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瘦西湖公园林木资源调查与分析

2018-07-30 04:31孙羊林周春华
江苏林业科技 2018年3期
关键词:瘦西湖蓄积量株数

韩 翀,孙羊林,周春华

(1. 南京祥耀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江苏 南京 210015; 2. 扬州市林业生产技术指导站, 江苏 扬州 225009; 3. 扬州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9)

瘦西湖,原名保障湖,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城西北郊,总面积133.3 hm2。瘦西湖在清代康乾时期已形成基本格局,有“园林之盛,甲于天下”之誉,包括长堤春柳、徐园、小金山、钓鱼台、五亭桥、熙春台、二十四桥、石壁流淙、万花园等主要景点。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并荣获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国家文化旅游示范区、国家5A级景区、江苏最美的地方等一系列荣誉称号。201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林木资源调查是林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的基础性工作。目前对瘦西湖公园植物的研究主要涉及地被植物[1]、水生植物[2]及宏观的景观设计及生态建设方面[3-6],而对林木资源尚未有系统全面的调查。本研究将通过调查,摸清瘦西湖公园林木资源家底,建立完备的林木资源动态监测体系,合理制定林业发展规划,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未来几年,景区将按照打造“世界级公园”的目标,将其建设成为融文化展示、历史溯源、生态观光、休闲度假为一体的扬州城市历史文化新空间。

1 调查方法

瘦西湖公园调查范围如图1所示,面积约为133.3 hm2(包括水域面积46.7 hm2)。由于面积较大,且各林木资源相对集中,根据瘦西湖公园道路及水体等地形地貌特征,将其分为4个面积大致相等的片区:南门片区(32.5 hm2)、西门片区(33.4 hm2)、万花园1期片区(34.1 hm2)及万花园2期片区(33.3 hm2)。片区划分后,根据每个片区内的水体、道路、建筑物、植物分布等不同的特征,再将每个片区划分成若干个斑块。再根据斑块面积的大小分配4—8人进行调查。

调查工作于2017年3月22—24日进行,历时3 d,按照逐片逐斑块逐株进行调查,完成瘦西湖公园范围内乔木的种类、胸径、株数以及大致分布范围。2017年3月25日至4月初,完成调查数据等材料整理、检查、图表制作及调查报告编写。

林木蓄积量的计算按照以下方法进行操作:杨树采用2013年发布实施的江苏省地方标准《杨树一元立木材积表》(DB32/T2349-2013)进行计算;其他树种采用《江苏省主要树种一元立木材积表》进行计算:(1)杉类参照水杉、池杉;(2)黑松、白皮松等松柏类植物参照赤松、黑松;(3)其他植物参照林分阔2。所有胸径<5 cm的林木的单株材积均按“0”计算。

图1 瘦西湖公园林木资源调查范围及片区划分(I:南门片区;II:西门片区;III:万花园1期片区;IV:万花园2期片区)

2 结果与分析

2.1 瘦西湖林木种类和应用频度分析

调查结果(见表1)显示:瘦西湖公园总计有95种园林乔木或乔木状树木(含其他松柏类及其他树种),隶属于45科,总计33 757 株,总蓄积为6 376 m3,其中胸径在50 cm以上的有359株。

表1 瘦西湖林木资源调查结果

从表1可见,按株数排名,前10的树种为桂花(5 372 株)、柳树(2 110 株)、杉类(1 937 株)、杨树(1 717 株)、樱花(1 585 株)、构树(1 544 株)、朴树(1 433 株)、其他松柏(1 360株)、垂丝海棠(1 339 株)以及女贞(1 135 株)。按蓄积排名,前10的树种为枫杨(720 m3)、杉类(654 m3)、柳树(654 m3)、刺槐(636 m3)、朴树(612 m3)、杨树(584 m3)、香樟(295 m3)、银杏(276 m3)、其他松柏(244 m3)以及桂花(203 m3)。按胸径>50 cm株数排名,前10的树种为枫杨(83株)、柳树(58株)、悬铃木(39株)、银杏(32株)、香樟(21株)、其他松柏(21株)、刺槐(20株)、杨树(17株)、雪松(17株)以及桂花(7株)。

2.2 林木类别及其蓄积量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常绿树与落叶树株数分别占总数的35.71%和64.29%,落叶树株数是常绿树株数的1.80倍。常绿树与落叶树蓄积量分别占总蓄积量的20.29%和79.71%,落叶树蓄积量是常绿树蓄积量的3.92倍。

2.3 林木胸径及蓄积量分析

(各图例中数量分别为胸径大小,单位cm)图2 瘦西湖公园整体不同胸径树木株数占有比例

从图2可以看出,瘦西湖公园各胸径级别树木的株数占比最大的前5位胸径是<5,6,8,10 cm及12 cm,占比分别为14.69%,12.25%,9.52%,8.80%及6.80%;而株数占比最小的前5位胸径分别是50,48,42,46 cm及38 cm,占比分别为0.19%,0.23%,0.48%,0.73%及0.85%。总体上胸径较小的株数较多,胸径较大的株数较少。从阶段来看,胸径在0—10,10—20,20—30,30—40,40—50 cm以及>50 cm 6个阶段株数分别占比为45.26%,28.69%,16.65%,5.82%,2.82%以及1.06%,胸径在20 cm以下的株数将近占有3/4。

从图3可以看出,瘦西湖公园各胸径级别树木的蓄积量占比例大的前5位胸径是>50,26,28,30 cm及44 cm,占比分别为9.87%,9.41%,6.50%,6.47%及5.94%;而占比最小的前5位胸径是<5,6,8,10 cm及50 cm,占比分别为0,0.57%,0.87%,1.39%及1.65%。总体来说,胸径小的虽然株数较多,但是由于单株材积较小,所以蓄积量较小;而胸径大的虽然株数较少,但由于单株材积较大,蓄积量较大。另外,胸径在0—10,10—20,20—30,30—40,40—50 cm以及>50 cm 6个阶段蓄积分别占比为2.83%,15.79%,31.18%,23.02%,17.31%以及9.87%。按照陆地面积计算,瘦西湖公园林木单位面积蓄积量为73.63 m3/hm2。

(各图例中数量分别为胸径大小,单位cm)图3 瘦西湖公园整体不同胸径树木蓄积量占有比例

3 瘦西湖公园林木养护及景观植物配置建议

基于本次瘦西湖公园林木资源调查发现的一些情况,建议在瘦西湖公园以后的维护和建设中进行相关的改进与提升:

(1)利用构树适应性和抗逆性强,能大量吸滞粉尘和吸收二氧化硫等物质的功能,发挥其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7]。西门片区中南侧部分的一片林木主要以构树、杨树为主,仍处于管理粗放状态,尤其野生构树小苗居多,景观较差,且该片区内绿化垃圾较多。可对该区域进行合理的规划与开发,充分发挥构树的生态功能,减少因管护不到而造成景观不良。

(2)移植大规格苗木来提高景观效果[8]。通过调查发现,瘦西湖公园内胸径在10 cm(含)以下的林木株数较多,为45.26%,占了将近一半的比例,可在局部区域补栽一些胸径20—30 cm较大规格的苗木,进一步提高公园的景观效果。

(3)增加乡土树种的应用。随着“人与自然共生” 理念的深入人心和对昔时自然景观的追忆,人们对城市绿化的生物多样性及自然度等提出更高的要求,生态林将逐渐成为城市绿化建设的重点,乡土树种在城市绿化建设中也将越来越受到重视[9]。某些乡土植物的应用较少,如无患子(52株)、楝树(50株)、泡桐(25株)、香椿(34株)、喜树(23株)、丝棉木(7株)等。可筛选扬州市区域内可利用的乡土植物,在适地适树的前提下,通过增加乡土树种的种类或者应用数量改造现有林木结构,丰富林木种类。

(4)增加乔木类特色观花树种。瘦西湖公园春季观花植物以梅花、美人梅、垂丝海棠、樱花等灌木类为主,乔木类以玉兰为主。调查结果表明,公园春季其他特色观花乔木种类较少,如泡桐(25株)、深山含笑(7株)、杜梨(2株)等。建议在重点地段,适当增加杜梨等特色乔木观花类植物,与花灌木搭配,不仅可以进一步提高景观效果,而且可以起到提供阴凉、涵养水源、降低噪音、清洁空气的作用[10]。

(5)加强林木抚育管理,提高林木集约经营水平。中国森林植被的碳汇功能主要来自于人工林的贡献[11],通过测量生物量或蓄积量,可以推算出碳储量,并估计人工林碳汇[12]。作为城市生态环境重要组成部分的园林树木具有碳汇功能,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13]。瘦西湖公园林木单位面积蓄积量为73.63 m3/hm2,稍低于全国的林分水平(78.06 m3/hm2)。瘦西湖公园中有很多林木是近年来人工种植的,胸径较小,株数占比多,需要加强抚育管理,促进林木的生长,提高林木的蓄积量和碳汇功能。

猜你喜欢
瘦西湖蓄积量株数
不同品种苎麻新麻分株力差异比较及其与农艺性状指标的相关性
美丽的瘦西湖
十二月的瘦西湖
我院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感染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Parks In Yangzhou
俯瞰大美瘦西湖
当阳市森林植被碳储量及其价值评价
祁连山青海云杉林生物量与碳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巧解“植树问题”
2015年湖南省活立木蓄积量、森林覆盖率排名前10位的县市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