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与利凡诺中期孕引产的临床分析

2018-08-03 09:40孟庆英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8年14期
关键词:利凡诺羊膜米索

孟庆英

(鹤岗市妇幼保健院,黑龙江 鹤岗 154100)

目前临床对于中期引产一般用利凡诺羊膜腔注射,但效果欠佳,可出现残留等现象[1]。本研究分析了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与利凡诺中期孕引产的临床,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6年6月~2017年11月90例中期孕引产患者分组(随机数字表法)。观察组年龄23~41岁,年龄(33.12±2.15)岁。孕周16~27周,平均(20.41±2.54)周。对照组年龄22~41岁,年龄(33.24±2.11)岁。孕周16~27周,平均(20.23±2.51)周。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治疗,给予100mg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

观察组则给予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与利凡诺。第一天,给予200mg米非司酮,剂量为25mg/片。 第二天,患者羊膜腔内注射100mg利凡诺,第三天,怀孕少于20周的孕妇早上空腹 服用200ug米索前列醇,若超过20周则200ug米索前列醇放置阴道用药。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中期孕引产成功率;妊娠物排除时间、治疗中出血情况、产程总时间;不良现象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SPSS 21.0统计,计量资料(±s)给予t检验,计数资料(%)给予x2检验,P<0.05显示差异显著。

2 结 果

2.1 两组中期孕引产成功率相比较

观察组中期孕引产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1。

表1 两组中期孕引产成功率相比较[例数(%)]

2.2 两组妊娠物排除时间、治疗中出血情况、产程总时间相比较

观察组妊娠物排除时间、治疗中出血情况、产程总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妊娠物排除时间、治疗中出血情况、产程总时间相比较( ±s)

表2 两组妊娠物排除时间、治疗中出血情况、产程总时间相比较( ±s)

产程总时间(h)组别 例数 妊娠物排除时间(h)治疗中出血情况(ml)对照组 45 104.24±22.1312.12±2.57 13.21±2.11观察组 45 83.23±11.13 8.21±1.21 5.61±1.24 t 8.202 9.162 10.719 P 0.000 0.000 0.000

2.3 两组不良现象发生率相比较

观察组不良现象发生率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如表3。

表3 两组不良现象发生率相比较[例数(%)]

3 讨 论

利凡诺可以引起孕妇的子宫肌肉收缩,加强孕妇的子宫收缩强度、幅度和频率,且破坏孕妇雌激素和孕激素之间的平衡,进而诱发孕妇产生子宫收缩状态而达到引产的作用。米非司酮是一种常用临床的孕激素受体拮抗剂。可以与孕酮特异性竞争,使孕妇的子宫内膜孕激素受体不能结合孕激素而无法发挥作用,加速蜕膜组织坏死和变性,最终导致孕妇宫缩[2-3]。米非司酮对孕妇的宫颈有扩张、软化作用,可缩短妊娠物排出的时间。而米索前列醇能刺激孕妇的子宫平滑肌,促进宫内压力和子宫收缩频率、强度增加,并可减少孕妇宫颈的张力。在利凡诺与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联合作用下,胚胎和相关组织完全快速分离并排出,可缩短分娩的时间,并减少产时产道损伤,减少组织残留和产后出血[4-5]。

本研究中,对照组给予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治疗,观察组则给予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与利凡诺。结果显示,观察组中期孕引产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妊娠物排除时间、治疗中出血情况、产程总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现象发生率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

综上所述,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与利凡诺中期孕引产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更快排出妊娠物和缩短产程,减少出血量,无明显副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利凡诺羊膜米索
产前超声诊断羊膜带综合征2例
米索前列醇在妇科临床的应用
米索前列醇在计划生育临床干预中的应用效果
产前诊断羊膜腔穿刺术改期的原因分析
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在中期妊娠引产中的应用观察
经腹羊膜腔灌注术治疗未足月胎膜早破的临床效果观察
羊膜载体对人子宫内膜细胞HGF、MMP-9、VEGF表达的影响
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引产后出血的防治效果观察
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配合利凡诺终止中期妊娠引产75例临床观察
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用于中期妊娠引产65例效果观察及护理对策