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蜡氧化的改性研究

2018-07-25 06:36魏润利
山西化工 2018年3期
关键词:皂化酸值石蜡

魏润利

(阳煤集团太原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0)

国内石蜡氧化技术适于20世纪60年代,主要开发了以锰金属盐为催化剂的石蜡氧化技术。直到20世纪末21世纪初,国内有关科研工作者研究出了石蜡催化氧化技术,配以科研手段,可将石蜡转变为可替代动植物蜡的特种蜡,大量应用于油墨、皮革、纺织、铸造、纤维、医药、文具等众多日用化学工业领域,为我国石蜡中下游产品开发和应用开辟新的途径。

本文以石蜡为研究对象,利用化学方法对石蜡进行氧化,通过实验对石蜡进行氧化引入—OH、—COOH、C—O、—COOR等基团并对氧化产物进行分析检测[1],以达到全面了解石蜡氧化产物性质的目的。在这一基础上继续对其氧化产物进行改性,使其具有更广泛的用途和更大的经济附加值。

1 实验部分

1.1 试验方法

在自行设计的实验装置上进行石蜡的无催化氧化反应。实验前,首先将58#石蜡加入反应器三口烧瓶内,通过DF-101S集热式恒温加热磁力搅拌器加热逐渐升温,直到所加石蜡全部融化。待达到实验所需温度(140 ℃~170 ℃)并稳定在此温度下,加入适量氧化引发剂并通入氧气,此时开始计时。在反应完成后分析产物酸值、皂化值[1]。

1.2 酸值的测定

氧化石蜡的酸值按GB/T264石油产品酸值测定法测定。

称取1 g的氧化蜡至0.000 1 g于250 mL锥形瓶中,加入40 mL二甲苯,加热、晃动锥形瓶使氧化蜡完全溶于二甲苯。加入5滴酚酞,用配置好的KOH乙醇溶液滴定至热溶液出现桃红色。最后消耗KOH乙醇溶液VKOH,则样品酸值即为:

酸值=VKOH×NKOH×56.11/W(样)

1.3 皂化值的测定

氧化石蜡的皂化值按GB/T 8021石油产品皂化值测定法测定。

称取1 g的氧化蜡至0.000 1 g于250 mL锥形瓶中,加入40 mL二甲苯和过量的KOH乙醇溶液。连接冷凝液管和锥形瓶并加热,当回流开始继续加热30 min,加入3滴酚酞指示剂趁热用配制的HCl溶液滴定至溶液颜色完全消失。

2 实验结果与讨论

2.1 实验结果

本实验取58#碎块状石蜡30 g放入三口烧瓶,油浴加热至熔化,考察反应设定温度(A)、氧化引发剂(C)、反应时间(B)的影响,进行正交实验设计,实验因素表见表1。

表1 实验因素表

2.2 方差分析

2.2.1 酸值分析

根据酸值方差分析可知,在本次实验中的酸值测定引发剂用量为显著因素,即引发剂用量对酸值的影响最大,反应时间对酸值的影响次之,反应温度对酸值的影响最小,故应严格控制引发剂用量和反应时间。

2.2.2 皂化值分析

根据皂化值方差分析可知,在本次实验中皂化值的测定,反应温度为显著因素,反应温度对皂化值的影响最大,反应时间对皂化值的影响次之,引发剂用量对皂化值的影响最小。同时也可以看出反应时间和引发剂用量的F比值非常接近,故二者对皂化值的影响近乎相同[2]。

2.3 效应曲线分析

根据正交实验结果绘制成图1和图2。

图1 酸值效应曲线

图2 皂化值效应曲线

2.3.1 反应温度的影响

反应温度是影响石蜡氧化程度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使反应开始并稳定进行,必须有一定浓度的自由基存在,这就要求体系保持足够的反应温度。温度增高,自由基的产生和链转移速度增快,反应速度也相应加快。但由于氧化反应为放热反应,故反应一旦开始后,应及时除去系统多余热量。如温度升高,容易形成恶性循环,使温度难以控制。另外,温度过高也易引发副反应,造成副产物的增加,影响石蜡纯度。

由图1及图2可以看出随着反应温度的增加,氧化蜡的酸值和皂化值总体趋势都是在增加。本反应中,酸值与皂化值在140 ℃~150 ℃呈上升趋势,在150 ℃达到峰值。随后随着温度的增加,酸值与皂化值下降后又急速增加。当反应温度提高,氧化反应速度加快,因此氧化蜡的酸值和皂化值增大。但反应温度过高,会导致氧化反应的副产物增加,氧化蜡颜色加深,对石蜡的氧化不利,因此反应温度在145 ℃~150 ℃较为适宜。

2.3.2 反应时间的影响

反应时间也是影响石蜡氧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反应时间长,副产物增加,产品质量下降。因此,控制氧化时间也是十分重要的。

由图1及图2可以看出,反应时间在5 h左右时,酸值与皂化值达到峰值,随后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酸值与皂化值逐渐下降。氧化蜡的酸值与皂化值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当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时,继续反应会导致副反应太多而降低产物的产品质量[3]。

2.3.3 引发剂的影响

引发剂的加入对石蜡的氧化具有促进作用,它能加快石蜡的氧化速率,但过多的加入可能会使副反应作用加强,这对于提高氧化蜡性能是不利的。

由图1及图2可以看出,随着引发剂用量的增加,酸值与皂化值逐渐增加,但当引发剂用量达到4%时,酸值与皂化值达到峰值,然后逐渐下降。说明当引发剂加入量过小时,不能完全激活石蜡,使反应不能完全进行,只有当引发剂达到一定量时才能使石蜡充分反应,但当引发剂加入量过多时会使副反应增多,不利于氧化反应的进行。

2.4 乳化蜡分析

为进一步检测石蜡氧化后的性质,特对氧化蜡进行乳化分析,见表2。

在样品质量15 g、复合乳化剂(TW-80∶SP-80=2∶1)14%、水量(占样品质量)90%、搅拌速度1 000 r/min、乳化温度80 ℃、乳化时间30 min的条件下考察不同酸值的氧化石蜡对乳液的影响。

表2 乳化蜡性质对比

根据实验得出,乳化后颜色由淡黄色变为乳白色,由固体变为液体。由表2可知,石蜡氧化后乳化效果更好。石蜡氧化改性程度小、酸值低意味着改性石蜡分子中极性基团如—COOH、—OH、—CO—等较少,因此乳化性能差(如原料石蜡)。

3 结论

1) 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引发剂用量都是影响石蜡氧化反应的重要因素。引发剂用量对酸值的影响比对皂化值影响更为显著;150 ℃时,酸值达到峰值,为反应的最佳温度;反应时间对酸值、皂化值的影响都较为明显。

2) 在本次试验中,确定最佳的氧化条件为:反应时间5.5 h,反应温度155 ℃,引发剂用量4%。

3) 石蜡氧化后比原始石蜡乳化效果更好。

猜你喜欢
皂化酸值石蜡
含2-乙基己酸的多元醇酯对皂化值测定的影响
体积占比不同的组合式石蜡相变传热数值模拟
柴油酸度和酸值测定结果差异性研究
一种快速简单的植物油不皂化物提取方法
优质橄榄油如何购买
二元低共熔相变石蜡的制备及热性能研究
世界石蜡市场供需现状及预测
空间大载荷石蜡驱动器研制
Al2(SO4)3/SiO2催化高酸值生物柴油原料降酸值研究
隔夜皂化法测定白酒总酯的不确定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