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主体"三三式"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

2018-07-24 10:28朱贺薛涛英聂建萍
新课程·下旬 2018年4期
关键词:双主体课堂教学模式

朱贺 薛涛英 聂建萍

摘 要:为解决当前数学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围绕新课改需求,研究提出了一种双主体“三三式”课堂教学模式。针对该教学模式,重点给出了构建原则,分析了主要特点,并提出了具体的实现方式。

关键词:双主体;三三式;课堂教学模式

当前高中数学应试教育依然占据主要地位,导致学生主体意识和地位丧失,严重制约素质教育发展。迫切需要建构一种遵循学生个性心理和认知特点的教学模式。基于此,提出一种高中数学双主体“三三式”教学模式。

一、构建原则

为解决教学中的主要问题,遵循以下两个基本原则。

(一)突出学生主体

首先要重点突出唤醒学生主体意识,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主动关注自身发展的自觉意识;其次,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牢固树立学生不仅是教学对象客体,也应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参与者,着力改变当前高中数学教学中填鸭式、灌输式教学的问题现状。

(二)促进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

与应试教育相比,素质教育对高中生知识量和学习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且高中生心智已基本成熟,“保姆式”教学已不适应高中教学内容。因此研究新的教学模式时,应重点考虑学生学习方法优化问题,尤其是着力实现高中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学会”仅是在老师指导下学会特定知识;而“会学”则是老师为指导者,学生才是学习主体,强调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能力。

二、主要特点

(一)双主体

双主体,即教师和学生两者都是课堂教学主体,两大主体交互在一起,共同参与课堂中的教与学。特点如下:互为主体、双向互动、学创结合。具体有以下三大特征:

(1)教学过程的交往性,“主体—主体”模式,即“我—你”关系,而非“主体—客体”模式,即“我—他”关系。

(2)教学对话的平等性,体现包容与共享,而非强调与压迫。

(3)课程建设的“人化—整合”性,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与融合,使教育回归“生之界”。

(二)“三三式”课堂教学模式

“三三式”,即课前三问、课中三段、课后三思。

(1)课前三问

一是为何教?要求理念与时俱进;二是教给谁?要求明晰学习主体;三是怎样教?要求研究内容本刚合一、方法创新有效。

(2)课中三段

第一段,教学导入,目的是创设情境,设计时间5~6分钟,重点完成以下三项工作。

a.复习巩固上节课知识(以小组为单位提问或检测);

b.新旧知识联系,导入新课;

c.出示本节课学习主题和目标。

第二段,学习新知,目的是合作探究,设计时间25分钟,重点完成以下三项工作。

a.分组展示上节课的布置的预习成果,设计7~8分钟;

b.组内讨论、说明,跨组质疑、评价,设计10~12分钟;

c.老师针对性讲解,设计4~5分钟。

第三段,总结归纳,目的是延伸迁移,设计时间7~9分钟,重点完成以下三项工作。

a.总结或拓展、延伸本节所学知识;

b.组内或全班分享本节学习收获感受;

c.分层分组布置作业,重点是巩固旧知、预习新知。

(3)课后三思

a.思想有高度吗?这是教育境界范畴,包括渗透教育理念、传承科学文化和培养学生人格等方面。

b.知识丰富了吗?这是教育素养范畴,包括开阔视野、创新思维和深化认知等方面。

c.统帅课堂全局了吗?这是教育技巧范畴,包括感悟教场、管理融通和施教浸润等方面。

三、实现方式

基于以上原则和主要特点,设计两种课堂实现形式。

(一)正课

宗旨是把课堂翻转为学生主阵地,学生地盘,学生做主。把大量内容、大部分时间大胆交给学生。通过自学释疑,通过思考探究,通过合作提升。

具体流程:①课下完成预设内容的基础上,通过班班通或纸质材料将“三三式”教案或导学案展示或发给学生,结合教学进度或章节内容加大课堂容量,甚至以周为单位展示或下发。②以互助组为单位学习、讨论、归纳,生成个性或共性问题,并以清单形式列出个人疑惑、收获或感悟,以便在副课上展示。③课堂上,教师以“观察员”身份出现,维持纪律,观察学习状态,督促学生动脑动手。

(二)副课

宗旨是师生互为主体,台上台下联动。通过训练操作、做学结合、反馈矫正、自评互评等环节,达到知识、能力的延伸迁移。

具体流程:①以小组为单位出示正课时整理出的问题清单,通过屏幕、幻灯、板书、口头等形式面对全班学生讲解,然后组内自评,其他小组质疑、评价。②教师重在引导,适时点评,控制节奏,并用打分方式进行表扬和鼓励。③课堂最后3~5分钟,教师布置下节课内容。

两种课堂形式关系:正课负责导入,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导入教学内容,明晰副课学习重难点;副课负责突出,以双主体为基本模式,问题互动为牵引,发挥“三三式”教学的优势特点,释疑学生问题,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认知,瞄准高考知识点,通过习题精炼,锻炼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课堂设计时,两种形式相互关联、互为支持,共同支撑完成课堂教学。

本文研究提出了一种双主体“三三式”课堂教学模式,借助于正课、副课两种形式进行了具体实现。实践证明,该模式将学生放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位置,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完善现有高中数学教学模式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召存.教学中主体参与的有效性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05(5).

[2]姜永杰.论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参与[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1(3).

[3]刘桂秋.有效教学概念新探:综合有效教学观下的有效教学[J].课程·教材·教法,2008(6).

注:本文系2017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學研究项目《双主体“三三式”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JCJYC17030327)研究成果。

编辑 鲁翠红

猜你喜欢
双主体课堂教学模式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模式探讨
构建中学政治生活化课堂的实践与研究
高中体育互动双主体教学模式研究
“五步探引”课堂教学模式下对《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的运用
浅谈通滩中学“双主体——三环节
高中化学“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基于“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的高职电力电器专业教学模式的实证研究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规避“男生危机”现象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