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伐他汀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效果及对相关血清标志物水平的影响

2018-07-31 01:52郭秋野李艳红
解放军医药杂志 2018年7期
关键词:辛伐他汀稳定期阻塞性

郭秋野,李艳红,张 霞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指病变侵犯肺实质、气道、肺血管的慢性炎症反应性疾病,特征为不可逆性的气流受限[1-2]。随着人们生活方式改变及环境的恶化,COPD发病率及病死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公认为其是由多种原因共同作用所导致,与有害颗粒炎性反应或烟雾、香烟等有害气体、抗氧化和氧化失衡相关[3-4]。COPD好发于老年人群,具有病程长、反复发作等特点,由于疾病引起患者活动耐量降低,可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甚者完全丧失生活自理能力[5]。研究报道,氧化和抗氧化失衡、氧化应激是COPD疾病进展的重要原因之一[6]。研究证实,他汀类药物不仅有降血脂的作用,还有抗炎、抗氧化的作用,故可用于治疗COPD[7]。现本研究探讨辛伐他汀治疗稳定期COPD临床效果及对相关血清标志物水平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8月—2017年2月我院呼吸内科住院治疗的稳定期COPD 98例。纳入标准:①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制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处理和预防全球策略(2011年修订版)》中的COPD诊断标准、分期标准[8];②所有患者病情稳定均≥1个月。排除标准:①有血液传染方面及自身免疫方面疾病;②合并支气管哮喘及胸膜疾病者;③伴有神经、精神类疾病者;④合并恶性肿瘤者;⑤伴有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2组年龄、性别、病程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2组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资料比较

注: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辛伐他汀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改善通气、祛痰平喘、抗感染、纠正电解质平衡、抗感染等常规治疗,并给予茶碱缓释片(瑞阳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4050)0.1 g治疗,每日2次,共治疗3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辛伐他汀(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010323)20 mg口服,每日1次,共治疗3个月。

1.3观察指标

1.3.1肺功能:所有患者于治疗前后应用肺功能检测仪检测,主要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FEV1/FVC值。6 min步行距离:在一个平坦路面上画一条直线记录所有患者治疗前后6 min所走的距离,距离越远表明活动耐量越大,肺功能越好。

1.3.2COPD病情评估问卷(CAT):所有患者于治疗前后通过CAT评估量表对病情进行评估,总分为40分,分值越高表明病情程度越重。

1.3.3血清标志物水平:所有患者均在入院后清晨采空腹静脉血5 ml,收集于促凝管中,在3000 r/min,高速离心15 min,离心后取上清液,将其放入冷藏室待测。白介素-17(IL-17)、表面活性蛋白D(SP-D)、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进行检测。C反应蛋白(CRP)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进行检测。

2 结果

2.1肺功能 2组治疗前FVC、FEV1及FEV1/FVC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FVC、FEV1及FEV1/FVC值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前后肺功能比较

注: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辛伐他汀;FVC为用力肺活量,FEV1为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比较,cP<0.05

2.2治疗前后6 min步行距离及CAT评分比较 2组治疗前6 min步行距离及CAT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6 min步行距离均较治疗前增加,CAT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6 min步行距离长于对照组,CAT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前后6 min步行距离及CAT评分比较

注: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辛伐他汀;CAT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情评估问卷;与治疗前比较,aP<0.05

2.3相关血清标志物水平比较 2组治疗前IL-17、SP-D、MMP-9、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IL-17、SP-D、MMP-9、CR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2组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血清标志物水平比较

注: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辛伐他汀;IL-17为白介素-17,SP-D为表面活性蛋白D,MMP-9为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CRP为C反应蛋白;与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比较,cP<0.05

2.4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对照组未发生不良反应,观察组出现头痛、恶心各1例,均为一过性反应。

3 讨论

COPD是一种预后差、发病率高,以呼吸通气功能受限为主要症状的全身性系统疾病。污染气体、粉尘、香烟及有毒性烟雾等吸入性刺激物是其最为主要的诱发因素,在临床主要表现为呼吸受限、咳痰、咳嗽等症状,可对患者生命及生活质量造成影响[9-10]。COPD发病机制与炎性反应、氧化应激、自主神经失调、免疫功能、细胞外基质蛋白水解等多种复杂因素共同作用损伤肺组织相关[11-12]。IL-17是一种常见的炎性因子。研究报道,在COPD患者中IL-17水平存在异常增高,且IL-17在多种慢性炎症疾病发生及进展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其对于中性粒细胞在气道内的活化和聚集有着促进作用,还可促进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等多种炎性因子产生,故可促进COPD疾病进展[13-14]。MMP-9是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家族中一员,对胶原及弹性蛋白具有分解作用,当其水平异常增高时可诱使肺泡表面及肺弹性蛋白活性呈不可逆性的丧失,进而可引起肺组织分解、沉积紊乱,形成肺气肿[15-16]。SP-D是一种主要由终末细支气管上皮细胞和肺泡Ⅱ型细胞分泌的肺表面活性蛋白,也是一种COPD肺组织特异性的生物标志物[17],研究报道,其水平与FEV1呈负相关关系[18]。

CRP是血清蛋白家族中的一员,也是临床上常用的反映炎症的灵敏性指标[19],在正常情况下其在机体中水平较低,当发生炎性反应时其水平可急速上升,且随着炎症程度增加而随之增加[20-21]。在劳累过度及季节突变情况下可出现COPD急性发作,病情加重,但是COPD是一种可预防、可治疗的疾病[22]。故对于稳定期COPD患者长期坚持治疗,不但可以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还可预防COPD急性发作,降低病死率[23-24]。

辛伐他汀是一种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在临床常用于降血脂[25]。近年来,学者们发现其还有重塑气管壁结构、抗炎、抗氧化、调节免疫作用[26]。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FVC、FEV1、FEV1/FVC值及6 min步行距离较对照组升高,CAT评分低于对照组,提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治疗可有效改善COPD患者肺功能及病情。本研究结果还显示,治疗后观察组IL-17、SP-D、MMP-9、CRP水平均较对照组下降,提示辛伐他汀具有显著抗炎、抗氧化作用,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IL-17、SP-D、MMP-9、CRP等相关血清标志物水平相关。

综上所述,辛伐他汀治疗稳定期COPD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及病情,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稳定期COPD患者IL-17、SP-D、MMP-9、CRP等相关血清标志物水平相关。

猜你喜欢
辛伐他汀稳定期阻塞性
自拟补肺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肾气虚证)的临床研究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慢阻肺稳定期,慢阻肺合并肺癌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
辛伐他汀对高血压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作用及机制
皮肤磨削术联合表皮细胞膜片治疗稳定期白癜风疗效观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干预及护理
辛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对糖尿病伴冠心病的影响
脑梗死应用辛伐他汀联合抗栓治疗的临床观察
祛脂定斑汤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痰瘀互结型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50例
中西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