诵,则是开展经典吟诵的“面”。点面结合,方能成就完整而系统的吟诵体系。一年级上册吟诵《弟子规》;一年级下册吟诵《三字经》;二年级上册吟诵《千字文》,下册吟诵《大学》;《笠翁对韵》《道德经》《论语》《中庸》《中华美德四字歌》也是三至六年级的必背篇目。课前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在轻松愉快没有压力的氛围下进行读经,甚至把读经作为班级文化的一种展示,不仅有利于学生积累知识,且书声琅琅,情绪昂扬,造成了课堂上应有的学习气氛,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上好语文课。

四、依托活动,激发学生吟诵热情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应在班级乃至全校范围内开展各种形式的吟诵活动。1.依托中国传统节日,开展诗会。在传统节日到来之前,组织学生或读诗、或赛诗、或画诗、或演诗,加深理解,达到人人乐学的良好局面。2.形成常规,开展“经典古诗词考级”活动。以年级为单位,学校推荐必背古诗词30首,让学生自主背诗,十首为一级,级别越高,就越有可能成为本班的“小考官”。“小考官”到指定教师处再进行考级,若能成功,就会成为本年度校级“背诗小能手”,学校予以统一表彰。3.大力提倡亲子阅读。亲子阅读就是以书为媒,以阅读为纽带,让孩子和家长共同分享阅读的过程。

用五千年文明凝聚的经典熏陶学生的心灵意义非凡。回味经典,吟诵经典。当学生们爱上吟诵时,相信他们的生活必将书香四溢,渐得渐悟。

编辑:张慧敏

猜你喜欢
综合素养提升小学语文
浅谈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童诗”也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