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沙坦钾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疗效及对血清IL-1、TNF-α和sFlt-1的影响

2018-07-31 01:52雷雪姣
解放军医药杂志 2018年7期
关键词:氯沙坦肾炎肾小球

雷雪姣,任 莉,李 栋

慢性肾小球肾炎是内科常见病,近几年因受生活习惯和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1]。相关临床资料表明,肾小球肾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以青中年较多见,且男性多于女性[2]。该病在临床以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为基本临床表现,病情进展缓慢,病情迁延,并伴有不同程度的肾衰竭,最终将渐进性发展为慢性肾衰竭。大量临床研究表明,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以防止或延缓肾功能恶化、防治严重合并症为主要目的,蛋白尿和高血压是促进肾功能恶化,导致肾小球硬化加速的重要因素,如蛋白尿异常及血压控制不良,患者预后较差,故而减少蛋白尿和积极控制高血压是重要的环节[3-4]。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慢性肾小球肾炎147例的临床资料,旨在探讨氯沙坦钾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白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sFlt-1)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肾小球肾炎147例,男85例,女62例,年龄20~68(54.30±3.22)岁,病程1~7(3.86±1.12)年;病理类型: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53例,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57例,膜性肾病37例。纳入标准:①均符合1992年中华内科杂志编委会肾病专业组制定的原发肾小球疾病的诊断标准[5];②无沟通障碍;③年龄18~68岁;④近1个月内未接受过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药物治疗者。排除标准:①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高血压性肾损害、糖尿病肾病等继发性肾病者;②合并感染及其他免疫性疾病者;③合并心、肝、肾等重要脏器损伤者;④拒绝参与本研究者。按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83例和对照组64例。2组性别、年龄、病程、病理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2组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资料比较

注: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氯沙坦钾,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前列地尔

1.2治疗方法 2组均给予常规抗炎、积极控制血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治疗,同时叮嘱患者低盐、低蛋白、低脂饮食,注意休息,旨在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对照组:在上述基础上口服氯沙坦钾(浙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70264)50 mg治疗,每天1次。治疗过程中如果患者血压>140/90 mmHg,则予以络活喜(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50224)5 mg口服,每天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前列地尔(北京泰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80023)10 μg加入生理盐水(杭州民生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3021575)100 ml中静脉滴注,30 min内滴完,每天1次。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

1.3指标检测及方法 分别于治疗前及结束后次日清晨抽取空腹静脉血5 ml静置30 min后3000 g离心10 min,取上清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IL-1、TNF-α和sFlt-1水平,检测试剂盒购于北京晶美生物工程公司,检测过程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在治疗前与治疗后收集24 h内排出的所有尿液,采用BaekmaxCXT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患者24 h尿蛋白和肾功能各项指标:血尿素(BUN)、血肌酐(SCr)及肾小球滤过率(GFR)进行检测,检测过程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

1.4观察指标

1.4.1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制定的《慢性肾小球肾炎疗效评定标准》[6]。临床控制:患者治疗后其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24 h尿蛋白正常。显效:治疗后其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明显,24 h尿蛋白减少量>40%。有效: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所缓解,24 h尿蛋白减少量<40%。无效: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无改善甚至加重。临床总有效率=(临床控制+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2炎性因子及肾功能改善情况 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清IL-1、TNF-α和sFlt-1水平变化情况及肾功能各项指标改善情况。

2 结果

2.1临床疗效 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43,P=0.003)。见表2。

表2 2组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疗效比较

注: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氯沙坦钾,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前列地尔;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2血清IL-1、TNF-α和sFlt-1水平比较 2组治疗后血清IL-1、TNF-α和sFlt-1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P<0.01)。见表3。

表3 2组慢性肾小球肾炎治疗前后血清IL-1、TNF-α和sFlt-1水平比较

注: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氯沙坦钾,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前列地尔;IL-1为白介素1,TNF-α为肿瘤坏死因子α,sFlt-1为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与治疗前比较,aP<0.05

2.3肾功能各指标改善情况 2组治疗后肾功能各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研究组治疗后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P<0.01)。见表4。

表4 2组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功能各项指标改善情况比较

注: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氯沙坦钾,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前列地尔;BUN为血尿素,SCr为血肌酐,GFR为肾小球滤过率;与治疗前比较,aP<0.05

2.4不良反应 研究组发生不良反应11例(13.25%),其中咳嗽4例,头晕和高血钾各3例,血管性水肿1例;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15例(23.44%),其中咳嗽5例,头晕和高血钾各4例,血管性水肿2例。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843,P<0.001)。

3 讨论

既往研究报道,免疫介导炎症是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病机制,少数患者由急性肾小球肾炎发展所致[7]。另外,非免疫、非炎症机制也对慢性肾小球肾炎疾病的发展起促进作用[8]。该病以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为基本临床表现。有研究显示,如尿蛋白异常及血压控制不良,肾功能恶化较快,预后较差[9]。因此,积极控制高血压和减少尿蛋白是两个重要的环节[10]。

根据临床资料可知,患者血清中IL-1、TNF-α及sFlt-1水平与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肾脏病变程度以及炎性反应有关[11]。IL-1为趋化因子CC亚群成员之一,大量产生内分泌效应:诱导肝脏急性期蛋白合成引起发热和恶病质[12]。TNF-α是一种主要由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产生的促炎细胞因子,并参与正常炎性反应和免疫反应[13-14]。TNF-α在很多机体病理状态下会产生增多,在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血液中都可发现TNF-α增多[15]。sFlt-1是分泌型可溶性蛋白,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具有调节作用,可影响血管壁的完整性和通透性[16]。因此,临床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清中IL-1、TNF-α及sFlt-1水平进行检测能够判断其炎症程度,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17-18]。

氯沙坦钾属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用于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药品,在临床应用较普遍,可降低血压和尿蛋白水平,并缓解肾脏病情恶化[19]。有学者提出,单纯使用氯沙坦钾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效果并不理想,适用于联合用药治疗的患者[20]。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血清中IL-1、TNF-α和sFlt-1水平低于对照组,肾功能各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提示氯沙坦钾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后患者肾功能明显改善,炎性反应明显减轻,临床效果显著,与既往研究结果相似[21-22]。此外,本研究还发现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提示联合用药的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氯沙坦钾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其肾功能,降低血清中IL-1、TNF-α和sFlt-1水平,且安全可靠,为提高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诊治水平提供了参考依据。

猜你喜欢
氯沙坦肾炎肾小球
外周血B细胞耗竭治疗在狼疮性肾炎中的应用进展
氯沙坦钾氢氯噻嗪片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及安全性研究
氨氯地平联合氯沙坦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赵振昌教授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经验
白藜芦醇改善高糖引起肾小球系膜细胞损伤的作用研究
奶牛肾炎的诊断与治疗
解毒利湿汤治疗紫癜性肾炎42例临床研究
氯沙坦和赖诺普利降压、降尿酸作用的临床观察
警惕氯沙坦的不良反应
乙肝相关性肾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