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舆情与大学生法律素质之间的关系

2018-07-31 09:25王一琪
法制与社会 2018年19期
关键词:关系大学生

摘 要 在精英化高校教育向大众化高校教育转化的过程中,高校大学生的数量不断攀升,随之而来的是不断增加的大学生法律事故。而网络化信息时代,全面共享的信息交互形式,促使外界舆情对高校大学生的各方面思想素质具有广泛的影响。因此本文以高校舆情特征为入手点,通过对高校舆情与大学生法律素质之间的联系分析,提出了几点优化建设高校舆情调控措施,以便为高校大学生法律素质的有效提升提供依据。

关键词 高校舆情 大学生 法律素质 关系

作者简介:王一琪,赤峰学院。

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07.099

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内,社会民众以事件为重点,利用高校为传输媒介进行社会事物、社会问题及社会运行意见的表达,被称为高校舆情。高校舆情表达了现阶段高校大学生在思想情绪及社会生活价值观念,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力。因此对高校舆情与大学生法律素质之间的联系进行进一步分析具有非常重要参考意义。

一、 高校舆情发展特点

高校舆情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主要体现了大学生情绪态度。高校是大学生生活学习的主要环节,通过合理的高校舆情控制可为高校整体校园文化的和谐稳定提供依据。而由于高校舆情主要来源为网络媒体,在网络环节中各种错综复杂的信息传播模式,如微博、微信、抖音等软件,成为大学生信息资源获取的主要通道。大学生信息来源的多元性也决定了高校中介性事件发展的不同特点。从整体上来说,高校整体管理模式为开放式管理,其在基础教育信息交流的前提下,也是各种热点舆论的主要来源,而大学生自身专业素养、大学生知识掌握程度也直接决定了其对相应社会事件的关注程度,这就导致高校舆情控制成为大学生个人素质提升的主要依据。但是在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进程中,网络成为高校舆情的主要阵地,大学生也大多利用网络渠道进行各项信息的共享,而网络平台灵活、多变的信息管理形式也为高校管理提出了一定的困难。

二、高校舆情对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影响

(一)疏導大学生情绪

现阶段我国已建立了较为全面的法律体系,同时也具备了较为标准的法律管理机制。但是随着社会经济模式的变化及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在现阶段高校管理与高校舆情之间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大学生可以利用高校信息传播平台为依据进行各项社会见解及自身负面情绪的挥发。同时依据整体高校舆论影响力度的增加,高校大学生提出的相关诉求也可以得到有效的解决,从而保证大学生负面情绪的合理解决。

(二)获取法律知识

在信息化时代,高校舆情的影响程度不断加剧。相关教育机构及法律机构也可以利用高校舆情这一媒介,进行相关法律知识的普及教育,而这一优化高校的法律知识教育管理模式,可从根本上摒除以往单一固定的法律知识教育情况,增加与高校大学生的互动交流,为高校大学生与社会法律机构及高校管理教育机构的沟通联系构建一个良好的平台。在这个过程中,高校大学生可通过高校舆情获得更加完善全面的法律知识,并利用高校舆情对现阶段法律机制存在的弊端进行及时反馈。通过法律机构对相关建议的进一步整理分析,可为大学生基本法律权益的有效保障提供依据。

(三)发表个人见解

在网络化技术的发展过程中,以计算机网络为主要工具建立的高校舆情平台成为大学生获取法律知识的主要依据。现阶段在高校管理过程中,大学生可以通过高校舆情信息的接受及时掌握社会法律事件运行进展及相应的法律热点信息,同时通过与其他教师或者学习人员的沟通探究,也可以就相关法律事件表达自身的看法。特别是在重大法律事件发生时,当代大学生可以通过高校舆情信息及时提出自身认识,用于反映自身法律利益诉求,在锻炼大学生独立法律思维能力的同时,也可以激发大学生参与高校事务的热情,为高校管理法律机制的不断完善提供依据。

三、 高校舆情调控措施

(一)坚持高校大学生舆情调控原则

依据现阶段高校舆情特点,在高校大学生舆情调控优化措施实施过程中,应在以人为本舆情指导理念的基础上,全面开展上下联动、分级预警、讲究策略、统一协调等管理措施。为了保证高校整体师生法律素质的有效提升,高校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应严格依据高校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法律知识融入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为大学生建立正面的舆情指导方针。结合相应舆情信息的统一收集,可在保证高校舆情工作的有效处理的同时,有效避免负面舆情对大学生的不利影响。首先,高校舆情管理工作与高校整体效益的提升息息相关,这就对高校主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保证高校舆情的合理监控,在实际管理过程中高校管理人员可从发展战略、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上下联动机制的建立,将高校大学生及各级管理人员的实际利益与高校舆情控制进行紧密结合。通过高校基层师生、高校党委行政等全体人员的参与管理,结合相应组织协调措施,可将高校内部舆情模块进行有效整合,在降低舆情控制资源消耗的同时,也可以为高校各部门间的协同合作提供依据。其次,对于高校舆情管理而言,预先舆情监控体系的建立非常重要。在日常管理过程中,高校管理人员应结合实际社会舆情发展情况,对大学生进行危及处理培训教育,通过对高校舆情危机的全面分析进行对应解决方案的制定 。在这个基础上,可舆情危机出现的第一时间进行管理对策的实施,最大程度的降低不利舆情对高校大学生的不利影响。

高校大学生管理特点决定了高校舆情发展的突变型,这种突变性也导致其并无法通过单一的工作职能预测。因此在实际高校舆情控制过程中,高校管理人员应结合日常管理情况,协同相关机构及人员进行纵向垂直协调机制的建立。同时通过横向相互交流模式的全面覆盖,可逐步完善高校工作网络,为大学生舆情工作的有效控制提供依据。在统一的舆情控制机构运行的前提下,可综合考虑大学生舆情的产生原因、影响范围、危机类型、时间特性、严重程度等因素,进行分层次预警措施的开展,从而实现高校舆情的及时有效控制。

(二)构建高校舆情法律调控体系

高校舆情法律调控体系是高校大学生法律素质提升的保障。现阶段大学生舆情法律调控体系主要包括高校舆情工作领导小组建立、高校职能部门舆情工作职责规划、强化群团组织舆情工作管理等几个方面。

首先,在高校舆情组织领导建立环节,主要通过对高校管理人员、核心管理机构管理人员组织建设,结合法律思想、法律理论及法律咨询教育活动,为整体高校舆情法律教育体系的顺利运行提供依据。为了保证相关法律教育工作的良好开展,相关高校舆情调控管理人员应根据自身管理情况将整体大学生法律知识掌握情况进行统一整合,通过适当的判定及分析工作,开展合理的舆论引导调控,便于大学生法律知识的有效接收。相关舆情调控管理人员应就当代大学生思想特点,全面开展高校舆情分析、预警、调控、探究工作,不断加强自身舆情调控能力。同时结合法律事务咨询体系的建立,可构建集师生参与、处理迅速、领导有力为一体的高校舆情工作体系提供驱动力,便于大学生法律素质的有效提升。在高校舆情法律调控体系正常运行的过冲中,应就现阶段高校管理情况,对内部相关管理机构的工作职责进行进一步细化 。针对高校资产、后勤、宣传、教育、学生管理等直接涉及高校利益的机构,应作为重点舆情调控方面。根据相关部门工作情况,以高校管理敏感事项为入手点,进行辅助舆情调控通道的建立。如可在高校核心舆情部门进行舆情信息观察员的设置,通过对相关机构舆情信息的及时统计上报,可为高校发展战略的有效调整提供依据。

其次,在高校群体团队组织是高校舆情管理的主要方面,在实际管理工作进行过程中,高校管理人员应在党委行政机构的统一指导下,结合高校妇委会、学生会、团委、工会等相关结构的协同管理,及时了解当代大学生实际思想动态。通过相关高校舆情信息的及时收集,可逐步加强群体團队组织舆情调控功能。在实际管理环节相关群体团队成员应主动与大学生建立联系,以大学生的实际利益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避免过多的行政干预导致负面的高校舆情。同时逐渐建立完善高校学生联合会、高校团体代表会议等工作机制,及时收集高校大学生对于高校法律体制建立的意见。结合群体团队组织作用的发挥,可为高校舆论的有效调控提供依据。

最后,针对现阶段大学生法律知识掌握程度,进行大学生专有法律知识普及网络的建立。通过专业法律工作者进行相关法律信息的设置,结合法律讨论区、法律案例讨论区等模块的设置,为大学生对具体法律条文建立正确的理解,有效解决大学生关于相关案件的法律困难,便于形成完善的法律知识体系 。同时国家法律管理机构应逐步加大对高校舆情的关注力度,首先利用高校论坛、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进行高校舆情信息的收集整理,然后通过对负面舆情传播者的管理惩处,降低高校舆情中的不利因素,为大学生学习生活营造一个良好的舆情环境。

(三)增加法律实践活动

法律理论教育可在一定程度上为大学生构建完整的思想意识权威,通过法律意识思想教育主导作用的发挥,可有效提高大学生整体法律理论修养。这种情况下通过一定法律实践活动的开展,可为大学生法律理论知识与实际法律事务处理之间的良好转化提供了有效的依据。而通过法律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的交融汇聚,可有效利用法律思想教育的实际效力,为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法律观、价值观的有效应用提供了有效的依据。而结合高校舆情特点,可进一步提升大学生法律素质,为高校日常管理事务的顺利开展提供帮助。

(四)开展网络交流与理论协同教育模式

高校管理模式的开放性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事务的积极主动性,但是也为高校校园管理造成了较大的困难。因此在实际教育管理过程中,高校管理人员可结合当前高校舆情形式,开展网络教育与法律理论协同教育模式。利用法律知识教育的权威性为大学生良好法律意识的建立提供有效的依据,促使大学生法律理论素养与高校管理意识得到同步的提升 。通过合理的高校舆情监控引导,可为高校大学生潜意识建立高校环境维护意识提供依据,而通过自觉、自主的维护活动,可有效避免高校负面信息传播对高校舆情监控的不利影响。

四、总结

综上所述,高校大学生舆情与高校大学生法律素质具有较为紧密的联系。有效的高校舆情调控可以在提高高校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同时,为大学生负面情绪的有效梳理提供依据。因此高校管理人员应建立完整的舆情调控机制,结合自身优势,对内部舆情发展情况进行全面探究。同时结合舆情调控组织、舆情实践管理等工作的同步开展,为高校舆情的优化调整提供依据,从而提高整体高校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注释:

李洁琼.大学生网络舆情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 19(1).27-30.

杨仑.高校网络舆情的基本特征及应对策略.西部素质教育.2017, 3(21).112.

魏源、李靖茂. 高校网络舆情视域下的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及提升对策研究.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7, 37(1).140-141.

唐东升.网络舆情对大学生思想影响的实证分析及对策.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17).87-88.

猜你喜欢
关系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保加利亚媒体:饭局是中国搞定“关系”场所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